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利氏與通快合作,拓展非晶態金屬3D列印工業級新應用

2021-01-10 騰訊網

非晶態金屬(金屬玻璃)又稱非晶態合金, 它既有金屬和玻璃的優點, 又克服了它們各自的弊病,如玻璃易碎, 沒有延展性。非晶態金屬的強度是鋼的兩倍,但比鋼輕得多,而且彈性更佳。

非晶態金屬具有各向同性,這意味著如果採用增材製造技術製造非晶態合金,不管3D列印採用何種構建方向,其材料特性始終相同。3D列印不僅能用於製造極其堅固的部件,還能為工程師提供更大的設計自由度。

非晶態金屬的製造是充滿挑戰的過程,特別是通常需要高於其熔化溫度,並迅速冷卻,使其避免結晶,從而形成的非晶態金屬玻璃。製造過程需要非凡的冷卻速度,並限制了它們可以形成的厚度,因為較厚的部分很難被迅速冷卻。非晶態金屬的3D列印商業化尚處於早期階段。

賀利氏科技集團旗下的賀利氏非晶態金屬與德國通快集團建立了合作,共同開展非晶態金屬3D列印研究,以期通過提升工藝和性價比,推動非晶態金屬部件3D列印成為車間內的標準生產工藝。

未來,非晶態金屬3D列印或將令眾多領域受益匪淺,例如航空航天和機械工程行業所使用的高應力部件和輕質部件。由於具有生物相容性,此類材料還是醫療設備的理想之選。

膨脹套管是能夠利用非晶態金屬3D列印改進性能的部件之一。由於非晶態金屬具有高彈性,採用該材料生產的套管比傳統套管更易變形。

圖片來源:賀利氏非晶態金屬

3D列印非晶態金屬

商業化已在路上

根據德國通快,非晶態金屬是液態金屬急速冷卻而形成的金屬材料,3D列印設備可採用該材料製造複雜的大尺寸部件——這是其他生產工藝無法實現的。因此,3D列印技術將為非晶態金屬開闢全新的工業應用領域。

此外,藉助3D列印,非晶態金屬還能發揮其在輕量化設計方面的巨大潛力。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材料用量和部件重量都被控制在最低限度。非晶態金屬本身很輕,因此將3D列印和非晶態金屬相結合,能夠滿足各種應用的輕量化需求。3D列印技術可使非晶態金屬部件的生產更加便捷,應用領域更加廣泛。藉助這項技術,用戶可以直接製造完整的部件,而無需先生產一個個零件,再將其裝配為成品。

通快集團TruPrint 2000 3D列印設備

圖片來源:通快集團

非晶態金屬部件3D列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這次合作將有助於加快非晶態金屬的3D列印流程、提高部件表面質量,最終幫助客戶降低成本。賀利氏非晶態金屬與通快將提升該技術在更多應用中的適用性,同時開闢一些全新的應用。非晶態金屬在許多行業都有應用潛力,例如增材製造技術(即3D列印)最重要的行業之一—醫療器械。通快集團表示,這次合作將是通快工業3D列印解決方案進一步開拓這一關鍵市場的大好機會。

在這次合作中,賀利氏非晶態金屬對其非晶態合金進行了優化,以用於3D列印,並為通快集團的TruPrint設備定製了合適的材料。

通快集團表示,最新發布的TruPrint 2000是列印非晶態金屬的理想選擇。該設備配置了粉末準備站,可在惰性保護氣體中實現拆包列印部件和粉末處理,未使用的粉末將被回收。該設計對於非晶態金屬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此類材料可與氧氣迅速發生反應。同時,TruPrint 2000 配置了2臺通快300W光纖雷射器,可同時部署在印表機的整個成型倉,這大大減少了單個部件的加工時長。採用僅55微米的光斑直徑,用戶便可以小批量或大批量生產表面質量極高的非晶態金屬部件。熔池監控功能可自動監測並分析加工過程中的熔池質量,從而儘早發現工藝偏差。

3D科學谷

Review

由於非晶態金屬原子排列長程無序、短程有序的特點,在物理、化學以及力學性能上都呈現出一系列傳統晶體合金所不具備的優異特性。然而,處於亞穩態的非晶合金需要在較快的冷卻速率下才能獲得,而目前通常採用的銅模鑄造法只能製備出臨界尺寸較小的非晶合金。另外,由於塊體非晶合金存在嚴重的室溫脆性問題,其在室溫下難以進行機械加工。複雜形狀構件的模具無法或很難加工製造,導致難以獲得精密複雜的非晶合金構件,這成為制約非晶合金應用的另一個瓶頸。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兩種金屬3D列印技術正在推動著非晶態金屬克服傳統加工工藝的困難,推動非晶態金屬實現全新的設計可能性,拓展其在工業中的應用。

選區雷射熔化:更大、更複雜的部件

賀利氏在2019年4月發布了通過選區雷射熔化(SLM)3D列印技術製造的非晶態金屬齒輪。根據賀利氏,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非晶態金屬部件,他們正在突破非晶態金屬的製造界限,為製造業開闢非晶態金屬的全新設計可能性。

一3D列印非晶態金屬齒輪採用緊湊型設計,重量為2千克。由於這種材料所需的高冷卻速率超過1000開爾文/秒,以前只能由非晶態金屬生產小型部件。賀利氏開發的3D列印非晶態金屬齒輪採用拓撲優化結構,與傳統製造工藝相比,齒輪重量能夠減輕50%。賀利氏通過SLM 3D列印技術,在非晶態金屬齒輪的尺寸和設計複雜性方面重新定義了傳統技術的限制,改變了這類材料的設計可能性。

雷射熔覆:高冷卻效率、無尺寸限制...

如何突破非晶合金臨界的尺寸限制和複雜構件的製備加工是擴展其在相關領域應用的關鍵。近年來,雷射熔覆(DED定向能量沉積)技術為解決這些難點提供了契機。

雷射熔覆是一種逐點離散熔覆沉積的成型方法,其每點的所受雷射加熱面積較小,熔池的熱量可以迅速向基體擴散,使得雷射熔池的冷卻速率遠大於非晶合金的臨界冷卻速率,使得熔池在冷凝的過程中可以避免發生晶化,進而獲得非晶態,這為無尺寸限制地製備非晶合金提供可能。另外,雷射3D列印是以金屬粉末為原材料,通過高能雷射束對金屬粉末逐層熔化堆積,直接由數字模型一步完成全緻密、高性能、複雜金屬零件的「近終成形」製造,這為製備複雜的非晶合金構提供理想的手段。

大連交通大學為非晶合金作為梯度材料在功能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擴大了非晶合金的使用範圍。研究發現,該非晶合金的梯度結構是由於在同軸送粉雷射3D列印過程中不同列印層所經歷的不同熱歷史所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晶化導致。此項研究成果不僅提供了一種製備大尺寸具有複雜形狀的非晶合金的新方法,也促進了高性能非晶合金在工程和功能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與大連交通大學所應用的熔覆沉積方法類似,加州理工大學也採取了類似的技術製造非晶態金屬,加州理工大學製造非晶態金屬的方法為:將第一層金屬合金表面高溫熔融;迅速冷卻這層熔融金屬合金,凝固形成非晶態金屬的第一層;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層的加工。在這個過程中使用的是「噴塗技術」應用至每一層,包括等離子噴塗、電弧噴塗等方法。「噴塗技術」可以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金屬絲和金屬粉末。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該「噴塗技術」為DED直接能量沉積3D列印技術。

如今,非晶態金屬增材製造的商業化已在路上。賀利氏集團旗下的賀利氏非晶態金屬,正在致力於非晶態金屬的開發與加工,以及近淨成形加工解決方案的開發。目前,擁有通快集團3D列印設備的客戶如今可以用其3D印表機加工賀利氏非晶態金屬提供的鋯合金,也可以直接向賀利氏非晶態金屬訂購3D列印的非晶態金屬部件。未來,賀利氏非晶態金屬和通快集團還希望將銅合金和鈦合金用於3D列印。

點擊視頻,輕鬆收看3D科學谷微課

《3D列印數位化生產》

——解決注塑時間和成本痛點,賦能生產靈活性

知之既深 行之則遠

三維世界,全球視野,盡在3D科學谷!

歡迎轉載,長期轉載授權請直接在本文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賀利氏與通快合作,拓展非晶態金屬3D列印工業級新應用|金屬|金屬3d...
    賀利氏科技集團旗下的賀利氏非晶態金屬與德國通快集團建立了合作,共同開展非晶態金屬3D列印研究,以期通過提升工藝和性價比,推動非晶態金屬部件3D列印成為車間內的標準生產工藝。未來,非晶態金屬3D列印或將令眾多領域受益匪淺,例如航空航天和機械工程行業所使用的高應力部件和輕質部件。由於具有生物相容性,此類材料還是醫療設備的理想之選。
  • 實地探訪通快雷射金屬熔化增材製造實驗室,行業巨頭!
    2020年12月24日,南極熊來到江蘇太倉,實地探訪了通快(TRUMPF)的雷射金屬熔化增材製造實驗室以及整個雷射加工應用中心,並參觀了通快金屬3D印表機的客戶太倉黑龍智能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百年德企,擁有核心雷射技術德國通快成立於1923年,至今已經有97年的歷史,1971年就推出了第一臺固體雷射器;1985年又自主研發生產了1千瓦二氧化碳雷射器;1991年開始與德國Fraunhofer ILT合作,投身增材製造技術;2000年通快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落戶被稱之為「德企之鄉」的江蘇太倉;2003年發布第一代雷射選區熔化工具機,此後近
  • 惠普推出可復用的PP材料 拓展3D列印市場
    惠普繼續拓展3D列印市場,聯合化工巨頭巴斯夫推出新型高重用性的PP(聚丙烯)3D列印材料。這種通用性強、耐用且耐化學腐蝕的材料已通過HP生產級3D列印系統的認證,可在性能和成本之間實現理想的平衡。惠普推出復用性PP材料 拓展3D列印市場惠普公司3D列印和數字製造臨時總裁Ramon Pastor說:「應對新冠疫情危機使得3D列印行業出現了分水嶺。惠普及其合作夥伴已經用3D列印技術製造了230萬個零件,以彌合供應鏈之間的差距,實現本地化生產,並在一線幫助醫療從業者。惠普將繼續執行既有的戰略,推動創新的3D列印新材料、解決方案和合作夥伴關係向前發展。」
  • 全球最值得期待的十大金屬3D列印公司
    【PConline 資訊】隨著金屬材料和增材製造技術的逐步發展成熟,3D列印越來越多被應用於工業航空、汽車、醫療、科研等領域。金屬粉末成型可以製造更好的液壓零件,核電行業正在利用3D列印製造一些裝備。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利用3D列印技術金屬玻璃 催生更加高效的電動機
    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員使用3D列印的鐵基非晶金屬合金,能夠用來製造更高效的電動機和其他設備。 研究員生產的鐵合金比其關鍵鑄件厚度大15倍。無定形金屬,同時也被稱為金屬玻璃,它是具有無序原子尺度結構的固體金屬材料。
  • 3D列印金屬材料細分種類及應用狀況解析
    為了使3D列印成品達到更好的效果,加快與3D列印技術配套的材料研製、升級十分關鍵。深入研究熔化沉積列印過程中的熔池冶金、凝固、熱物理、固態相變等超常材料製備與成形基礎問題,對於3D列印技術的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一般來看,國內外金屬3D印表機採用的金屬粉末有:工具鋼、不鏽鋼、馬氏體鋼、純鈦及鈦合金、鋁合金、鎳基合金、銅基合金、鈷鉻合金等。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SLM Solutions發布最新SLM設備NXG XII 600金屬3D列印設備
    打開APP SLM Solutions發布最新SLM設備NXG XII 600金屬3D列印設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1-11 11:26:15
  • 3D列印材料創新趨勢顯現 PLA線材應用火熱
    智能製造網訊 近年來,我國3D列印市場應用程度不斷深化,各類新型業態不斷湧現,相關技術、設備在多個域得到深入應用。2017-2019年,我國3D列印產業規模逐年增加,增加速度要略快於全球整體增速,以致於我國3D產業佔全球的比重在不斷增加。
  •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打開APP 3D列印技術公司RYUJINLAB在韓國推出了金屬3D列印服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1 11:52:39
  • 德國EOS發布了8種新金屬3D列印粉末和工藝
    2020年6月30日,南極熊獲悉,工業級金屬3D列印全球領導者德國EOS近日發布了8種新的金屬粉末和工藝,可以用於其M 290、M 300-4和M 400-4 3D列印系統,進一步擴大了其增材製造材料的種類,新發布的材料包括1個PREMIUM和7個CORE產品。
  • 500強企業伊頓公布金屬3D列印新計劃,引入間接金屬3D列印系統
    全球著名的動力部件製造企業伊頓(Eaton) 近日宣布了其汽車集團在金屬增材製造領域的新計劃,該計劃是伊頓工業4.0戰略的一部分,旨在通過3D列印技術減少產品開發時間並提高效率。3D科學谷了解到,伊頓已安裝新金屬3D列印系統,然後在2021年第一季度部署聚合物3D列印技術。
  • 3D列印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及前景分析
    自2019年7月我國第一批3D列印醫療器械團體標準開始實施以來,我國醫療3D列印應用開始走上快車道。2020年7月1日,我國第二批3D列印醫療器械標準也正式實施,相關法規和標準體系的逐步建立,也為3D列印技術醫療器械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政策性支撐。
  • 3D列印蘊藏巨大能量 十大趨勢顛覆商業模式
    而工業級市場契合了智能製造的理念,可廣泛運用於汽車、航空航天、機械工業、醫療等市場需求大、發展潛力大的領域,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成本的不斷降低,將會爆發出難以想像的巨大能量。2015年底,全球3D列印巨頭3D Systems公司宣布停產消費級桌面3D印表機,轉向更賺錢的專業級和工業級市場;2016年初,國內3D列印技術大咖西通電子在珠海宣布全面進軍工業級3D列印領域。
  • 超短脈衝雷射應用:盤點通快「三個十年」都有哪些布局?
    一方面,這些日新月異的技術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新材料的不斷出現、精密加工技術的更高要求,使得傳統加工技術面臨著嚴峻挑戰。超短脈衝雷射技術,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路闖進電子及通信工業應用,並在近年來實現井噴式的發展。
  • 宜安科技與中科院金屬所共建非晶態合金實驗室
    中國證券網訊 宜安科技11月18日晚間公告,鑑於公司在非晶態合金領域的技術需求及產業基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擁有在非晶態合金成分開發、非晶態合金構件成型和製備技術方面的技術優勢,為實現雙方優勢互補,提升公司在新型材料產業開發和生產領域的國際地位,推動非晶態合金等新型材料在消費電子、汽車、通信等領域的應用
  • 3D列印技術:3D列印珠寶首飾
    3D列印為設計增添了視覺複雜性,已成為創新藝術家和設計師創新性地挑戰傳統珠寶和配飾的推動者。時裝領域多年來一直在應用3D列印技術,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和降低成本,但主要是為了開發很難以其他方式製造的產品。對稱性,細節和可用設計的無限結合,為新公司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 3D列印發展前景廣闊
    3D列印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反映出這項技術普及度的提高和應用領域的擴展。3D列印,也稱增材製造,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製造出實物的新興製造技術。近年來,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大力度支持3D列印技術,全球3D列印產業高速發展。小到兒童玩具、工藝品,大到飛機、火箭中使用的高度複雜零部件,3D印表機已廣泛應用於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