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搞懂甲維鹽和阿維菌素的關係

2020-11-23 騰訊網

甲維鹽可以說是農業生產中使用量最大的一類殺蟲劑,很多人經常使用甲維鹽,但是說起他的全稱,估計又有很多人見過但是卻叫不上來,甲維鹽全稱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它的名字裡有一個阿維菌素,那麼甲維鹽和阿維菌素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是有的。

什麼是甲維鹽?殺蟲機理是什麼?

甲維鹽屬於一種新型半合成的抗生素類殺蟲劑,殺蟲譜特別廣,對鱗翅目如甜菜夜蛾、鞘翅目天牛、纓翅目薊馬等都有效果,尤其是鱗翅目害蟲特效。對害蟲有明顯的胃毒作用,也有一定的觸殺效果。因為其高效、低毒、安全、對環境無殘留的作用效果,這些年來被廣泛推廣代替高毒農藥。

甲維鹽主要以胃毒殺蟲作用為主,接觸到藥液的害蟲,體內的一些代謝過程會加劇,導致大量氯離子進入害蟲細胞,影響正常的神經傳遞,害蟲會出現明顯的麻痺中毒現象,表現為拒食、活動能力大大下降,3天左右達到死蟲高峰期。

什麼是阿維菌素?作用機理?

阿維菌素是一種新型的抗生素類藥劑,由鏈黴菌中阿維鏈黴菌發酵產生,對病菌、害蟲都有一定的效果,在種植業中主要用來防治害蟲,包括鱗翅目如水稻螟蟲、半翅目梨木蝨以及蟎蟲等。

阿維菌素有明顯的胃毒觸殺作用,對成蟲有效,無殺卵作用。主要通過增強氨基丁酸的釋放,來幹擾害蟲的神經傳遞過程,而氨基丁酸對節肢動物的神經傳導有高效的抑制作用,中毒害蟲表現為麻痺拒食,2-4天達到死蟲高峰期。

阿維菌素和甲維鹽有啥區別?

結構差異: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其實是從發酵產品阿維菌素B1開始合成的,可以說是阿維菌素的衍生物,只是在其化學結構兩端人工加入兩個新的基團分別是甲氨基和苯甲酸,因此它屬於一種半合成的抗生素類製劑,二者在作用機理上相同。

活性差異:甲維鹽的誕生,很好的彌補了阿維菌素大量使用帶來的抗性問題。甲維鹽活性更高,為阿維菌素活性的3倍,既具有阿維菌素的效果,又表現出加入其他基團的優勢,發揮出1+1>2的效果。特別是甲維鹽能夠被植物吸收,通過在植物體內轉移,逐漸聚集在表皮,當害蟲危害植物時,形成二次殺蟲效果,因此持效期更長。

殺蟲譜的差異:合成得到甲維鹽以後,對大部分害蟲,特別是鱗翅目害蟲的殺滅效果增強,但是對另一些害蟲的效果幾乎消失。阿維菌素對紅蜘蛛等蟎蟲、根結線蟲有明顯的效果,但是甲維鹽在實際農業生產中對紅蜘蛛、根結線蟲基本無效。

對溫度的要求:根據相關的數據表明,甲維鹽在25攝氏度以上時,表現出殺蟲活性更高,毒力最高可達到正常的1000倍,而阿維菌素最多只有幾十倍。但是在25攝氏度以下,甲維鹽活性卻不如阿維菌素。因此在夏季高溫情況下防蟲,最好使用甲維鹽。

原藥性質差異:阿維菌素提取以後的原藥屬於高毒,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為中等毒,安全性得到提高。

使用時注意問題

首先,兩者在作用機理上相似,因此在選擇配藥時,不建議使用阿維菌素和甲維鹽搭配,增效作用不強。

第二,二者在使用時都不建議單一使用。尤其是阿維菌素,這幾年的抗性非常明顯,幾乎對所有蟲都有效果,但是效果都特別不理想,需要復配其他成分,防治紅蜘蛛時可以搭配乙蟎唑、螺蟎酯等,防治夜蛾類搭配蟲蟎腈、茚蟲威等,但是也正是阿維菌素的這個特性,在果樹區用藥時往往會搭配阿維菌素充當助劑;

而甲維鹽這幾年的抗性也逐漸開始出現,原來低含量1%甲維鹽20ml就可以防蟲,但是現在表現效果不佳,往往需要搭配菊酯類如高效氯氰菊酯或者使用高氯.甲維鹽、甲維鹽.蟲蟎腈、甲維鹽.茚蟲威等一系列復配成分殺蟲效果才會更好。如果從節省成本考慮可以使用高含量產品如5%甲維鹽1000-1500倍也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在實際使用時,應當考慮溫度作用,溫度在25攝氏度以上時,儘量選擇甲維鹽及其復配成分效果更好。

第四,在使用時,不能與強鹼性農藥混用如氫氧化銅等,容易發生反應,影響藥效。

第五,使用時要注意,不論是甲維鹽還是阿維菌素對家蠶、魚、蜜蜂等都有一定危害,要儘量避開使用。

甲維鹽和阿維菌素這幾年的推廣使用量確實越來越大,很多一線的種植戶也發現他們的效果正在日漸下降,因此在用藥時一定要進行合理搭配,儘量花最少的錢,獲得最好的效果。

來源丨頭條號植保小貼士

相關焦點

  • 農藥|甲維鹽與阿維菌素,哪個殺蟲更有效?怎麼用?
    甲維鹽和阿維菌素都是目前市場上 近期高溫高溼,棉花、玉米、等作物蟲害高發,甲維鹽和阿維菌素的應用也到了高峰期。甲維鹽和阿維菌素都是目前市場上的常見藥劑。對於不同的防治對象如何選擇您知道嗎?阿維菌素是一種幾乎能用於所有作物,防治幾乎所有害蟲的藥劑,甲維鹽是一種活性顯著高於阿維菌素的同類藥劑。可以說甲維鹽是阿維菌素的加強型。
  • 殺蟲治病,甲維鹽、阿維菌素選用哪個更合適,你知道嗎?
    ,而甲維鹽是一種活性顯著高於阿維菌素的同類劑。甲維鹽的活性要遠高於阿維菌素,殺蟲活性比阿維菌素高出1~3個數量級,對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和其他許多害蟲及蟎類的活性極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觸殺作用,在非常低的劑量下也有很好的殺蟲效果。 不同害蟲生活習性不同,蟲害發生溫度有所不同,使用藥劑防治時要根據害蟲生活習性正確選擇。
  • 阿維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維鹽你們真的用對了嗎?
    阿維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維鹽這是我們在種植中最常用的農藥了,但是你們真的了解他們真正的特性嗎?估計也是知道他們殺蟲廣譜,對鱗翅目害蟲防效好等。 一、阿維菌素 阿維菌素是一個比較老的農藥了,目前在市場上大概有30多年的歷史了,為什麼現在一直還長盛不衰呢?
  • 使用甲維鹽時配上他們,大蟲小蟲都能殺,比單用甲維鹽效果強太多
    不過近年來,隨著種植戶的大量使用,甲維鹽的效果越來越不理想,尤其是在一些用藥頻繁的大田、蔬菜作物上,噴藥以後蟲幾乎沒什麼反應,甲維鹽的抗性越發的嚴重了!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種植戶可以放棄甲維鹽了?當然不是!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提高甲維鹽藥效的方法!
  • 甲維鹽殺蟲廣譜,但千萬不能和這些殺菌劑混用!
    甲維鹽(全稱: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是從發酵產品阿維菌素B1開始合成的一種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殺蟲劑, 它具有超高效、低毒(製劑近無毒)、低殘留、無公害等生物農藥的特點。
  • 甲維鹽配上它,殺蟲效果太棒了!
    甲維鹽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無公害的生物殺蟲劑,具有殺蟲譜廣,持效期長,對多種害蟲和害蟎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深受農民喜歡,是目前銷量最大的殺蟲劑。持效期長 甲維鹽以觸殺和胃毒作用為主,藥劑進入蟲體內,可以增強害蟲神經的作用,擾亂神經傳導,發生不可逆轉的麻痺,幼蟲在接觸後馬上停止進食,在3-4天內達到最高致死率。
  • 殺蟲劑性能PK:甲維鹽、蟲蟎腈、茚蟲威、蟲醯肼、蝨蟎脲哪個更好?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業內常簡稱為「甲維鹽」是從發酵產品阿維菌素B1開始合成的一種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殺蟲劑,國內使用時間較長,也是目前常見的殺蟲劑產品。 甲維鹽:對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和其它許多害蟲及蟎類的活性極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觸殺作用。對鱗翅目粘蟲、馬鈴薯塊莖蛾、甜菜夜蛾、蘋果蠢蛾、桃小食心蟲、水稻二化螟、三化螟、菜青蟲、歐洲玉米螟、甜瓜卷葉螟、瓜絹螟、瓜野螟、煙青蟲都有較好防效。尤其對鱗翅目、雙翅目高效。
  • 阿維菌素的發現:2015年諾貝爾獎之虛實-虎嗅網
    然而,沒有想像中的笑容和喜悅,瓦傑洛斯先生異常嚴肅,他說:「既然你提到阿維菌素和河盲症,作為當時的領導人,我給你講講阿維菌素的發現和新藥研發過程,大村智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以坎貝爾為首的默克科學家們和默克幾乎被埋沒的巨大貢獻。」
  • 一篇文章搞懂原子設計
    原子設計這門學問覆蓋面極為龐大,我不想用一篇沒營養的文章草草了事,那樣對自己、對大家都沒什麼實際意義上的幫助。目前的計劃是將它分為幾類。今天先主要搬出理論,後續的實踐我會結合實際案例來進行分享!01 從原子到萬物當存在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時,它們通過共價鍵便構成了一個水分子H2O。而如果這個水分子數量達到1.67×10^21個時,則構成了一滴水滴。
  • 被看好的阿維菌素,其潛力市場在哪?
    作為一種大環內酯雙糖類化合物,阿維菌素是從土壤微生物中分離的天然產物,對昆蟲和蟎類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並有微弱的燻蒸作用,無內吸作用,但它對葉片有很強的滲透作用,可殺死表皮下的害蟲,且殘效期長,阿維菌素不殺卵。
  • 甲維鹽加上它,當天即可死蟲,持效期更長
    甲維鹽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無公害的生物殺蟲劑,具有殺蟲譜廣,持效期長,對多種害蟲和害蟎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深受農民喜歡,是目前銷量最大的殺蟲劑,但甲維鹽有一個缺點,就是速效性差,害蟲抗藥性強,一般施藥後3~4天後,才能殺死害蟲,許多農民誤認為殺蟲效果不好。其實只需要添加一樣藥,速效性立馬提高,持效期也會更長。
  • 阿維菌素這樣復配,殺菌殺蟲效果好,持效期40-50天
    阿維菌素作為老牌殺蟲劑,主要用來防治蟎類和鱗翅目害蟲,如水稻卷葉螟、二化螟、斜紋夜蛾、蚜蟲、紅蜘蛛、鏽壁蝨以及根結線蟲等。可用於蔬菜、果樹、花卉、菸草、棉花、糧食作物上。 阿維菌素應用範圍廣,危害作物的主要害蟲都在它的「獵殺」範圍內。
  • 一篇文章徹底搞懂「愛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理解
    前面一期文章中我講解了「貝爾不等式」是如何證明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觀點的正確性,但是這個似乎還是很違背我們的常識,讓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下量子力學的三個特點:不確定性、疊加性和非定域性。
  • 阿維菌素是老藥,復配照樣有奇效!
    我國多用阿維菌素來防治蟲體小、世代多、易出現抗藥性的害蟲,如梨木蝨、棉蚜等,潛葉性的害蟲,如美洲斑潛蠅等,害蟎,如二斑葉蟎、茶橙葉蟎、山楂葉蟎和寄主廣、食性雜的害蟲如小菜蛾等。但是由於其獨特的作用機理與其他藥劑沒有交互抗性,依然被廣泛運用於和其他化合物進行復配、混配,以明顯提升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