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所有的人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耳熟能詳,但是究竟相對論闡述了什麼樣的理論,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搞不清楚。據說在相對論剛被發現的時候,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人能夠理解,現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可以理解相對論。但是絕大部分的人對相對論的理論還是一頭霧水。今天我們就用通俗的方式帶大家來理解一下相對論的內容。
首先,相對論分為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兩種,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常識性的觀念,並且提出了四維空間、時空彎曲等完全全新的概念,給物理學帶來的革命性的變化,並且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相對論本身論調的內容比較晦澀,這裡就不一一論述了,直接來說明它的核心內容。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物體在運行到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會發生很多違背現在物理學現象的情況,這個時候物體的時間,空間,質量和能量等都會變成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而這種現象在一個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的時候就越明顯。
打一個形象點的比方:比如我們在一列列車上,或者在一艘宇宙飛船上,當我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的時候,一秒鐘可以相當於正常情況下的幾秒鐘。當我們在這個地方停留十年之後重新回到人間,會發現比別人年輕幾十歲,因為人間同樣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好幾十年。還有在速度越快的情況下,我們的體重會變大,也就是說我們的重量也是相對的。
我們通過一組對比來進一步的說明,當一個物體的速度無限接近於光速的時候,它就會被無限的拉伸,並且時間會變得無限趨近於零,甚至我們可以認為時間在這個時候會靜止。另外有一個例子就是在我們知道在地球的周圍有很多的同步衛星和地球同步自轉的,這些衛星雖然速度還遠沒有達到光速,但是相對地球上的物體的速度,已經是非常的快了。
在這裡,時空發生了微小的偏移,衛星上的時間要進行微調,才能和地面完全匹配的,這從事實上證明了相對論的存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官員曾經的開過一個玩笑,說假如一個人一生都在一個航天飛船上生活,那麼他可以比別人多活幾秒鐘。當然這是因為航天飛船的速度還遠沒有那麼大,當這個速度越來越大,趨近於光速的時候,這個幾秒鐘就會被無限的放大。
其實現在已經被證明的事實是人類沒有辦法超過光速,無論採取什麼方式,只可能無限的接近於光速。當我們的速度無限接近於光速的時候,就可以認為時間靜止,我們可以去到未來,這也就是現在科學界普遍的一個認知,就是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回到過去,但是可以去向未來。
在這篇文章裡,我嘗試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闡述什麼是相對論,以及在接近光速的情況下,事物的重量、時間、空間等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能夠聽懂呢?或者有哪位朋友可以更加通俗的用一兩句話來解釋一下什麼是相對論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