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三醫院第二例確診鸚鵡熱患者。
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4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夢婷 通訊員 深三院)吳先生(化名)是平湖一家工廠的廚師。前一陣,他突然發病、高燒不退、有肺炎表現、發病後呼吸急促,還接觸過禽類!在冬季,有這樣的表現,第一想到的就是人感染禽流感。但沒想到,醫生們竟然在他的體內檢測不出相關病毒。
11月27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以下簡稱「市三醫院」)確診吳先生得的是罕見的鸚鵡熱衣原體感染病例。這是深圳市三醫院第二例確診鸚鵡熱的患者。
高熱不退 +頭痛,難道是人感染禽流感?
11月15日,吳先生因發燒、頭痛前往平湖街道某社康就診,開了些藥回家。結果吃了藥以後身體沒有好轉,還出現了腹瀉症狀。11月21日,吳先生專門前往龍崗區某醫院就診,胸片結果顯示吳先生是右下肺肺炎。因為肺炎原因不明確,當晚吳先生被轉到了市三醫院。
吳先生說,平時供應商會送生雞到工廠,這些生雞隻拔了毛,內臟都是由他負責處理的。市三醫院感染三科醫生曹孟麗稱,吳先生21日當晚送到醫院的時候就在發燒,但情況還比較好,22日早上突然高熱不退,燒到了41 ℃。
吳先生的症狀和人感染禽流感很像,加之他最近也接觸過禽類,醫生們最初認為吳先生很可能是人感染禽流感。
「地毯式」排查,結果不是人感染禽流感等常見病毒
醫生們立刻採集了吳先生的樣本進行病原檢測。2小時後,結果出爐,吳先生的體內並沒有檢測到禽流感病毒。他究竟得的是什麼病?排除了如此相像的人感染禽流感後,醫生們開始展開了「地毯式」排查。
市三醫院肝病研究所再次為吳先生做了多種呼吸道病原檢測。結果,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丁型流感、副流感、腺病毒、冠狀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24種呼吸道常見病毒和細菌,在吳先生的樣本中都呈現陰性。這意味著他也沒有感染上這24種病毒或細菌。
市三醫院副院長王召欽帶隊,組織專家們進行疑難病例討論。專家們推測,目前有細菌感染,但不排除其他病原。
11月25日,吳先生出現了呼吸急促的症狀,上了無創呼吸機。鑑於患者情況危急,肝研所立刻將吳先生的肺泡灌洗液外送基因公司做的 mNGS測序 (即「基於宏基因組新一代測序技術」 )。11月27日基因檢測報告終於找到了病原!吳先生的樣本中,鸚鵡熱衣原體呈現陽性。
鸚鵡熱很少見,「餵鴿子」要戴口罩
「鸚鵡熱是很少見的疾病。有數據統計,美國一年的鸚鵡熱新發病例是50例左右。在我國,鸚鵡熱病例也是散發的。」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三科主任王福祥介紹,鸚鵡熱又稱「鳥疫」,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吳先生是市三醫院第二例確診鸚鵡熱的患者。
鸚鵡熱可能的感染途徑為:直接接觸疫鳥和吸入疫鳥鼻腔分泌物的氣溶膠、糞便或者羽毛粉塵。曹孟麗認為吳先生很可能是在工作中直接接觸了疫鳥內臟和糞便感染了鸚鵡熱。
日常,市民們去廣場餵鴿子、去動物園觀賞鳥類等行為會不會感染鸚鵡熱?曹孟麗解釋,這種可能性較低,因為感染與否不僅跟人的免疫力有關,還跟接觸的病原數量有關,「只有當疫鳥帶菌量非常大,或者人和疫鳥進行了大量接觸時,才比較容易感染。」她建議大家在接觸鳥類、禽類時一定要戴口罩,接觸後還要立即洗手,做好手衛生。
目前,吳先生身體情況明顯好轉,正在感染三科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