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洲海豹萌新
雷射炮、電磁炮、超高速魚雷、飛彈,這些武器湊在一起,不少網友第一反應就是《星球大戰》裡面的殲星艦,不過這種軍艦可能真的要出現在現實中,而且提出設計這種軍艦的國家也很適合「殲星艦」這樣的名稱,那就是韓國。
據韓國媒體報導,在近期結束的韓國2019年度軍事科學技術學會秋季研討會上,海軍專家和學者們就隱身、電磁炮、人工智慧等未來前沿武器裝備技術展開了探討。而其中為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韓國學術界對於所謂「智能戰艦」的定義。
從網絡上流傳出來的現場會議照片可以看出,韓國專家們以韓國海軍計劃中的下一代主力驅逐艦項目KDDX為藍本,打造出來了一款超強大的「宇宙戰艦」,這款戰艦基本上具備以下能力:先進的綜合桅杆、360度全景式信息化作戰指揮中心、基於AR/VR理念的互動設備、先進多波段雷達系統、電磁炮、雷射近防炮、艦載無人機、綜合電力推進系統,以及超空泡高速魚雷,以及數量龐大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等等。
這些設備看上去都很高大上,但也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韓國目前沒有掌握的技術,也就是說韓國將要繼續走這樣的老路,從國外進口一大堆先進設備,然後組裝成為一艘軍艦,並宣稱「韓國國產、亞洲第一」的軍艦。
從韓國專家們的設想來看,這些設備除了韓國不能自產、部分設備屬於超前技術之外,也符合目前世界海軍艦艇設計的主流思想,但是超空泡高速魚雷、電磁炮和雷射近防炮的組合,讓外界不免產生一種「殲星艦」的錯覺。
事實上,韓國對這樣一款超級萬能型戰艦的執念由來已久,從「世宗大王」號驅逐艦開始,韓國就已經體現出這樣的想法。作為韓國最先進的驅逐艦,「世宗大王」號驅逐艦裝備了兩種垂直發射系統,即:10組八聯裝美式MK-41垂直發射單元和48管由韓國自行開發的KVLS垂直發射系統,這種做法的原因在於進口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僅僅只是戰術性,其彈坑深度不足以容納大型飛彈,只能發射海麻雀這樣的中近程防空飛彈,因此韓國不得不在軍艦上加裝了自行設計的垂直發射系統,用於發射巡航飛彈或反艦飛彈:但也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比如作戰系統的兼容性問題等等。
而在一個多月前舉行的2019年度韓國海事防務展上,韓國現代重工造船廠就曾展出過一款所謂的「2030年次世代概念戰艦」HCX-19;這款概念性設計方案除了沒有超空泡高速魚雷之外,與韓國專家設計的「殲星艦」本質上幾乎一模一樣。
有專家稱,不得不佩服韓國人的膽量,這些技術中有相當一部分還處於試驗階段,但是韓國就希望將其進行整合,並運用到下一代戰艦上,這完全是在挑戰「百年海軍」的定律,不過對於韓國這樣的國家,一般常理也確實難以理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