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天為止,所有關於iPhone 12的洩露都表明,新一代iPhone的屏幕刷新率並不會有提升,依然停留在60Hz。
在當下幾乎每一部新發售的安卓手機,都在標榜自己120Hz,甚至240Hz屏幕的時候,蘋果顯然有點落後了。
但是前天,以爆料迅速走紅的Jon Prosser,爆出了一段真機上手視頻,據信是使用iPhone 12 Pro Max拍攝的。
這部被稱為PVT的真機,意思是Product Validation Test,上市之前最後一版測試機。
從這1分多鐘的視頻裡,我們能夠看到,iPhone 12依然是劉海屏,設置中提供了高刷新率的開關,LiDAR光線測距的開關。看來,蘋果並沒有放棄對遊戲玩家的追逐,依然在發售前,努力補上每一塊短板。
不過,高刷新率是短板嗎?
相比色彩豐富,色域更廣的屏幕,屏幕刷新率的用戶體驗,更多體現在遊戲上。大部分用戶僅僅在上下滑動滾屏的時候,才能勉強體會到高刷的流暢。
在19年發布的16寸MBP上,你最多能夠設置的屏幕刷新率也只有60Hz。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告訴你,macOS不適合玩遊戲的原因之一。據說,提供120Hz刷新率的Intel晶片,要2021年才能出現在Mac上。也許,這就是蘋果放棄Intel,打算使用自家的ARM做CPU,而且自研顯卡的原因之一?
理論上,人眼觀看的最佳屏幕刷新率,應該是120Hz。但是,好的顯示效果,也需要幀數足夠的內容來表現。在激烈的動作遊戲中,比如射擊,每一秒屏幕上人物移動的距離,如果中間沒有足夠多的圖像填充,就會出現不連貫,自然也打不中。其實你射中的,是遊戲裡某一幀畫面,裡面恰好有另一個玩家在內。幀數越多,遊戲畫面越連貫,給人的感覺越好。
離開遊戲,如果只是看視頻的話,就不是這樣咯。
很多年前的VCD,每秒只有24幀,多一點,30幀。即使是今天,高解析度,每秒60幀的視頻也還沒有成為網絡視頻的標準。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手機拍出來的視頻,你看上去一頓一頓的。因為丟幀了。
iPhone 在這幾年一直宣傳的,能夠拍攝4K60P的畫面,確實是為了補足這條短板。能夠拍攝240P的畫面,如果放慢播放,就是非常連貫的慢動作。
以60幀的畫面為例,在不同刷新率的屏幕上,會有表現差異嗎?
左邊是60P畫面在60Hz屏幕上的表現,右邊是60P畫面在120Hz屏幕上的表現。它們沒有任何差異。
把幀數提高到120P時,肉眼可見差異。
清楚的,是120Hz的屏幕的表現結果。
所以,僅僅提高屏幕刷洗率,對於手機來說,意義不大,還需要高幀數的視頻來配合才行。而高幀數的視頻,因為在單位時間內容納的信息量更大,通常文件也更大,這又需要5G網絡才能提速。
各路硬體廠的韭菜邏輯圓滿!
對於大部分用戶來說,在未來的一年內,開啟120Hz高刷功能,最直接的結果是,費電。因為屏幕每秒要多刷一次。
拋開遊戲不講,視頻內容要提升到120幀的路,還很長。目前,高刷參數,還只是溢價的藉口,和秀肌肉的機會,並不能直接帶來用戶感官上的提升。
今年小米10的廣色域,倒是安卓機正確的追求。不過,蘋果顯然不想放棄年輕的遊戲用戶,高刷的指標,配合iPhone本來就高效率的系統,iPhone 12企圖贏回玩家的心。
但,怕是不能如願。
他們需要的是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