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對於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除此之外,大氣中氧氣含量的多少還左右著地球生物的演化過程,比如,早期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厭氧生物,隨著大氧化事件的出現,地球迎來了巨蟲時代,後來隨著氧氣濃度的減少,巨蟲們也被逐一淘汰,這意味著氧氣濃度的比例,決定著地球上存在的生命種類,目前人類之所以能夠在這個時代生存,就是因為我們適應著目前地球上的氧氣濃度,如果地球上的氧氣突然增加一倍,這說明或許包含人類在內的許多生物都難逃滅絕的威脅,那麼,它對生物造成哪些影響?現階段,地球大氣成分中的氧氣含量約為21%,倘若氧氣增加一倍,這說明屆時大氣中的氧氣含量約為42%,要知道,現今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氧氣適應範圍為35%以下。
或許你已經知道,在2.9億年前的石炭紀,地球正處於大氧化時期,該時期空氣中的氧氣濃度約為35%,有時甚至達到了45%,是今天氧氣濃度的兩倍多,此時,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兩棲動物和巨型昆蟲,得益於沒有天敵,再加上它們適應富氧環境等因素,從而使得它們在該階段中成為了地球的霸主,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兩棲動物,還是昆蟲,它們的體型都非常巨大,在石炭紀時代,一種名叫巨脈蜻蜓的物種,展開雙翼時,體型竟達到95cm,是今天的五倍,除了巨脈蜻蜓外,石炭紀還有很多昆蟲以及兩棲動物的體型都顯得異常巨大,有些兩棲動物甚至會以爬行動物為食,可以說如果地球的氧氣增加1倍,人類或許可以騎著大蝴蝶逛街,或許你會指出,除此之外,還會對地球產生哪些影響?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所以地球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地球人口急劇增加,各種重工業的發展,為地球的環境造成了破壞性的汙染,導致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不斷增加,故而呈現出溫室效應,事實上,溫室效應氣體一直在影響地球的健康狀況,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也存在一定影響,正因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始終在不斷增加,促使全球氣溫也在不斷的上升中,以至於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的氣溫都顯得非常高,尤其是在夏季,它甚至屢屢突破了最高溫。
不少人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無法適應環境的改變,那麼面臨的只有滅亡,其實有科學家也曾表示,如果氧氣濃度突然增加,有某種生物能夠適應這種環境的話,那麼它們的體積無疑也會變得越來越大,就像侏羅紀時代的恐龍一樣,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地球上的環境已經改變了很多次,雖說如今的環境對於現在地球上的生物來說非常合適,但是對於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來說,卻顯得有些不妥,也有可能是致命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將一名人類放到侏羅紀,他很有可能會被未知的病原殺死,或是被過於豐富的氧氣殘殺,這些對於侏羅紀的生物來說不值一提,但是對於新時代的生物來說卻會造成致命的結果。
現今溫室效應,導致地球上的溫度提升了1-2度,就已經令地球的環境出現了很大的損害,所以,對於當地球上的氧氣突然間多出一倍這一設想來說,屆時,它已然超出人類乃至地球上絕大部分生物所能承受的極限,這也意味著滅絕,畢竟人類吸收過多的氧氣也會死亡,又因人類是高科技的智慧文明,所以人類很快就會建立一個氧氣相對適宜的區域,讓小部分人類存活下來,一些小動物也有可能存活下來,不同的是這些昆蟲類的小動物會因為氧氣的增多,從而導致體型不斷變大,蜜蜂、老鼠、蜻蜓這些動物都會大到可讓人類充當坐騎,截然相反的是,老虎等猛獸會變得非常小,小到對人類來說可能毫無威脅力,百獸之王也成為了弱者,此時,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有可能是小強或是老鼠等昆蟲類生物,想必該時期人類最害怕的應當是蚊子,面對鋪天蓋地的巨型蚊子,人類又該如何處理?
後來,還有人作出以下假設並指出,即便是在石碳記,大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也不過35%左右,相較之下這還稱不上過高,但是41%的含氧量的局面就顯得四十分嚴重,因為人類完全沒有辦法在外界生存,他們只能在氧氣平衡站內生活,一開始人們還是能夠生活下去的,然而時光的快進,竟然令地球逐漸變成了一個昆蟲的世界,實際上除了部分昆蟲,另外一些生物也會大量的繁殖佔用人類生活的空間,因此,人類只能在氧平衡區的空間下生存,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數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少,其實達到41%的含氧量還會有一個特別重大的災難等待著地球,那就是火災,由於含氧度過高,大氣層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自燃現象,可能隨時隨地都會發生火災,人類的生存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該階段可能地球上到處都是大火,看到這些,相信很多人已然明白,大氣中的含氧度暴增有利也有弊,這時,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令我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災難是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的,沒有人能夠知道地球以後的環境究竟是怎樣的,對此,小夥們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感謝觀看本期視頻,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