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權威調研機構「易觀智庫」近期舉辦的一次「網友最喜歡的海外網站」調查活動中,「最受網友喜歡的海外網站」榜單正式出爐。調查顯示,隨著國民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上網時訪問國外網站漸漸成為不少網友的新選擇。但是,除特殊原因外,國內瀏覽器對國外網站訪問速度的限制,成為阻礙網民更多訪問海外網站的一大硬傷。
據專家介紹,雖然某些大型綜合類、社交類網站因為特殊的原因一直未能正式入華,但事實上其在國際網際網路浩如煙海的網頁中只是小部分,仍有大量的國外網站可以在國內無障礙的直接訪問。但之所以這麼多年來國內網友對國外網站的了解一直屬於「小眾」狀態,一是因為國內的網際網路產業近幾年來發展迅猛,形成了獨有的生態,充分滿足了國內網民的需要;另外一方面則是由於瀏覽器的「不給力」。
記者對比了目前國內網友使用較多的幾款PC瀏覽器,包括國際品牌的火狐、谷歌瀏覽器,以及近兩年逐漸崛起的國內品牌百度瀏覽器。調查發現,確實有專家所說的打開外文網頁慢、甚至打不開的問題。不過值得欣喜的是,某些國內瀏覽器的表現突出,表現甚至遠超國際大牌瀏覽器。
記者嘗試使用各大瀏覽器點擊易觀智庫發布的「網友最喜歡的海外網站」中的地址,大部分瀏覽器的打開成功率基本在40%-50%左右,而百度瀏覽器的成功率卻高達90%;大部分瀏覽器的打開時長需要幾秒甚至更長時間,而百度瀏覽器則基本將其控制在1秒以內,與打開國內網站的速度相當。
而據記者調查得知,作為行業的後起之秀,一直謀求差異化發展的百度瀏覽器則對這一新興領域極為重視,所以其在瀏覽器中率先內置了海外高速通道,完善國外網絡節點,讓國內網友能像登陸百度、新浪等國內網站一樣快速訪問國外網站。
據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瀏覽器才是PC網際網路中事實上的第一入口,如果將網際網路比作高速公路,瀏覽器就如同路面上的水泥和瀝青,質量越好,上面的汽車才能跑的越快。所以很多所謂的『網站打開慢』,其本質在於『瀏覽器打開慢』,因為以前上國外網站的人少,這個問題才被藏於冰山之下。」
但是如今人們對上網的需求有了新變化,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的衝動讓很多年輕網民著迷,所以瀏覽器能否快速打開國外網站就變得越來越重要。至於幾大瀏覽器在國外網站打開速度上的差異,該人士認為,這與伺服器放置的位置有關,並舉了將在10月份關閉的MSN的例子。
雖然MSN在海外即時通訊市場上的名頭響亮,但進入中國之後,卻遲遲不肯在中國設置伺服器,跨洋提供網絡服務並不穩定,導致其市場份額一跌再跌。而瀏覽器同樣如此,谷歌雖然已將伺服器全部搬遷至內地,但卻無法保證穩定性,而火狐的中國化進程也不順利。反觀國內品牌瀏覽器,雖然在國內布局完善,但又大多在海外布局上存在疏漏,所以會導致打開國外網站慢、甚至打不開的問題頻現。
據了解,在測試中表現突出的百度瀏覽器,通過百度的開放整合和精準識別,可以一鍵觸達海量優質的服務和資源,音樂、閱讀、視頻、遊戲等個性娛樂所求。依靠百度強大的平臺資源,以簡潔的設計、超快的速度、豐富的內容逐漸成為國內成長最快的創新瀏覽器、PC瀏覽器。在技術創新上的不斷突破,讓其獲得了越來越多網友的認可。有網友在使用百度瀏覽器訪問國外網站後,曾在微博上感慨:「以前總認為,國外網站打不開是自己的網速太慢,要麼就是別人在限制,沒想到問題原來出在瀏覽器上。」
業內專家表示:「國內網民訪問國外市場的需求正在變得強烈,相信這塊的市場也會被更多的瀏覽器廠商重視,國內的瀏覽器開了個好頭,通過網際網路,未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終將更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