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過去了,我依舊認為李仁港導演的《三國之見龍卸甲》是最好的三國電影,劉德華演的趙雲,看得我熱血沸騰!
影片在《三國·細說羅平安》的配樂中緩緩展開,暮年的趙雲站在鳳鳴山上,意興闌珊、目光蕭索。
畫面切到招募兵勇現場,洪金寶飾演的羅平安和劉德華飾演的趙子龍一問一答:
「姓名?」
「趙子龍!」
「籍貫?」
「常山!」
「為何參加義軍?」
「我想太平後有個家!」
小將趙雲回答得言簡意賅、乾脆利落。
大哥羅平安告訴他:「做人胃口要大,夢想也要大!」
彼時趙雲的夢想,果真是拜相封侯嗎?
他看著地圖,眼裡沒有疆土,只有家鄉。
本來只想「出點力」的趙雲剛剛跟隨大哥修築防禦工事,就碰上敵軍先鋒部隊來犯。
眾人寄希望於諸葛亮(濮存昕 飾)幫忙,結果軍師卻僅給了兩個錦囊讓他們自救。
在此情況下,我們的趙雲就該閃亮登場了!
是夜風急雨驟,蜀軍組成了「青龍、白虎、玄武、朱雀」四個突襲小分隊,先下手為強,直搗敵軍大營。
趙雲一馬當先,踏著《將軍令》密集的鼓點,先斬牙將,再砍帥旗,最後把殺敵軍先鋒的功勞讓給大哥羅平安。此時的趙雲,勇冠三軍,義薄雲天。
升職後的羅平安接到護送劉備(嶽華 飾)家屬撤離的任務,由於膽小怕死而讓劉備家屬走丟,犯了殺頭大罪。
趙雲挺身而出,直言進諫,要求替兄救主,惹惱張飛(陳之輝 飾)、關羽(狄龍 飾),一人力戰關張,震驚劉備。此時的趙雲,霸氣初露,一身是膽。
劉備賜甲,趙雲披掛,單騎救主,衝鋒奪劍,躍馬踏山丘。此時的趙雲,化身戰神,勇不可擋。
揮師北伐,趙雲銀髮白袍,在《大輪迴·五虎封將》的配樂聲中雙手接過帥印。此時的趙雲,壯懷激烈,雄心不減。
曹嬰(李美琪 飾)將趙雲圍困在鳳鳴山,斬其羽翼,斷其支援,寒其軍心,趙雲單槍匹馬,連刺韓德(于榮光 飾)五子。此時的趙雲,老當益壯,威風不減當年。
趙雲被羅平安出賣,身中毒箭,見龍卸甲,簡單包紮後,一人一騎再次衝向敵陣,殘陽如血,暮色四合,天地為之悲愴。此時的趙雲,英雄遲暮,讓人唏噓不已。
影片採用了以戰為綱,倒敘的手法,用幾個不同時期的片段去塑造常勝英雄趙子龍,開頭跟結尾遙相呼應,每個片段之間儘管跳脫,但並不令人感到突兀。當結尾《見龍卸甲·趙子龍》的配樂響起時,我再次由衷地感慨:這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三國電影,劉德華演的趙雲,看得我熱血沸騰!
《三國演義》中形容趙云:「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雲別傳》記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於個人而言,我對趙雲的身高沒有概念,迷戀的是他的顏值和勇猛。因此,劉德華跟我心目中的趙雲形象暗合。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看三國相關的皮影戲;長大後讀《三國志》,聽三國相關的京劇,更讓我佩服的是張雲的膽量。「隔江截鬥」、「馳援益州」、「單騎退兵」......趙雲的這些經典之戰,早已讓我分不清哪些是正史中出現的,那些只是加工後的故事,但這並不妨礙我對趙雲的喜歡。
當初剛聽到李仁港準備拍《三國之見龍卸甲》時,我吃了一驚:他能夠拍好趙雲嗎?
電影看完之後,我覺得我多慮了。
影片從鳳鳴山開始,又在鳳鳴山結束,畫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原點,這樣用宿命論處理的方式,頗有些悽涼悲壯的感覺。
為了凸顯趙雲的勇猛,李仁港先用初破曹營來做鋪墊;同時,再用羅平安的懦弱窩囊跟其做對比;其次,再穿插一小段感情戲過渡......一步一步地讓趙雲,從雄姿英發的少年到穩健老成的中年,再到無限悲涼的暮年;從「我想有個家」到「我想畫個大圈」,再到無法逃脫宿命......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其中除了些許惆悵之外,給人更多的是感動和振奮。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李仁港採用了香港導演慣用的手法:2——3個主要人物著重刻畫;1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大反派烘託正面人物;配角多用資深實力派演員,戲份雖少,但是亮點十足。
這樣做的好處是,主角的個性會更突出,人物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簡單,劇情推動起來更方便。
在這部影片中,主要的戲份集中在劉德華和洪金寶身上,兩人一正一反;一個是英雄,一個是小人。兩人的關係從兄弟到上下級,再回歸兄弟。英雄並不是一下立起來的,小人也不是一下變壞的。
年輕時的趙雲只是「想有個家」,他甚至還開啟了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情;老年時的趙雲也會剛愎自用、誤判形勢;羅平安雖然武功不濟,但最早也有建功立業、當將軍的夢想,「出師未捷腿先瘸」之後才叛變。這樣的角色更立體,這樣的人物形象更豐滿。
同時在配角上,李美琪、濮存昕、吳建豪、安志傑、狄龍等人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
重點要提一下這部電影的配樂:《三國——細說羅平安》、《大輪迴——五虎封將》、《送劍——龍嬰會》、《見龍卸甲——趙子龍》這幾段原創音樂,結合著人物性格、劇情、氛圍,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悲壯悽涼,與影片的契合度非常之高,其曾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亞洲電影大獎上廣受好評,就是很好的一個證明。
當然了,這部電影的問題也不少。主要集中在與歷史差別太大,穿幫鏡頭太多兩個方面。比如影片中的時間節點、地點、重要事件跟歷史對不上,比如阿鬥尚在襁褓之中,羅平安就「預判」他扶不起來,再比如,影片的服飾嚴重違背歷史常識等等。
但說實話,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儘管注意到這些,但是並沒有刻意去在意這些。因為那簡潔明了的情節,殺氣縱橫的打鬥,凌厲的剪接,餘音繞梁的配樂,早已讓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付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
李仁港拍出了我心目中的趙雲,劉德華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趙雲,對我來說,足矣!
來將可否留下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