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朋友在網上講述說,大學裡哪一個專業才是最差的專業?
她說,要說國內大學最不好的專業,那當之無愧的恐怕非
醫學莫屬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位朋友認為,首先醫學難學,任何大學專業,恐怕都沒有醫學專業讀的書多,學的科目多,任何一本醫學教材的厚度,都輕鬆地超過四大名著的厚度。
其次,醫學專業即使是能熬到畢業,還需要考執業醫師,執業醫師考試是和公務員考試等國內最為難考的幾大考試之一,通過率很低。
第三,醫學生的就業率也很低,很難找到工作,也就是老百姓說的畢業既是失業。醫學生不考博士,恐怕很難找到用人單位。即使是找到個用人單位,也需要經過多年的輪科培訓,有的醫院是5年輪科,還必須三年規培。很多青春,就這麼流逝了。
還有,即使有一天工作了,你每天有接不完的病人,寫不完的病歷,和永遠做不完的醫患溝通。一年366天,沒有一天假期,每天從早上忙到深夜,又從深夜忙到凌晨,又從凌晨忙到深夜。 這就是你的全部工作和生活。
這樣的工作狀態,收入卻一般,還有時間去談戀愛嗎?成家之後沒有時間去照顧家庭,自己的孩子沒有看顧,還要去好好 對待別人。而且現在的醫患關係不好,有時候自己盡心盡力,卻不能被患者家屬理解,工作做了很多去總被領導挑刺。
這位朋友最後提醒說:報考醫學專業要慎重!
讀了這些內容,筆者想到這樣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批。
筆者對醫學專業不是十分的了解,身邊從事醫院工作的朋友也不多。但是,筆者身邊做教師的人比較多,對大學裡的師範類專業也比較熟悉。
我們可以從師範專業的情況,來類比經一下醫學專業。師範專業畢業的學生,他們的工作多在教育領域。現在,教師的情況怎麼樣?
一是社會地位低。沒有多少人願意當教師,特別是鄉村中小學校老師。我認識的同事裡,他們孩子多不再當教師。一位同事說,我兒子敢當老師,打斷他的腿。
二是收入不高。去年,一位工作了19年的小學老師辭職了,原因之一就是一個月才有2600元,她對自己工作的前景沒有太大的信心,就決定辭職了。現在,新入職教師也就三千元左右,工作了20多年,收入也只有五千左右。
三是工作繁重。現在學校的老師,基本上就是全職的保姆,從早上七點進入學校,到晚上10點才能離開,學生在學校有一點問題,就要找老師來試問。老師要教好學生,還沒有懲戒學生的權利。怎樣去教現在的孩子,真的讓老師們為難。
老師和醫生,都是社會必須的職業。一個醫治人們的肉身疾患,一個塑造人的靈魂,要說都是無比高尚的職業,但是,許多人卻對此望而卻步。
雖然說當老師難,當醫生不容易,但是,我們依然能看到許多高中畢業生願意選擇醫學和師範。醫學和師範應該是大學錄取最多人數的專業。對此筆者有幾點想法:
第一,人各有志。有人願意學工科專業,有人選擇理科專業,有人想當醫生,有人想做老師。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有自己的職業嚮往,我們尊重別人選擇,我們更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
第二,學習都不是容易的事。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行業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需要長期和專業的學習,不可能是一日之功。越是難的專業,越是門檻高的專業,技術水平越高,其社會價值越大。
第三,醫學肯定不是大學最差的專業。我們常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我們不能肯定醫學是大學裡最好最熱門的專業,但是,我們可以肯定,醫學專業不是大學裡最差的專業。況且,專業之於考生,只要適合,只要學生喜歡,就是最 好的專業。
我們說的,可能比較原則性一些,但事實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