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維鹽可以說是農業生產中使用量最大的一類殺蟲劑,很多人經常使用甲維鹽,但是說起他的全稱,估計又有很多人見過但是卻叫不上來,甲維鹽全稱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它的名字裡有一個阿維菌素,那麼甲維鹽和阿維菌素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是有的。
什麼是甲維鹽?殺蟲機理是什麼?
甲維鹽屬於一種新型半合成的抗生素類殺蟲劑,殺蟲譜特別廣,對鱗翅目如甜菜夜蛾、鞘翅目天牛、纓翅目薊馬等都有效果,尤其是鱗翅目害蟲特效。對害蟲有明顯的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觸殺效果。因為其高效、低毒、安全、對環境無殘留的作用效果,這些年來被廣泛推廣代替高毒農藥。
甲維鹽主要以胃毒殺蟲作用為主,接觸到藥液的害蟲,體內的一些代謝過程會加劇,導致大量氯離子進入害蟲細胞,影響正常的神經傳遞,害蟲會出現明顯的麻痺中毒現象,表現為拒食、活動能力大大下降,3天左右達到死蟲高峰期。
什麼是阿維菌素?作用機理?
阿維菌素是一種新型的抗生素類藥劑,由鏈黴菌中阿維鏈黴菌發酵產生,對病菌、害蟲都有一定的效果,在種植業中主要用來防治害蟲,包括鱗翅目如水稻螟蟲、半翅目梨木蝨以及蟎蟲等。
阿維菌素有明顯的胃毒觸殺作用,對成蟲有效,無殺卵作用。主要通過增強氨基丁酸的釋放,來幹擾害蟲的神經傳遞過程,而氨基丁酸對節肢動物的神經傳導有高效的抑制作用,中毒害蟲表現為麻痺拒食,2-4天達到死蟲高峰期。
阿維菌素和甲維鹽有啥區別?
結構差異: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其實是從發酵產品阿維菌素B1開始合成的,可以說是阿維菌素的衍生物,只是在其化學結構兩端人工加入兩個新的基團分別是甲氨基和苯甲酸,因此它屬於一種半合成的抗生素類製劑,二者在作用機理上相同。
活性差異:甲維鹽的誕生,很好的彌補了阿維菌素大量使用帶來的抗性問題。甲維鹽活性更高,為阿維菌素活性的3倍,既具有阿維菌素的效果,又表現出加入其他基團的優勢,發揮出1+1>2的效果。特別是甲維鹽能夠被植物吸收,通過在植物體內轉移,逐漸聚集在表皮,當害蟲危害植物時,形成二次殺蟲效果,因此持效期更長。
殺蟲譜的差異:合成得到甲維鹽以後,對大部分害蟲,特別是鱗翅目害蟲的殺滅效果增強,但是對另一些害蟲的效果幾乎消失。阿維菌素對紅蜘蛛等蟎蟲、根結線蟲有明顯的效果,但是甲維鹽在實際農業生產中對紅蜘蛛、根結線蟲基本無效。
對溫度的要求:根據相關的數據表明,甲維鹽在25攝氏度以上時,表現出殺蟲活性更高,毒力最高可達到正常的1000倍,而阿維菌素最多只有幾十倍。但是在25攝氏度以下,甲維鹽活性卻不如阿維菌素。因此在夏季高溫情況下防蟲,最好使用甲維鹽。
原藥性質差異:阿維菌素提取以後的原藥屬於高毒,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為中等毒,安全性得到提高。
使用時注意問題
首先,兩者在作用機理上相似,因此在選擇配藥時,不建議使用阿維菌素和甲維鹽搭配,增效作用不強。
第二,二者在使用時都不建議單一使用。尤其是阿維菌素,這幾年的抗性非常明顯,幾乎對所有蟲都有效果,但是效果都特別不理想,需要復配其他成分,防治紅蜘蛛時可以搭配乙蟎唑、螺蟎酯等,防治夜蛾類搭配蟲蟎腈、茚蟲威等,但是也正是阿維菌素的這個特性,在果樹區用藥時往往會搭配阿維菌素充當助劑;
而甲維鹽這幾年的抗性也逐漸開始出現,原來低含量1%甲維鹽20ml就可以防蟲,但是現在表現效果不佳,往往需要搭配菊酯類如高效氯氰菊酯或者使用高氯.甲維鹽、甲維鹽.蟲蟎腈、甲維鹽.茚蟲威等一系列復配成分殺蟲效果才會更好。如果從節省成本考慮可以使用高含量產品如5%甲維鹽1000-1500倍也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在實際使用時,應當考慮溫度作用,溫度在25攝氏度以上時,儘量選擇甲維鹽及其復配成分效果更好。
第四,在使用時,不能與強鹼性農藥混用如氫氧化銅等,容易發生反應,影響藥效。
第五,使用時要注意,不論是甲維鹽還是阿維菌素對家蠶、魚、蜜蜂等都有一定危害,要儘量避開使用。
甲維鹽和阿維菌素這幾年的推廣使用量確實越來越大,很多一線的種植戶也發現他們的效果正在日漸下降,因此在用藥時一定要進行合理搭配,儘量花最少的錢,獲得最好的效果。
來源丨頭條號植保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