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ps:點擊上方【憨爸在美國】查看往期內容 ---
最近我跟憨憨迷上了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和星星。
這是我們的裝備:
自打兒子成功拍到月亮後,小傢伙就興奮了好一陣,老是纏我:
「Dad,能看日食嗎?」
「Dad,能看月食嗎?」
「Dad,能看血月嗎?」
……
拜託,這日食、月食啥的平均1.5年才發生一次,這哪是能說看就看到的!
前幾天被兒子又「騷擾」了一次,於是乎我Google了一下,然後就搜到人民網上的這條新聞:
北京時間2019年7月17日竟然真的有一次月偏食,恰好在中國能看得到!
月偏食相當於月亮被「吃」了一口,非常驚豔!
下面這張圖是國外網友拍到的月偏食照片,很美!
一看到這則新聞後,我的小心就不禁砰砰直跳,把新聞裡的時間又反覆看了好幾遍,不就後天嗎,這也太巧了!我還沒帶兒子看過月偏食呢,這次機會一定要抓住,否則一旦錯過就要等上幾年了!
在帶孩子看月偏食之前,有些基本的準備工作是得做好的,至少得讓他們知道月偏食是個什麼東西?又是怎樣形成的?
在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做「天狗食月」,說是天上的狗把月亮吃掉了,講得就是月食。
現代天文學已經證明,月偏食只是一種自然現象,首先我們要知道,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它只反射太陽光。它的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改變。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蓋,產生月食。
因此,以地球為原點,太陽和月球形成的夾角是180°,所以月食必定發生在農曆十五前後。
地球在背著太陽的方向會出現一條陰影,稱為地影,地影分為本影和半影兩部分。本影是指沒有受到太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則只受到部分太陽直射的光線。
當月球只有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時,就會出現月偏食,也就是本月即將出現的現象啦!
至於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過地球的半影區,造成月面亮度極輕微的減弱,很難用肉眼看出差別,因此不為人們所注意。
我找到一個講月偏食的科普動畫,講得極好,文末有這個動畫的觀看方式!
月偏食的過程分為半影食始、初虧、食甚、復圓、半影食終五個階段。
根據人民網的報導,這次國內的月偏食是從北京時間7月17日開始:
02時42分開始「半影食始」:此時月球移入地球的半影區,月面自東側開始逐漸變暗;
04時01分「初虧」:月面開始進入地球本影區,東側開始有缺角;
05時31分「食甚」:月面虧蝕最大,為65.8%;
07時00分「復圓」:月面缺角消失,恢復成圓明月狀,但因月面尚在半影區內,月面的西稍偏北側稍成陰暗;
08時19分「半影食終」:月球完全脫離地球半影區,月食現象結束。
全部過程歷時5小時37分鐘!考慮到夏天天亮得會比較早,所以如果想看月偏食的話,得凌晨4、5點爬起來,不過想想平均1.5年才能看到一次,早起還是很值的,錯過就得等幾年啦!
我以前看過月偏食,完全用肉眼就能看到,就跟肉眼看月亮一個道理,當然如果有望遠鏡的話效果會更好。
此外,強烈建議在看月偏食之前給孩子科普一下月偏食的科學知識,我找到的那部科普動畫講得非常好,孩子一看就懂了!
你們在我公號對話框回復 天文,就能得到觀看方式了!
ps. 微信改版後對話框不好找,點擊標題下方「憨爸在美國」,然後「進入公眾號」,點擊底部「文章目錄」左邊的鍵盤圖標,會出現像微信聊天一樣可以打字的地方,在那裡輸入關鍵詞就會有回覆給您了。
最後再提醒一下,北京時間7月17日凌晨的月偏食,記得帶娃看!
我用一年的精力寫了新書《矽谷工程師爸爸超強數學思維課》,分為數感篇和幾何篇。它是用美國最流行的PBL項目學習的方式,結合科學、藝術等STEAM教育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掃描下方 二維碼 或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可以購買!
憨爸在美國
矽谷工程師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資源,專注於英語、數學、科學啟蒙,一定讓你腦洞大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