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9次閱讀
作者:石景文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1月30日
收藏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數位技術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彰顯,從國際會議到學校教學無不選擇線上形式。疫情之下,為保持社交距離,人們迅速從傳統工作、生活方式轉為居家辦公、遠程學習等線上形式。這為電子化學品業帶來了重大市場機遇。業內人士表示,未來,5G、自動駕駛和物聯網(IoT)將給日常生活增加更多的數位化內容,將整個產業鏈帶入新層次。
行業未受疫情拖累
未受疫情拖累,電子產品需求反而非常強勁。在經濟衰退中,消費者原本會削減科技產品等支出,如企業會推遲購買新電腦等。而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中,情況恰恰相反,人們轉向遠程工作、學習和社交。當然,市場人士認為,預測需求軌跡非常困難,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時間和防控措施等未知因素的嚴重影響,但總體仍然向好。
根據Semi的數據,今年前9個月,半導體器件銷售額同比增長了6%。「今年肯定不是常態化的一年,但幸運的是,對我們行業來說,半導體行業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Semi美洲地區總裁大衛·安德森表示,「今年半導體材料市場總體相對平穩,達到530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增長6%。潛在的不利因素包括可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進行更多的封城、地緣政治、貿易衝突和監管不確定性等。」
英特爾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卡羅琳·埃文斯指出,今年經濟衰退的速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但最近幾個月商業和消費者數據已趨於穩定。值得注意的是,各種指標表明疫情在引導經濟,即經濟復甦取決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進程。市場研究機構Hilltop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鄧肯·梅爾德姆表示,半導體需求前景取決於未來幾個月和幾個季度行業能否從典型的衰退中逆轉。
疫情帶來市場躍遷
半導體行業情況樂觀也在支撐電子化學品市場。默克公司半導體材料全球負責人阿南德·納姆比亞爾表示:「數位化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件好事。數位技術使我們能夠在無法面對面會議和旅行受限情況下保持溝通。」
未來,半導體行業發展前景更好。納姆比亞爾表示,新冠疫情將全球數據圈的半徑增加了20%。他預計,疫情將引發消費者和企業數位化行為發生長期性變化。消費者對數據處理更多、更快、更可靠的要求,以及對存儲和帶寬的需求都將增加半導體產品需求,進而增加相關電子化學品的需求。短期來看,5G技術將推動新的應用,推動移動出貨量;在醫療保健領域,智能醫療技術將需要傳感器技術、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進一步發展。
材料創新成為挑戰
作為下遊行業代表,臺積電企業質量與可靠性主管何駿在其談及供應鏈合作時表示,半導體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可靠的方式延續摩爾定律是電子行業的責任。此時,材料成為關鍵促成因素。在半導體行業發展到目前的許多技術節點之前,行業上遊的工藝和材料能力遠遠超過了產品需求。然而,當達到先進節點時,由於物理學的極限,材料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對於臺積電這樣的晶片企業來說,通過合作提高材料質量是該行業的一項必要工作。
納姆比亞爾表示,下一代晶片材料創新將有助於世界應對數位化轉型加速而出現的數據海嘯。他認為,未來半導體不斷擴展的方向是捨棄目前的2D架構,轉向3D架構。這將推動對更多材料和更具創新性材料的需求。他說:「進封裝和NAND內存已經向3D結構過渡,邏輯和DRAM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同樣的轉變。數字構架將需要一個更基礎的構想,CMOS的擴展和異構集成將使我們在未來的十年中繼續生存下去,但同時,新的計算機體系結構正在開發,以適應和處理數據的大量增長。」
可以在內存中進行計算的神經形態計算技術,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納姆比亞爾將神經形態計算比作「大腦的硬體複製」,他補充道,這種轉變還需要大量的材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