太陽黑子划水連累地球打擺子?霍金曾預言太陽20年內就休眠

2020-11-26 澎湃新聞

1989年,強太陽風暴引發了歷史上知名的加拿大魁北克大停電事件。自此開始,每當新的太陽活動周臨近,美國NASA和NOAA都會牽頭成立國際太陽活動預測專家組,對未來一個太陽活動周進行預測。2019年初,第25太陽活動周預測專家組正式成立,由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比利時、日本和中國等國家的十二名科學家組成,這也是我國科學家首次受邀參加會商。

圖1 第25太陽活動周預測專家組。圖片來自中科院空間中心

2019年4月5日,在美國空間天氣研討會上,專家組發布了初步預報結果。各位專家研討了國際上60餘個第25太陽活動周的預測結果,分析了第25太陽活動周太陽黑子數峰值、極小值和它們的出現時間。得出的結論如下:第25太陽活動周太陽活動水平基本與第24太陽活動周相當,低於平均活動周水平,但是不再延續自第22太陽活動周以來連續三個太陽活動周太陽活動水平持續下降的趨勢。

圖2 第25太陽活動周初步預測結果。圖片來自中科院空間中心

這個結論使擔心太陽休眠的科學家鬆了一口氣。回眸上一次太陽活動最急速下降時期,是在1645年至1715年間,這段長達70年之久的時期稱為「蒙德爾極小期(Maunder Minimum)」。在這期間,太陽黑子數量異常稀少,太陽活動水平不高。「蒙德爾極小期」恰好與歷史上的「小冰河期(1550年至1770年間)」中最冷的一段時間重合,當時地球氣溫大幅下降,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甚至因此而結冰,全球性糧食減產,饑荒遍地。所以有學者認為,是太陽輻射大幅減少造成的地球氣溫下降。

圖3 太陽黑子400年變化。圖片來源於網絡

與蒙德爾極小期相比,第21—24太陽活動周黑子數峰值,分別在188、200、151、120,第25太陽活動周太陽黑子數峰值預計在95—130之間,只比大部分活動周的黑子數峰值區間140-220略小,但遠遠高於蒙德爾極小期(圖3)。

那麼公眾關注的問題來了:第25太陽活動周太陽活動水平雖然不再持續下降,但太陽黑子出現依舊不多,太陽還會休眠、地球還會再次駛入小冰河期嗎?地球真的會變得冷颼颼嗎?更有意思的是:剛進入盛夏的北半球幾乎是瞬間又進入了燒烤模式,地球仿佛生病了,忽冷忽熱,打起了擺子。這讓人們懵圈了,地球怎麼了?這也是太陽黑子惹的禍嗎?且聽我們詳細剖析。

首先,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強弱的重要標識。黑子數越多,太陽活動就越強,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等現象就越頻繁,產生的太陽風暴就越多。太陽上的黑子數存在11年的周期性變化,在11年中,太陽黑子會先變多,再變少,最終回到和一開始相似的數量。國際上規定,以1755年作為第一個太陽活動周的開始。目前太陽正處於第24個活動周的末期。

圖4 第1-24活動周太陽黑子數的變化

在太陽活動高年,太陽黑子通常成群結隊出現。如果將太陽比喻成「火海」,那麼這些「縱橫火海」的黑子群就是其中的「弄潮兒」,有了它們太陽才「生機勃勃」。但黑子有些「古靈精怪」,好「偷奸耍滑」。遠的暫且不論,就說自第21個太陽活動周始,太陽黑子數量已經連續三個活動周呈緩慢下降趨勢,太陽黑子似乎既不出工也不出力了。尤其是2008年12月進入第24個太陽活動周以來,太陽黑子數不僅增加緩慢,大黑子群出現數量也少,即使在太陽活動高年(極大期)也不例外,截至2019年6月,第24太陽活動周明顯較第23太陽活動周記錄到的重要事件數量少,規模小。而且太陽表面「無黑子」現象出現得越來越頻繁,太陽黑子消失的時間越來越長,從幾天增加至幾星期,甚至幾個月之久。套句網絡熱詞,就是太陽黑子開始「划水」了,它不知為何耍起了「小性子」,而且一鬧就是幾個太陽活動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偃旗息鼓。

太陽黑子划水,引起科學家廣泛關注。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霍金在2017年10月曾預言,20年內太陽就會進入休眠期,可能將是世界末日。巧合的是在第24太陽活動周內,地球的確出現了極寒天氣。首先2012年2月一股強烈的寒流席捲了歐洲大部分地區,俄羅斯最低氣溫低於零下50℃,多個國家發生罕見雪災。英國《每日郵報》因此宣稱2012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2019年1月美國遭遇極寒天氣,此次破紀錄的寒流為美國中西部以及東北部各州帶來了大幅降溫和降雪,在中西部明尼蘇達州和南北達科塔州等部分地區氣溫降至零下45℃。一些地區的溫度降到破紀錄的零下51℃,美國總統川普1月28日在推特上調侃,稱想要全球變暖回來,引起輿論一片譁然。由此引發一波關於全球到底是變暖了還是變冷了的熱議。很有意思的是,爭論尚在繼續,2019年6月底,高溫天氣肆虐歐洲多國。6月28日,法國南部部分小鎮溫度超過45℃。這又使得全球變冷言論不攻自破。到底是誰在搗亂?人們似乎更糊塗了,到底太陽活動能否影響地球氣候?地球到底是變冷了還是變暖了?

研究表明,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有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太陽輻射是大氣中一切物理過程或現象的基本動力,是地球、大氣唯一的能量源泉。太陽輻射會通過大氣環流和當地的熱量平衡對地球和氣候產生影響,所以很早以來,人們就把地球上氣候變化原因用太陽活動來解釋。

圖5 過去2000年溫度序列。圖片來自:高國棟,陸渝蓉編著.氣候學.北京:氣象出版社。

地球小冰河期持續時間約200年(圖5),實際上在1100年全球氣溫就開始有所下降,這個時期維持了約300年,1450年前後氣溫又有個大幅下降,這個時期大約維持了近400年,其中1550年至1770年間,歐洲冰河迅速前進,亞洲多雨,北美降雨也很多,北半球氣候極寒(小冰河期),小冰河期年平均氣溫比歷史上年平均氣溫低約0.5℃。1900年以後,氣溫又迅速升高,冰河很快退卻。

全球氣候從變冷一直到回到正常溫暖狀況,用了幾乎800年的時間,而這期間黑子早就開始活躍,太陽黑子數雖幾多起伏,但總體來看,有一個緩慢增加的過程,尤其是1750年以後,太陽活動基本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較高水平。研究表明,一般在太陽活動旺盛期,大氣緯向環流發展,環極氣流收縮,氣候比較乾熱。所以,1900年以後的地球明顯增溫,但這是一個上百年的漫長過程。再有1750年以來,人類開始進入工業革命時期,人類活動從那時起或許也已經成為導致氣候變化的另一個因素。

太陽風暴期間,太陽輻射會短時增強,但太陽活動高年的總輻射量比太陽活動低年僅高出0.1%。並且,即使是弱的太陽爆發活動周,也可能會發生強的太陽風暴。比如,第24太陽活動周黑子數只有120,但2012年仍然發生過超級太陽風暴,只不過該太陽風暴沒有朝向地球,但掃過了STEREO雙子星並被記錄下來。由此可見,太陽的總輻射量若想增加,必須要經過一個超長期累積過程。根據地質學資料證明,一個完全的輻射循環的總長度在十萬年到一百萬年之間,太陽是一個變星,其輻射強度的振幅範圍約達40%,其周期約為105年。記住超長哦!我們幾代人也看不到哦!所以目前氣候變化一定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

圖6 2012年7月23日STERREO B和A衛星觀測到的太陽超強爆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數據來自STEREO衛星

世界氣象組織早在2018年11月就發布《氣候狀況聲明》指出,全球變暖趨勢仍在繼續,有記錄以來20個最熱年份都出現在過去22年,其中最近4年佔據排行榜前4位。至今這個結論沒有進行補充和修改。

圖7 溫室效應加劇氣候變暖。圖片來自:董思言,高學傑.長期氣候變化——IPCC第五次氣候評估報告解讀.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4年,第10卷第1期.

大量觀測以及研究表明,進入工業革命以來,地球的劇烈增溫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對太陽短波輻射是透明的,對於地面長波輻射,特別是13-17μm波段,有強烈的吸收作用。總之,它既不削弱太陽輻射,又能使地面輻射熱量保留在大氣層中,具有高保溫作用(氣候的溫室效應),這就使得地球二氧化碳排放越多,氣溫越高。二氧化碳的累計排放很大程度上決定了21世紀現在及以後的氣候都將變暖。地球發著高燒,而且這種高燒將嚴重擾亂氣候系統自身的變化規律,各種極端天氣事件如極寒、高溫、暴雨洪災天氣會不斷增多。這是自然界對人類的懲罰!

林林總總說了這麼多,其實歸根結底結論如下:

一、未來一個太陽活動周,太陽黑子雖然還會繼續划水,但它可能會惡作劇呦!人類不能放鬆警惕;

二、地球再次駛入小冰河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家不用著急買「加拿大鵝」啦!

三、地球大概率地會繼續打擺子,一會兒冷颼颼,一會兒熱烘烘,人們要好好鍛鍊身體哦!

(原標題:太陽黑子划水,連累地球打擺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霍金預言地球會在2030年進入冰河時期,是真的嗎?
    霍金確實做過警世預言,但是他並沒有說過,2030年地球會進入冰川時代也正因為霍金經常對地球的未來做出預言,所以有人總會把一些所謂的預言強加到霍金身上,以此來引人關注。 在2030年,地球也幾乎不大可能會進入冰河時期,這是對此前一項研究的誤解。根據2015年英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1],太陽活動將在2030年左右大幅度下降,比現在少了60%。於是有人據此推測,太陽休眠後,地球溫度將在2030年左右大幅度下降,導致全球進入冰河時期。
  • 太陽將被藏18個月,又是霍金的預言?
    科學家預測,在未來災難會席捲地球,到那時太陽會被藏起來18個月,地球將會迎來低溫時代。大家聽到18個月是不是和小編一樣震驚,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在暗無天日的環境下生活一年半的時間。說起霍金,熟悉科技和宇宙的人都知道吧。
  • 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迎來世界末日
    霍金預言: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迎來世界末日。世界末日真的要來了嗎?
  • 霍金曾留下3大預言,如今其中的一個正在成為現實,人類命運堪憂
    作為目前世界上最為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雖然他已經永遠離我們而去,但是他在逝世之前留下了幾個謎一樣的預言給人類,每一個預言都關乎我們人類的命運,每一個預言都如同瑪雅預言一樣具有很強的知名度。首先霍金留給人們的第一個預言就是地球即將進入冰河時代,這個冰河時代的開始的時間就是2032年,因為太陽黑子的活動的減弱導致的,太陽黑子在前一段時間被科學家發現出現了長達兩周的休眠期,太陽黑子活動的停止,將會直接導致地球開始進入冰期。
  • 科學家:太陽15年後"休眠" 地球將迎來小冰河期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臺媒稱,科學家警告,地球很可能在15年後進入「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據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13日報導,一項最新研究聲稱已破解了預測太陽活動周期的法則,並且預言在2030年至2040年間,太陽活動會減少六成,導致太陽「休眠」,屆時地球可能會出現「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現象,俗稱「小型冰河期」。
  • 科學家發現:太陽黑子有休眠跡象,地球或迎來小冰河期
    根據資料顯示,地球的溫度除了一部分是因為溫室效應而上升的,其餘大部分還是來自於太陽的影響,準確地說,是來自於太陽黑子的影響。,有些中等級別的太陽黑子可以和地球一樣大,可以想像太陽有多大。 我們發現,太陽黑子活動頻繁時,就會容易出現強烈的太陽耀斑,這太陽耀斑有強大的幹擾能力,曾經,太陽就爆發過一次耀斑事件,最終導致地球周邊不少衛星以及其餘電子設備都出現了故障,此外,太陽黑子特別活躍的時候,地球的溫度也會大幅度提升,反之,則會出現溫度下降。
  • 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地球溫度將大幅下降……嗎?
    事實上,這句話的後半截,也就是所謂「科學家稱」後面的那句,正是《每日郵報》7月10日報導這條消息時所用的大字標題。考慮到《每日郵報》一貫譁眾取寵的鮮明風格,他們的報導必須要戴上批判的眼鏡加以仔細審視。那篇報導稱,一項新研究預言,到21世紀30年代,太陽活動將減弱60%。
  • 2030年太陽進入休眠期,地球進入小冰河期。
     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發生過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紀冰期。持續時間很長的地質事件通常稱為大冰期。歷史上包括:前寒武紀晚期、 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
  • 霍金預言2032年地球進入冰河時期是真的嗎?專家:明朝出現過
    雖然這位偉大科學家已經永遠離世,但他在世時曾經提出了幾個關於人類和地球未來的預言,都引起了廣泛關注。 目前流傳著一個說法稱霍金提出2032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
  • 2030年霍金預言地球進去冰川時代是不是真的?
    霍金的預言,那可是多了去了,一會說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一會說過不了多少年地球就會變成一個大火球而不適合人類生存,這次又來了一個,成了地球變成冰川時代了。實話說,霍金的確做過很多的預言,預言嘛,有真有假,但是2030年地球進入冰期這個預言霍金還真沒有說過,這次他可是躺槍了,在2030年,地球進入冰期的可能性極小,因為現在距離2030年已經只有10餘年了,在短短的10餘年的時間裡,地球的氣候是斷然不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的。這個預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這應該是一個誤解,而這個誤解來自於此前的一項研究。
  • 霍金的「2032年預言」是真的嗎?
    末日言論的預言可不是科學家該幹的事情,況且霍金也沒有做過2032年世界末日的預言,只是有的人想借霍金之名,來滿足吃瓜群眾的小心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人對於這種末日危機、地外文明、神秘生物等都特有興趣,這些可能給平淡的生活帶來一絲波瀾吧!
  • 地球會走向「極寒」?10年後太陽可能休眠,科學家爭議沒停過
    10年後太陽可能休眠,科學家爭議沒停過根據科學家的監測數據來看,如今的太陽依然是保持在「減弱」的趨勢之中,其中太陽黑子的活動依然保持最低狀態。同時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專家指出,已經超過數月沒有看到太陽黑子的變化,這意味著太陽活動的最弱期即將到來。但是部分的專家卻出現了不一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地球可能進入到小冰河時期,也就是說地球會走向「極寒」的狀態。
  • 太陽被遮擋18個月,霍金預言或成泡影!
    正當人們還動不動談論全球變暖給地球、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什麼危害的時候,一到冬天,不少地方的人們卻開始感受到冬天極度的寒冷。不少地方在最近2年的時間內,創下了最低氣溫的記錄。為什麼會這樣呢?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這兩年太陽正在進入太陽活動最小年。從太陽黑子和太陽耀斑的數量上來看,幾乎到了鮮能看見的地步。所以說,這次我們遭遇的太陽活動最小年,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 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再次冰凍? 專家闢謠:腦洞有點大
    2030年將休眠地球即將步入冰河時期》的新聞被廣泛傳播、轉載。12日新浪微博「頭條新聞」引用了此報導後,被網友轉發了1萬7千餘次,一時間諸多網友對地球即將「冰凍」深感惶恐。  為此,記者採訪了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湯海明。傳說中的太陽休眠期真的會來臨嗎?如果地球冰河時期再次降臨,人類能夠安然度過嗎?  湯海明表示,所謂的「太陽休眠」即太陽活動周期將進入不活躍期。太陽活動周期是太陽大氣層裡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
  • 霍金預言:太陽會在未來200年靠近地球 地球上的動物要麼進化要麼死
    原標題:霍金預言:太陽會在未來200年靠近地球 地球上的動物要麼進化要麼死     地球如何毀滅?這個問題是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的重點問題,而 物理學家霍金也曾預言:最可能的滅絕方式只有外星人入侵以及太陽毀滅,近日,科學家表示,在未來的200年內,地球將會靠近太陽,而生活在地球上的動物,要麼進化要麼死。
  • 為何說冰河時代要來了,霍金預言或將成現實?
    但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科學家卻認為地球馬上要進入冰河時期,有人還稱霍金預言要成為現實? 霍金作為本世紀最傑出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以奇點理論和黑洞理論而聞名於世,而且他的《時間簡史》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宇宙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但霍金其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背鍋俠」,因為很多看上去很不靠譜的事情都被打上了「霍金預言」,還有一些並不是霍金說的,卻一直都在作為謠言的流傳著,其中也包括冰河時代的來臨。
  • 為何說冰河時代要來了,霍金預言或將成現實?
    但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科學家卻認為地球馬上要進入冰河時期,有人還稱霍金預言要成為現實?但霍金其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背鍋俠」,因為很多看上去很不靠譜的事情都被打上了「霍金預言」,還有一些並不是霍金說的,卻一直都在作為謠言的流傳著,其中也包括冰河時代
  • 2020年的諸多異象,是否暗示著地球即將「休眠」?
    但最近幾年,全球的「溫室效應」好似愈演愈烈,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報告顯示,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破紀錄,2020年2月13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測得20.75℃的新高溫紀錄,這是有記錄以來首次超過20℃,專家表示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 什麼是「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的了解一下:什麼是「太陽黑子」?以及「太陽黑子」激烈運動後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太陽黑子」激烈運動後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其實關於「太陽黑子」咱們先不說什麼,就先說說太陽,太陽是地球上光和熱的來源。而且太陽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地球一系列的事情。就比如說「太陽黑子」,由於「太陽黑子」是在太陽上發生的激烈運動,可能會導致地球的一系列影響,而且當大量的「太陽黑子」出現後,會對地球的磁場有一定的影響。
  • 太陽出現直徑6794千米的大口子!太陽將休眠,地球進入小冰期
    太陽將休眠,地球進入小冰期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面之所以存在生命,除了地球自身的原因之外,其實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太陽,地球上面所有能量的來源,都是是太陽光的照耀,也正是因為太陽的存在,才讓地球有足夠的能量孕育出生命,甚至於人類文明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就是要掌握和利用恆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