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建工作助推醫院轉型發展紀實

2020-11-30 湖南在線

創新放飛強院夢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建工作助推醫院轉型發展紀實

南華附一外景。

南華附一醫院黨委書記劉江華(左一)為困難黨員發放黨員關愛基金。

南華附一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

(本版圖片均由南華附一黨政辦提供)

成俊峰 王皆清 張笛 劉應蘭 陽智波

雁城衡陽,一座充滿大愛的城市,一方孕育精神文明的沃土。

南華附一,是閃耀在這座文明古城裡的一顆璀璨明珠。

衡陽人以南華附一為榮,這不僅是因為南華附一名列全省前茅的高超醫療技術,優美的就診環境,更是因為醫院如沐春風的人文關懷。它是衡陽人民生命健康的保護神,也是播撒精神文明的「天使」。

不忘初心,創新前行。近年來,南華附一黨委以黨建創新為導向,以黨員「醫療整改」為契機,按照抓好黨建就是抓好前進方向、抓好黨建就是抓好組織保障、抓好黨建就是抓典型示範的思路,創新黨建工作,量身訂製黨務管理系統,全力打造讓患者滿意、員工幸福的現代化研究型附屬醫院。

去年,南華附一圓滿完成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工作,國家衛計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示範基地落戶該院;學科建設碩果纍纍,新增重點新技術、新項目9項,孵化培育新技術、新項目49項。科研也再上臺階,獲兩項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獎等級和數量居全省省級醫院首位;因對口支援和精準扶貧有力,獲得國家衛計委頒發的「醫療扶貧貢獻獎」。醫療、教學、科研三叉戟共同帶動醫院的轉型發展。今年一季度,該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診治複雜疑難(危重)病例16608人次,同比增長6.7%;藥品費用構成比下降13.15%。

醫院黨委書記劉江華博士深有感觸地說:「診治複雜疑難病例上升,藥品費用構成比下降,這一增一降,符合國家醫療改革政策的方向,標誌著醫院正在向現代化研究型醫院闊步邁進。」

創新放飛強院夢,醫德醫術冠三湘。

「抓好黨建既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南華附一,雁城的名片,衡陽人的驕傲。

七十四載風雨兼程,南華附一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於一體的省屬大型綜合性附屬醫院,是我省學科最全、技術力量最雄厚的醫院之一。

然而,隨著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南華附一再次走到了歷史的轉折點,醫院發展面臨新的挑戰。

分級診療、醫藥分離的政策接踵而至……怎樣處理好醫院公益性與經濟效益的關係?如何承擔起醫院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實現建設現代化研究型醫院的強院夢?院黨政領導一班人在思索、探尋。

醫院2500多名員工中,有1100餘名黨員。黨組織興則醫院興,黨員隊伍強則醫院強。只有創新黨建工作,發揮好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一定能實現強院夢。經過多番分析,院黨政領導形成這樣的共識。

醫院黨委對員工思想狀況多次調查後發現,「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增強了黨員隊伍素質、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但是,不少黨員對加強黨建工作存在模糊認識:「黨建工作是黨務工作者的事,與我們普通黨員無關」、「人無完人,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算不了什麼」,一些黨員參加黨組織活動經常缺席、遲到、早退。這些認識誤區和現象,嚴重影響黨建工作的開展。

如何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常態化,使黨建工作為醫院改革、轉型發展保駕護航?這個嚴峻而緊迫的問題,擺在院領導眼前。

「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這是院黨委書記劉江華的觀點。

「加快改革,建設現代化研究型醫院,實現強院夢,離不開黨組織的保障作用。」這是院長曹仁賢教授的認識。

思路決定出路。醫院出臺了一系列創新黨建工作、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制度: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黨建工作「三會一課」制度的通知》;建立黨務工作微信群,及時推送理論及業務學習內容;實行「三會一課」報送制,讓「三會一課」得到全面落實。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醫院下發有關黨建和幹部紀律規範方面的文件15份,並率先採用黨員管理系統規範全院黨員隊伍的信息報送、統計和管理,使黨建工作更民主、透明、深入和全面。醫院加強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和廉潔自律教育,深入推進黨章、《準則》和《條例》等的學習貫徹;深化醫務人員法律法規的教育,加強《醫療衛生行業「九不準」》等法律法規和行業紀律的學習;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營造廉榮貪恥氛圍,落實領導幹部「一崗雙責」,真正形成「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機制。

黨建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黨員隊伍管理信息化、制度化,提升了全院黨建工作的水平,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

「既要做實規定動作,更要創新自選動作」

「做好黨建工作規定動作要做實,自選動作要出彩。」這是院黨委書記劉江華的切身體會。他這樣解釋:所謂做實,就是不走樣,所謂出彩,就是有創新。

去年,南華附一全面履行黨建工作責任,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有序推進中,抓實規定動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如何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常態化?南華附一在抓好黨建規定動作的同時,下大力氣抓好黨建自選動作的創新。

醫院首創黨建「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去年9月22日,在醫院中層幹部例會上,院黨委借鑑經濟領域「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出臺《黨員負面清單管理辦法》,列舉了24條負面清單內容,從細微處入手,劃出黨員的「行為禁區」,將黨員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紀律等逐一規範細化,使每位黨員清楚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從而把好言語關、行動關,守住共產黨人的基準和底線。

醫院將《黨員負面清單管理辦法》編印成冊,全院1141名黨員幹部人手一本,將其作為案頭卷、窗前鏡,要求經常翻一翻、照一照。同時,院黨委又編印《黨員(幹部)負面言行提醒本》口袋書,把清單所羅列的24種負面行為通過生動形象的系列漫畫,從政治規矩、工作作風、群眾紀律、生活作風、學風等五大塊進行提醒,防止這些規定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醫院還建立了負面清單信息資料庫,全面歸集管理全院黨員(幹部)負面行為記錄。信息採集橫向覆蓋9個基層黨支部,縱向建設院、科兩級資料庫,依託強大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實現精準化問責,有效預防和減少了人員漏管失控問題。同時,也可精準、快捷地實施對各支部綜合性榮譽和個人評先授獎、晉職晉級等的負面行為審核。去年底,負面數據納入臨床科室常態化考核機制,推動基層黨建「落地生根」。

負面清單管理不僅上緊了黨組織管黨建、書記抓黨建的發條,倒逼黨建工作落地,責任上肩,也保障了各項黨建制度的落實。

創新督導機制。醫院黨委建立了督查、考核、談話、問責四大機制。院黨政督導團作為專門的效能督查機構,參加成員為全體院領導、各支部書記、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及黨政督導團成員。院黨委專項督查分定期和不定期兩種。每次督查前,組建臨時督查小組,督查成員從成員庫中隨機抽取產生。其主要職責為:實地督查;確認督查結果;對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良現象進行原因分析,並提出解決辦法。

嚴密的督導機制,促使黨建管理不流於形式。如對負面清單每月開展內部核查,分重度、中度、輕度三個等級,如實上報。如果出現輕度負面行為4次及以下的黨員,各黨支部要及時對其進行一對一的提醒、批評和督促;對出現中度負面行為或累計輕度負面行為5次或以上者,將責成其作出深刻書面檢討,並進入黨員(幹部)檔案;對出現重度負面行為的,將提交領導小組,視情節輕重討論處理。目前,有10餘名黨員因無故缺席會議或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被列入負面清單,由各黨支部及時介入,一對一提醒、批評和教育。

創新黨務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統。去年12月1日,醫院集黨內基本數據管理,黨務工作管理,黨務統計分析和考核為一體的多功能、高效率的黨務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不僅提高了黨務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也有效預防和減少了黨員漏管失控的問題。

創新黨建活動方式。醫院黨委圍繞讓病人滿意、員工幸福的宗旨,創新黨建活動方式,增強活動效果:設立黨員關愛公益基金,對特殊困難黨員進行幫扶;舉辦「心繫健康·影動護理」健康教育視頻比賽,開展「網際網路+」健康教育,利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進行宣教的科室達10個病房;開展延續性護理服務,對每位出院患者至少進行一次電話隨訪,成立醫護隨訪小組,定期開展對出院患者的居家護理;開展臨床心靈關懷,傾聽患者聲音;召開病友座談會,積極整改病人反映的問題。

「讓愛心伴隨每一位患者,讓溫馨灑滿每一間病房」,已成為南華附一全體共產黨員追求的目標。

今年2月22日,停靠在南華附一正門口的獻血車迎來三位「特別」的獻血者,他們是該院患者劉某的特殊「家屬」:消化內科二區護士長李春堯,患者管床護士吳婷的媽媽張玉環女士及南華大學附一實習隊實習醫生張恆凱。

當天早上,醫護人員按例來到病重患者26床床邊查房,了解到67歲患者劉某,因腹脹9年、再發伴便血半個月入院,當時病人重度貧血,急需輸血治療。但當時衡陽市血站庫存血不足,如需輸血,必須要有自己的親屬、親人去獻血,血站才能調劑血液。

考慮到患者劉某的老伴已67歲高齡,夫婦倆又無兒無女,李春堯護士長便在科室的微信群裡發了一條「求血」的消息,希望有人能夠幫助這位老人。南華附一實習隊實習醫生張恆凱看到消息後第一個報名,管床護士吳婷的媽媽得知消息後也毫不猶豫地參與,護士長本人也捲起袖子加入其中,於是出現了當天下午在血站獻血車裡三人獻血的暖心一幕。

得知事情的原委後,血站工作人員及其他獻血者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附一的醫生、護士,好樣的!李春堯說:「病人沒有親人,我們就是他的親人,親人需要幫助,我們義不容辭。」

今年5月12日,是第106個國際護士節。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南華附一的白衣天使們沒給自己放假,而是以緊張的工作再次創造奇蹟。

這一天,醫院首例使用枸櫞酸鈉體外抗凝進行血液透析獲得成功,腎內科主任謝紅萍等救治組人員特別守護了患尿毒症4年多的高危病人3個多小時。從入院時的命懸一線到轉危為安,救治團隊的拼搏與付出不辱共產黨員所肩負的光榮使命。

把病人當親人,在南華附一蔚然成風。這是南華附一加強基層黨建帶來的一股清流。

黨建創新助推醫院轉型發展

在南華附一,流傳著吳潔醫生婉言拒絕給病人開處方的故事。

今年元旦剛過,市民劉女士感覺身體不適,來到南華附一就診。吳潔教授細緻耐心地檢查問診後,確診病人只是因情緒不佳引起的身體不適,她親切地告訴劉女士:「你沒有什麼病,偶爾不適回去休息下放鬆心情,身體會自我調節,不需要吃藥。」

時下,一些醫院仍存在多開藥、開大處方的現象。而南華附一的醫生卻想病人所想,儘量為病人少開處方,甚至不開處方,這是該醫院轉型發展帶來的新變化。

南華附一目前把回報社會勇於擔當作為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的出發點。由過去追求多診治常見病、多發病為主,轉向以多診治疑難雜症、急危重症為主;由以經濟指標考核為主,轉向公益性指標考核為主;由以追求醫院效益最大化,轉向以履行社會責任為己任,向集醫、教、研於一體的現代化醫療服務機構發展。

「創新黨建工作,不是空對空,而要落實到醫院的每項工作中,落實到推動醫院轉型發展之中。」院黨委書記劉江華說。

一個黨員一面旗,科技興院勇當先。為適應分級診療改革,將醫院建成湘南地區疑難雜症醫療中心,南華附一重視抓亞學科發展,以黨員為骨幹,組成科研團隊積極開展高水平新技術、新項目,推動診治疑難危重病例能力持續提升。

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病情突發性強,術中、術後死亡率極高。面對這一醫學難題,心臟大血管外科病室主任馮耀光博士從不退縮,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全力去搶救每一個患者的生命。他率領的團隊攻堅克難,每年完成各類大血管手術100餘例,他從醫20多年來,將十分兇險的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死亡率從90%降到約10%,挽救了無數患者生命。

乳腺癌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祖旭宇博士與團隊成員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湖南省科技廳重點項目1項和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研究創新團隊通過努力攻關,獲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乳腺癌細胞增殖的新機制,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腫瘤學期刊《Oncogene》、《Breast Cancer Research 》和《FEBS J》等學術期刊發表,受到了國際同行的關注,被國際腫瘤學權威期刊《Nature cancer review》引用評論。一批科研成果得到轉化並應用於臨床實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這些新技術、新項目等科研成果的研究與應用,凝結了廣大黨員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院長曹仁賢深有感觸地說。

回報社會勇於擔當。醫院領導緊貼醫院轉型發展需要,教育黨員履職盡責,哪裡任務最繁重,哪裡風險最大,哪裡就會有共產黨員的身影。

2015年5月,病人劉先生從衡南縣醫院轉到南華附一治療,需施行全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該手術切除臟器多,難度大,風險高。當時,全球每年開展這樣的切除手術僅80餘例,在湘南地區屬首次。

「為病人生命護航,這是醫生的職責所在,手術難度大,風險高,也要大膽地試。」醫院肝膽胰科一病區主任、肝膽胰外科腹腔鏡技術帶頭人賀更生率領他的團隊承受風險壓力,經過數小時的苦戰,成功完成了這項手術。

一次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病理科主任趙強,2015年8月主動申請前往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人民醫院進行為期一年半的對口支援工作,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共診治完成近5000例病例。趙強還積極主動參加醫院下鄉義診活動。先後獲得2016年度鄯善縣優秀共產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援疆幹部人才稱號,並記功一次。

「心中只有學生」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主任、教學黨支部書記丁臘春率隊參加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技能競賽屢獲佳績,曾斬獲第六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特等獎、第八屆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技能競賽二等獎。冠軍團隊中有17人來自南華附一實習隊,都是由丁臘春團隊負責培訓。他經常陪著學生們訓練,放棄節假日休息加班加點。有人問他為何如此努力?他總淡淡地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和教育工作者,講求奉獻是使命,更是榮耀。」

南華附一創新黨建工作,在建設「健康中國」的偉大徵程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醫護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成為廣大患者心口相傳的「生命標杆」,在百姓心中鑄起呵護健康的豐碑!

相關焦點

  •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借力「十三五」 爭創創新型高水平大學...
    「十三五」以來,在南華大學黨委的領導下,附屬南華醫院積極踐行王漢青書記的「一基三實、一路三建」發展思路,圍繞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不斷強化內涵建設,圍繞社會服務和「十大民生」工程,積極開展公益服務,為順利推進「十三五」各項規劃實現良好開端。
  •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被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稱號
    紅網時刻衡陽11月39日訊(通訊員 何谷芬 唐慧敏 記者 譚倩)11月25至27日,2020年中國腦卒中大會暨腦卒中防治工作總結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會上,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被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稱號。據悉,該院2013年被國家腦防委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2016年被評為「示範基地醫院」,2017年評為「國家高級卒中中心」。2019年度被授予「腦心健康管理團隊二等獎」榮譽稱號。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020 年重要新聞匯總
    在這裡,向在工作崗位上辛勤勞作的大家,道一聲:您辛苦了!今年,醫院發生了哪些大事?01 抗疫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肩負著「戰武漢、守廣西、助邊境、援東協」的多重重任。在圓滿完成各項醫療救援任務的同時,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動態調整防控措施,築牢院內疫情防控,確保群眾安全就醫。
  •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走出隔離病區 到指定...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第一批醫護人員完成任務走出隔離病區,到指定酒店隔離觀察—— 「如身體正常,一定再赴隔離病區」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聶沛 通訊員 胡雅萍 「我幾乎一夜沒睡,翻來覆去想著的都是要怎麼查房
  •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榮獲「湖南省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會上,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榮獲「湖南省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該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楊宏發榮獲「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及「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檢驗科副主任技師吳媛、胸心外科護士趙靜榮獲「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 2020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方案(湖南)
    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教學[2019]6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20〕4號)、湖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新冠疫情形勢下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的通知》、《南華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與錄取工作方案》等有關文件以及教育部2020年碩士研究生複試工作視頻會議精神
  •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近百名白衣天使誓師抗擊疫情
    紅網時刻1月27日訊(記者 易徵洋 陳亞男 通訊員 李晶)「我志願加入『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抗擊新冠肺炎醫護救援隊』,立足本職,勇往直前,關愛生命,敬業奉獻,同心協力,戰勝困難,堅決打贏防治『新冠肺炎』攻堅戰。」
  •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5·12國際護士節寄語
    醫學發展的歷史證明:「護理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你們作為最具奉獻精神和最有愛心的優秀群體,理應獲得尊重和祝福;你們牢記「忠誠、敬業、嚴謹、創新」的院訓,秉承醫院愛心文化,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務實的工作作風、高品質的服務,為患者提供專業優質的護理;你們將嫻熟技能應用於臨床,以暖心笑容面對患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默默付出,用熾熱之心恪守著救死扶傷的信念,使我院的護理工作在專業素質、服務內涵、科研教學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 24小時改造完成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增設隔離病房
    2月5日下午17時,記者從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了解到,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該院增設的第二個隔離病房已進入改造收尾階段。
  • 專家學者齊聚南華醫院,參加這場學術年會 - 資訊快報 - 為民網
    掌上衡陽客戶端11月22日訊(文/通訊員傅念 圖/通訊員袁雲帆)11月20日至21日,由衡陽市醫學會消化內科專業委員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肝病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承辦的2020年衡陽市醫學會消化內科、消化內鏡
  • 智慧健康暖甘南: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啟動
    12月11日,智慧健康暖甘南——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啟動儀式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舉行,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攜手甘南州人民醫院共同啟動網際網路分院,這標誌著「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公益「實踐範本」正式落戶甘南。在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西安交大一附院網際網路醫院甘南分院將使甘南人民享受到「家門口」的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優質醫療服務。
  • 國內知名心血管病專家楊向東教授來南華附一醫院進行學術交流
    人民論壇網7月16日訊 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士工作站」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楊向東教授,蒞臨該院進行學術講座。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委員、黨務工作部主任祖旭宇教授主持,全院對科研感興趣的教職員工及研究生積極參加。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召開2019年度總結表彰大會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召開2019年度總結表彰大會 2020-01-23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技大附屬第一醫院專家到阜南縣第三人民醫院指導工作
    5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馬禮坤,心血管內科學博士後、副主任醫師張步春,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碩士、孔祥勇等一行5人到阜南縣第三人民醫院指導工作並洽談合作共建心內科事宜。
  • 山大危險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收編山東省立醫院12家附屬醫院
    2020年1月18日晚,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官方微信更新,在題為《加快醫教協同、科教融合進程 附屬醫院體系建設初具規模》的文章中,提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現有各類附屬醫院36家,包括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省立醫院)。
  •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
    我校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新冠研究成果本網訊(通訊員 張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湘南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轉化醫學研究所瞿小旺博士帶領團隊成員積極開展新冠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相關前沿工作攻關。
  • 湖州與浙大共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湖州醫院
    8月20日上午,湖州市政府和浙江大學籤約,共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湖州醫院。根據合作框架,湖州市中心醫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共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湖州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雙方將從醫院文化、醫院管理、學科建設等多方位融合,開展深層次學科群合作,包括共同引進從事臨床及基礎研究的高層次人才,共同制定學科建設規劃、學科發展方向,助力生命健康產業打造等。
  • 南華大學進軍省會長沙,打響第一炮,打破了湖大的美夢
    生活在湘南的人們對南華大學醫學院十分了解,給大家最為清楚的是南華大學附屬醫院,像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二醫院、第三醫院這些都是眾所周知,但是還有一所直屬型附屬醫院可能湘南人民不曾聽說,省會長沙的人民也沒聽說,更是打破了現在長沙幾所大學的面前格局,也丟掉了湖大的夢想。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開工奠基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23日下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橫琴新區中心醫院)暨橫琴至和國際生命科學中心開工奠基儀式在珠海橫琴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儀式。他稱:「參加奠基很有意義,希望醫療康養領域以很快的速度往前走。」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2019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1月16日至17日,按照省衛健委的統一部署,山東省醫院等級評審工作組一行七位專家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醫院等級覆審現場評審工作。在1月17日的反饋會上,專家組王景娃組長宣布: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的現場評價成績符合三級甲等專科醫院標準要求,順利通過三甲醫院等級覆審現場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