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調製冷技術發展新動態(二)

2020-11-25 九正建材網
    3、天然製冷劑

  HFC替代物雖然解決了臭氧層的消耗問題,但其較高的GWP值仍然是困擾人們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果從環境的可接受性考慮,天然製冷劑無疑是解決問題**徹底而又**完滿的途徑。以挪威的勞倫曾(G.Lorentzen)教授為代表的提倡天然製冷劑的流派投向了「取之於自然,還之與自然」的天然製冷劑。

  國際製冷學會(IIR)從1994年起舉辦兩年一度的專題討論天然工質的國際會議,交流探討在此領域中的新發現和成果。目前在天然製冷劑中以氨、丙烷與其他烴的混合物及CO2製冷技術**有可能成為R22的長期替代物。

  (1) R717:是具有120多年使用經驗的一種廉價天然製冷劑,其熱力性能優良,其容積製冷量和能效比均可優於R22;然而R717的排氣溫度很高,它與某些材料與原有

潤滑油

的不相溶性令人顧慮。但是新的潤滑油及其他新技術的出現,為氨的擴大應用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已有使用氨的整裝式

冷水機

組面市,製冷技術人員還在繼續不斷地努力。

  (2) R290:也是一種在化工生產中已長期使用的非常廉價的天然製冷劑。丙烷的熱力性質與R22非常接近,因而有可能成為R22的直接衝灌式製冷劑。與R22相比,丙烷的能效比較高,排氣溫度低,容積製冷量也較小。其弱點是具有可燃性。近年來使用丙烷的呼聲在增長,也已制定出有關的安全使用規程。

  (3)CO2:由於CO2的高密度和低粘度,CO2的流動損失小,傳熱效果好。通過強化傳熱可以彌補它循環不高的缺點,增加回熱器或者採用兩級壓縮即可達到與常規製冷劑相似的效率,而不設膨脹機,這也是各公司開發CO2小型製冷或者汽車

空調

的研究方向。

  CO2製冷技術已經跨進實際應用的門檻。日本幾大公司開發的CO2

熱泵熱水器

已上市多年,年產已達十萬臺。日本冷凍空調空調協會標準JRA-4050-2004

家電

熱泵

熱水機

(二氧化碳冷媒)對這類產品的性能、安裝等有嚴格的規定。實際上

熱水器

稍加改裝,即可變為有熱回收的

家用空調

,所以將CO2用於家用空調也只有一步之遙。在汽車空調方面,可以說國際上各大汽車公司都進行了CO2汽車空調的研製,並能過專門協調機構聯合攻關,國際汽車工程學會不斷發布有關報告。歐盟正在講座相關CO2汽車空調的標準,準備在2008-2010年將歐洲的汽車空調全部改為CO2系統。R134a汽車空調只是過渡性的,一旦時機成熟,向CO2系統轉變已是定局。而這個「時機」不僅是技術性的,而且是政策性、商業性的。   

4、熱聲製冷

  除了在製冷劑方面的進展,在新的製冷理論及實踐方面也有許多進展,如熱聲製冷技術的研究和運用。

  熱聲製冷是21世紀以來發展的一種新的製冷技術,與傳統的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相比,熱聲熱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無需使用汙染環境的製冷劑,而是使用惰性氣體或其混合物作為工質,因此不會導致使用的CFCS或HFCS臭氧層的破壞和溫室效應而危害環境;其基本機構是非常簡單和可靠,無需貴重材料,成本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它們無需振蕩的活塞和油

密封

或潤滑,無運動部件的特點使得其壽命大大延長。熱聲製冷技術幾乎克服了傳統製冷系統的缺點,可成為下一代製冷新技術的發展方向。

  所有的熱聲產品的工作原理都基於所謂的熱聲效應,熱聲效應機理可以簡單的描述為在聲波稠密時加入熱量,在聲波稀疏時排出熱量,則聲波得到加強;反之聲波稠密時排出熱量,在聲波稀疏時吸入熱量,則聲波得到削弱。當然,實際的熱聲理論遠比這複雜的多。當然,熱聲製冷的設計水平及製造工藝也在不斷的提高。目前,美國在熱聲領域內的投入**大,研究機構**多,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的進展。

  如上世紀90年代早期,美國海軍研究生院(NPS)的Garrett教授開發的熱聲制冷機;2000年左右,開發了

太陽能

驅動的熱聲制冷機;還有在美國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LANL),SWIFT教授領導著世界著名的熱聲研究組,他們主要研發的熱聲驅動的脈管制冷(低溫製冷);另外還有開式熱聲製冷和空調、高頻微型熱聲機製冷以及還在研發中的種種技術。

  熱聲技術的應用是相當豐富的,熱聲能量轉換技術將會給包括製冷工業在內的整個能源工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它的簡單、環保、節能高效的特性符合當今時代的需要,當然就目前的現狀而言,由於設計水平遠沒有達到**優化的程度,材料的選擇及製造技術都還在完善之中,而普通的製冷系統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和改進,熱聲製冷的單件成本會高於普通傳統製冷裝置,但隨著材料的選擇和製造工業藝的日趨成熟,可以肯定熱聲制冷機會具有極大的成本優勢。

  5、國內製冷技術研究的狀況

  我國空調製冷行業走的是與我國家電企業相同的從技術引進到仿製的過程,雖然在生產規模上我國空調企業已經比較大,但是在核心技術方面至今沒有擺脫「照貓畫虎」或「拿來主義」的圈子。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我們得到的往往都是一些「過時」的技術。目前相當普遍的現象就是,許多國內空調企業所生產的空調產品,雖然在生產規模上逐年擴大,但沒有走出勞動密集型的模式,可以說沒有真正的自有技術,在綜合實力上處在國際分工的低端。這樣的企業對新出現的製冷技術只能「望洋興嘆」了。

  據了解,直到目前尚未有國內企業對新型製冷劑或者新型製冷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開發並申報相關專利。就是一些看起來比較「敏感」準備開發新產品的,不過也只是在打聽如何能買到成品壓縮機等等。由此可見我國企業目前所追求的不是技術上的**、而仍然熱衷於為國外高技術製冷企業「打工」,缺少長遠打算。可以說,我們與國外的差距並不僅是技術開發方面的差距,而更在於創新觀念上的差距。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歐美及一些國家已將相關研究納入國家計劃,或是各大公司聯合攻關,有關製冷方面新型循環原理、壓縮機、換熱器的專利層出不窮。

  實際上目前我國一些大學一直在進行相關研究,如華中科技大學開展的熱聲製冷技術研究已有十多年的歷史,是國內在熱聲研究方面**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單位,目前為國內熱聲製冷研究中心。天津大學也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和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開展CO2跨臨界循環的研究,此外,各種耐高溫壓的高效換熱器也在研發之列。總的來說,我們雖起步較晚,但發展也比較快,目前主要是一個如何儘快實現產業化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淺析中國製冷空調行業發展趨勢及對中國製冷展的影響
    二、行業分析作為製造業大國,我國製冷行業在改革開放後的高速發展,到20世紀末已成為製冷設備生產大國,產品除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之外,還批量出口世界各地。家用、工商用製冷空調設備的工業總產值合計約2,250億元,佔世界製冷空調設備製造業總產值的15%以上,無論是家用還是工商用製冷設備的產量連續多年為世界第一。
  • 2020-2026年中國太陽能空調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太陽能空調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對太陽能空調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太陽能空調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太陽能空調行業發展現狀、太陽能空調市場動態、太陽能空調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太陽能空調相關政策以及太陽能空調產業鏈影響等。
  • 汽車空調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解析
    隨著消費升級及節能減排政策縮緊,促使汽車空調技術不斷改進和完善,汽車空調已不再是單純的用於製冷制暖,而是涉及到節能環保、車內空氣品質,同時又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等。同時隨著新能源車的發展,會影響到電量的分配和續航裡程。新的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下,汽車空調將面臨新一輪升級和變革。 整體來說,汽車空調正在向著輕量化、高效化且滿足電動車方向發展,由提升性能到提升效率上進行轉變。
  • 《製冷與空調》雜誌2018年第1期目錄
    、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和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辦,2018年第1期雜誌已經出版(雜誌每月月底出刊,2月初閱讀第1期)。歡迎您關注《製冷與空調》雜誌!   行業·技術視點   熱泵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前景   張朝暉 王若楠 高鈺 等   新技術·新產品
  • 第二十一屆中國製冷、空調與熱泵節能博覽會開幕
    2020年,對於世界和中國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更加強調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樣的格局下,製冷將面臨什麼樣的發展機遇?
  • 從2019年中國製冷展看:中小型空調設備與系統
    從2019年中國製冷展看:中小型空調設備與系統——《2019年中國製冷展技術總結》系列報導(6)根據《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指示,家在北方地區農村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在冬天的時候,家裡安裝了空氣源熱泵?在政策的指導下,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空氣源熱泵會持續火爆。
  • 製冷技術:美的中央空調離心機大行其道
    案例二憑藉全球首臺超高效雙極壓縮降膜式離心機等技術突破
  • 雷射製冷的發展、應用及其它製冷技術
    3.化學吸附式製冷  化學吸附是吸附質分子與吸附劑表面原子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表面絡合物的過程無規則運動的氣態吸附質分子與固體表面發生碰撞,如果是彈性碰撞,則氣相與固相表面均不發生可察覺變化;若發生非彈性碰撞,氣相分子一部分能量將被固相分子吸收當氣態分子與表面碰撞損失的能量超過某一臨界值後,分子將沒有能力爬出表面勢阱而被俘獲一個基本的化學吸附式製冷系統由吸附反應器和冷凝器蒸發器構成
  • 2019-2025年中國汽車空調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一、國內汽車空調行業行情分析    三、國內汽車空調業雙重壓力分析    四、國內汽車空調業市場細分和轉型  第二節 車用空調市場新特點    一、用戶觀念轉變分析    二、產品需求個性化    三、恆溫控制智能化    四、技術發展環保節能化  第三節 中國汽車空調市場商機及挑戰
  • 鉗溫器,突破逆卡諾循環的製冷新技術,將開闢不用電空調新天地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12億個房間空調機組在運行,其中運行最有效的也只有最大理論效率的14%左右。高耗電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燒煤,而燒煤本身就對環境有汙染,而且煤炭資源總有一天會消耗殆盡。據預測,從現在到2050年,預計新安裝的房間空調將達到33億臺,總量達到45億臺。
  • 空調製冷不好原因?空調的製冷原理是什麼?
    炎熱的夏天,即使有風扇可能也沒有辦法消減人們悶熱,因為有時候即使風扇有風,但是並不製冷,所以很多人都喜歡購買空調,因為空調製冷,一下子就能使人涼快起來了,所以,關於空調的相關常識大家還是可以多加了解的,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空調製冷不好原因?空調的製冷原理是什麼?
  • 暖通空調:半導體製冷技術
    半導體製冷又稱電子製冷,或者溫差電製冷,是從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介於製冷技術和半導體技術邊緣的學科,它利用特種半導體材料構成的P-N結,形成熱電偶對,產生珀爾帖效應,即通過直流電製冷的一種新型製冷方法,與壓縮式製冷和吸收式製冷並稱為世界三大製冷方式。
  • 空調不製冷,僅僅是缺了氟利昂?
    央視記者採訪到空調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說:「製冷劑不是空調消耗物,一般5年之內的新空調,由於密封性良好,不需要補充製冷劑」。高級工程師介紹,空調不製冷原因多樣,製冷劑缺失、電壓不足、蒸發器積塵等都可能引起製冷效果下降。
  • 地球溫度越來越高,人類需要製冷新技術
    編者按:空調佔了全球耗電量的10%,地球溫度越來越高,怎麼辦?開發更先進的製冷技術啊!說易行難。幸好,許多公司正在努力,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最新的製冷技術吧!警報:地球溫度正在上升!所以人類需要更先進的降溫技術。
  • 第九屆中國製冷北極熊獎揭曉
    北極熊頒獎盛典現場  中國製冷、空調與熱泵節能博覽會組委會主任李義強先生在致辭中指出,「今年年初疫情影響了各行各業,但市場恢復元氣後,冷凍冷藏展現了強大需求,這是國家給我們的機會,我們製冷人要利用冷博會等平臺緊抓機遇。這次冷博會的主題是『創新成果化、促進雙循環』,就是幫助大家尋求更大的發展平臺。」
  • 空調製冷不了的原因?空調製冷的原理是什麼?
    空調在進行使用的時候,如果說出現了不製冷的情況,很多人就感覺到特別的心煩了,因為特別炎熱的夏天,如果說沒有空調,根本就過不下去了,空調製冷不了的原因,大家就應該要掌握,然後根據原因去進行維修,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對於空調製冷的原理是什麼也是應該要知道。
  • 暖通空調知識:製冷系統製冷劑分類
    R12是應用較廣泛的中溫製冷劑,適用於中小型製冷系統,如電冰箱、冰櫃等。R12能溶解多種有機物,所以不能使用一般的橡皮墊片(圈),通常使用氯丁二烯人造橡膠或丁睛橡膠片或密封圈。  氟裡昂22  b.氟裡昂22(CHF2Cl)代號R22 R22不燃燒也不爆炸,其毒性比R12稍大,水的溶解度雖比R12大,但仍可能使製冷系統發生「冰塞」現象。
  • 健康空調未來的趨勢在哪?這項籤約將影響空調行業的發展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優化室內空氣品質課題擺到了更加顯著的位置,同時受到各界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就在此前由中國製冷學會、中國製冷空調工業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環境衛生分會、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新眾業建設集團和中國空調博物館共同承辦的「首屆全國空氣調節與生命健康發展論壇」上,新眾業建設集團河北空調工程安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俊良先生代表活動組委會在全國首次提出關於「健康空氣及相關議題」的倡議,呼籲整個社會關心人類健康
  • 格力冰蓄冷離心機亮相製冷展 扭轉國內大型中央空調弱勢
    「金葉輪獎」暖通空調設計大賽作品資格預審結果公示儀式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鄒錫蘭)4月7日,在北京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的中央空調專業展會——中國製冷展上,格力攜剛被鑑定為「國際領先」的高效永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冰蓄冷雙工況機組
  • 空調基礎與製冷原理知識
    7、EER :製冷量/空調系統總電功率(EER值越高,表示空調中蒸發吸收較多的熱量或壓縮機所耗的電較少)。在夏季製冷時,製冷量(W或Btu/h)與輸入功率(W)的比率定義為熱泵的能效比EER。10、冷噸(RT):空調製冷學單位,冷噸又名冷凍噸,冷凍噸是指將一噸水冷凍為冰所需要的能量。1噸0攝氏度的水,在24小時內轉換成0攝氏度的冰的能力,冷凍噸表示冷凍機的製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