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張神秘的測試圖刷屏了?真相其實是這樣,你絕對想不到……

2021-02-20 21世紀英文報

相信前陣子很多小夥伴都被這樣一張神秘的「壓力測試圖」刷屏了…… 

 

這張圖最初由外國網友在Tumblr上分享,並表示這是由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創作的。你看到圖動得越快,就說明你的壓力越大,但如果你看到的圖並沒有動,或者只是動了一點點,那說明你很健康,睡得也很好,如果圖片是緩慢移動的,你可能有點緊張或疲勞。

On Tumblr someone wrote a caption they shared alongside the image, stating that it was created by a Japanese neurology professor named Yamamoto Hashima, and that the faster the image appears to move, the more stressed you are. 『If it’s not moving, or just moving a little, you are healthy and have slept well,』 says the caption. 『If it’s moving slowly, you are a bit stressed or tired.

一時間,看到球不停轉的小夥伴整個人都不好了。

「在我看這圖動得很厲害,我覺得這分明是個視頻」

「壓力過大而且有精神問題了,聽起來很對」

 

還有的小夥伴乾脆為自己找到了翹班的理由……

「大家覺得我今天是不是該給我老闆看看這個,證明我確實精疲力竭了」

 

「這個一直在動啊,我能不能休一個月」

然而,世紀君要說的是,儘管有人覺得它在動,也有人說並沒有動,但無論如何,這確實是一張jpg格式的靜態圖,並沒有測試壓力和精神問題的功能,只是一張視覺錯覺圖。

也已經有外媒站出來闢謠了↓

美國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 這個藝術家的圖片被用作壓力測試。但是他本人說這是假的。 

 

或許有些小夥伴們真的感到壓力山大,但是據報導,這張圖動與不動確實和壓力並無關係。而事實上,這位日本神經學教授並不存在,這張圖的作者是名叫Yurii Perepadia的烏克蘭畫師。

The optical illusion doesn’t reveal anything about your stress levels at all. It is not the creation of a Japanese neurology professor called Yamamoto Hashima. In fact, there is no neurology professor named Yamamoto Hashima. The illusion is actually the work of Yurii Perepadia, a graphic designer and illustrator from Ukraine.

而畫師本人也聲明了,這張圖是他在2016年9月所作,當時運用了感知錯覺效果,人們會感覺圖片的細節在動。而這與日本精神治療醫生並沒有關係,這個人也並不存在。

 

而這位畫師也曾畫過不少類似的圖片。他曾表示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看到這些圖在動與看圖人的精神狀態、疲勞或壓力有關。但是他認為這主要取決於神經末梢視覺。

「People say that not everyone can see the movement in these pictures. According to some psychologists, this depends on the mental state of the viewer, on the level of his tiredness or stress. I am more inclined to believe that the movement in these pictures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 peripheral vision.」

最早分享這圖片的外國網友Alice Proverbio,在發布這張圖片時提到了一句「 V5 is firing due to V4 saturation !」(因為V4飽和,V5開始大放光彩 ! )。有網友詢問什麼是V4和V5,她解釋說,V5是用於運動處理的皮質區域,而V4則用於顏色和形狀(如五邊形)的處理,V4神經元飽和,這種腦部活躍導致V5以為偵測到了信號,就產生了動態認知,因此圖形有動起來的錯覺。這個回復,也證實了視覺錯覺的這個說法。

類似的視覺錯覺圖片還有這些,大家覺得它們在動嗎?

      

話說,視覺錯覺確實很難發現,這其中有科學道理,與眼腦協作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有關。

Optical illusions are hard to figure out — they involve a lot of science and a solid understanding how the eyes and brain work together to perceive the world around us.

下面就為大家舉幾個例子:

由於視錯動覺,圖中的這些點看起來在動。但如果只盯住其中的一小部分,就會看出點並沒有動。

視錯動覺能讓靜態圖看起來在動。這裡,圖中的點看起來遊移不定,但是它其實是正常的,沒有移動的圖形。美國巴洛神經外科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解釋稱,是由於細微的眼球運動和眨眼才讓這些點看上去在動。

Illusory motion is the appearance of movement in a static image. Here, the dots appear to wobble, but it's just a normal, non-moving pattern.

A study led by researchers from the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explained that tiny eye movements and blinking cause the dots to look like they're moving.

另一個視錯動覺的例子就是「旋轉蛇」了。

「旋轉蛇」由日本視覺錯覺藝術家於2003年創作。這一視錯動覺特定類型被稱為周邊漂移——你盯住的一部分看上去並沒有動,而目光間接所及的「蛇」在旋轉。

"Rotating Snakes" was invented by Akiyoshi Kitaoka in 2003. This specific type of illusory motion is called peripheral drift— while the one part that you focus on doesn't appear to move, all of the "snakes" in your peripheral vision appear to spin.

「咖啡牆錯覺」因為最早是在咖啡廳外面所見而得名。

上世界70年代理察.格雷戈裡在咖啡廳首次發現。圖中灰線看上去是斜的,但是如果你擋住黑白磚,就能看出其實灰線是筆直的。

這一錯覺效果是由於大腦中神經元的影響造成的。由於瓷磚的擺放位置,視網膜會將不同部分變暗或變亮。這中黑白磚的明暗對比,使神經元將這些變化理解為小的坡度,從而讓人感覺灰線是斜的。

Richard Gregory discovered this illusion at a cafe in the 1970s. The gray lines appear to be slanted, but if you cover up the black and white tiles, you'll see that the lines are actually straight.

The effect works because of the way neurons interact in the brain. Your retinas dim and bright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gray lines because of the way the tiles are positioned. When there's a brightness contrast between two tiles (like a black tile on top of a white tile), your neurons interpret these changes as small wedges — making the lines appear slanted.

網格線中間的點確實並不存在。

這一錯覺可以追溯到19世紀70年代,由Ludimar Hermann發現。圖中點的效果是由於神經元之間的側抑制造成的——也就是活躍的神經元有降低相鄰神經元活動的能力。當有很多光進入視網膜神經元時(就像白色的部分),神經元無法處理所有的這些,就會出現黑色的點。

This illusion dates back to the 1870s, when it was discovered by Ludimar Hermann.

The dots are the result of a neural process called lateral inhibition — the capacity of an excited neuron to reduce the activity of its neighbors. When a lot of light is let in to a retinal neuron (like the white bands), the neurons can't process all of it, so black dots appear.

這幅畫名為「我的妻子與嶽母」。但是你能同時看到她們兩個嗎?

溫馨提示:妻子的「頸鏈」正是嶽母的嘴

藝術家的妻子和嶽母都在這張畫中,但是我們的眼睛一次只能看到她們其中一個。這個錯覺被稱為「波林圖」,由愛德溫•波林得名,他曾在1930年寫過關於這張圖的論文。

While both the artist's wife and mother-in-law are visible in this drawing, our eyes can only perceive one at a time.

This illusion, known as the Boring Figure, gets its name from Edwin Boring, who wrote a paper about the drawing in 1930.

看了這麼多「迷人眼」的小圖圖,還請覺得壓力山大的小夥伴們平時注意勞逸結合,放鬆身心,而看到圖在動感覺自己整個人不好的童鞋們,也可以安心啦~

綜合來源: Buzzfeed,Boredpanda,thisisinsider,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最近火熱的左右腦測試,你玩了嗎?真相竟然是……
    刷爆朋友圈的左右腦測試準嗎?來看看專業人士怎麼說,最後網友的神回復亮了…這兩天,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個測試刷屏了:這款名為「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測試代碼被程式設計師「扒出」真相程序猿研究了一下這款左右腦測試的後臺代碼,發現測出的結果根本就是隨機的,與你是誰叫啥八字什麼的沒有一絲一毫關係。沒錯,不管你怎麼答題,結果是隨機的。
  • 真相原來是這樣!再有人發左右腦測試圖,你就甩給他這條微信
    這幾天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個測試刷屏了▼▼▼「你能看到圖中的字母嗎?」「圖中的廚房用品是什麼顏色?」「圖中哪個蒙娜麗莎是看向你的?」等。有人注意到,在最初引發熱傳的圖片上附有二維碼,但在引發熱傳不久後,掃描二維碼後便提示,網頁包含不安全內容,被多人投訴,為維護綠色上網環境,已停止訪問。而在二維碼掃描頁面被禁止訪問後,仍有小程序測試可以使用。
  • 如果你看見這張圖在動,說明你……
    最近,很多人的手機被這張圖片給刷屏了。那麼這是真的嗎?
  • 5種傳說中的「貢品」食物,其實就在你身邊,圖五你絕對想不到!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基本上每一個地方都出現過一些貢品,5種傳說中的「貢品」食物,其實就在你身邊,圖五你絕對想不到!   八月炸   這一種供品相信很讓人意想不到
  • 「真相」一張圖測試心理壓力靠譜嗎?真相來了
    最近,很多人的手機被這張圖片給刷屏了。那麼這是真的嗎?央視財經《職場健康課》請來各科醫生為我們解讀這張靜物圖的秘密。什麼是周邊漂移錯覺?所以說,看靜物畫圖像會動的真相是眼睛的錯覺,和壓力無關。周邊漂移錯覺是一種能夠用邊緣視覺觀察的異常運動錯覺。心理學家Faubert和Herber在1999年首次提出周邊漂移錯覺的概念。而早在1979年,Fraser和Wilcox就報導了這種現象。因此,這種錯覺也被稱為Fraser-Wilcox 錯覺。
  • 這六張創意海報刷屏朋友圈
    而與此同時,6張由河南歷史名人「領銜」的創意海報,也正在朋友圈刷屏。這些海報全部來自河南日報新媒體部創意策劃的互動遊戲H5《測才氣,你最像哪位河南歷史名人?》。作為此次大會的「暖場」產品,這款H5成了近兩天網友們的熱門話題。    「快看快看,我的才氣居然堪比韓愈!」
  • 華為這張圖被刷屏:那些殺不死你的,只會讓你更強大
    5月16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一條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的文章,並配上了一張圖。文章只有兩句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配圖則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戰鬥機,雖然看似隨時都堅持不住,但是始終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
  • 闢謠丨刷屏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你信了嗎?
    心中暗喜,原來我和老闆一樣睿智呀,這樣的話登上人生巔峰豈不是指日可待?可隨後,就有人就在朋友圈說這其實是套路,年齡數字其實是隨機生成的,小編的心中立馬有萬頭那個啥奔過,這個程式設計師該是多麼的無聊!真相:左右腦分工,其實不存在引用從事多年腦研究的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的話,關於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道理。人體大腦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從事比較複雜一點、高級一點的心理活動時,都是左右腦協同操作。而對於有部分網友認為,左腦主要掌管抽象思維,右腦主要掌管形象思維,沈政也否認了這種說法。
  • 「科普寧夏」一張圖測試心理壓力靠譜嗎?專家的回答真相了~
    最近很多人被這張圖片給刷屏了你測試的結果是什麼據說這幅靜物畫是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創作的,他說:「如果它不動,或者只是稍微動一下,你是健康的,睡得很好;如果它移動得很慢,你就會有一點壓力或疲憊;如果它不停地移動,你會感到壓力過,可能會出現精神問題 。」
  • 想考駕照的看過來,這4張色盲測試圖,能認出最後一張的算你厲害
    科一科四的話是理論知識,科二科三的難度就讓人無法承受了,今天呢就來聊一聊測試圖,讓你們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考駕照。第1張的話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圓點組成的背景色是冷色,主體色卻是暖色,這也是車管所中最常用的4張色盲測試圖,如果能夠認出第4張的話,基本上就要告別駕照了。
  • 6張標準色盲測試圖:一般人只能看懂3張,超過5張你是色盲絕緣體
    6張標準色盲測試圖:色弱只能看懂3張,超過5張你是色盲絕緣體,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可以說真的是越來越好了,相信大家應該都是這麼認為的吧,尤其是現在我們大家有了錢之後,都是會買一輛屬於自己的愛車,不過我們在買車的時候是必須要有駕照才能夠上路的,如果沒有駕照的話,那也是不可以的,當然我們在考駕照前提要通過色盲測試圖才可以的
  • 你絕對想不到 「小米」是由「狗尾巴草」 培育而來的...
    @萌寵舍長  你絕對想不到  「小米」是由「狗尾巴草」  培育而來的  教你變一個神奇的魔術  把水和玉米澱粉按1:2調和  你就可以得到一種「歐不裂液體」  這種液體可以根據外力改變自身稠度  你輕輕摸它時,會感覺它像牛奶一樣柔軟  而快速撞擊它時,就像撞在一塊冷凍的肉上  無法劃分液體和固體
  • 這張神秘美女圖,看一眼,竟能測你大腦真實年齡?不可思議
    年紀是無法逆轉的  有的人很年輕  但腦力、體力卻越來越差  有的人已經上年紀  但是卻依然頭腦靈活、行動敏捷  最近一張神秘美女圖瘋狂地在朋友圈轉發,據說可以測出你的老齡化程度,讓我們一起來看下!
  • 再有人發左右腦測試圖,就把這個甩給他!最後真相了!
    這兩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這個「左右腦」測試刷屏了?↓↓↓測試中,只要通過掃描測試結果圖中的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圖片的下方還配有相關的文字解釋。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後,便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
  • 你被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騙了
    澎湃新聞綜合你的朋友圈最近被這個測試刷屏了嗎?
  • 飛行員選拔視力測試,能認出這三張測試圖嗎
    導讀:飛行員選拔視力測試,能認出這三張測試圖嗎文|簡怡君說大炮各位看官大家好,歡迎簡怡君說大炮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飛行員選拔視力測試,能認出這三張測試圖嗎!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眾所周知,戰鬥機飛行員的選擇檢查非常嚴格,需要進行多層檢查。
  • 5張車管所經典色盲測試圖:看不出第3張圖中的動物,或許是色盲!
    不知道大家對色盲檢測圖有沒有了解呢?如果你是一名開車的司機,想必對於色盲檢測圖並不陌生,因為在報名參加駕考的時候就有一項這樣的檢測,如果成績沒有通過將失去了駕考的資格。其實色盲檢測圖主要就是來測試紅綠色盲,紅綠色盲的人沒有辦法分辨信號燈的紅燈以及綠燈,所以他們沒有開車的資格。
  • 刷爆你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答案竟然是這樣來的…
    相信你會深深地愛上這裡  這兩天  相信大家的朋友圈  都被這個測試刷屏了  ▼▼▼
  • 眼力測試:6張考眼力的錯覺圖,其實這都是幻覺,卻越看越有味!
    眼力測試:6張考眼力的錯覺圖,其實這都是幻覺,卻越看越有味!眼第一眼看,還以為這是一個在宇宙中閃爍的小黑洞,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實際上只是沙發上的墨水。你需要專注於這張圖片的「 +」號10秒鐘,看看是否會有任何變化!球的顏色如何變化?這是測試一個人眼神有沒有魅力的圖。如果沒有變化,那一定是因為你沒有集中精力!在圖片中,我們看到一個女孩似乎只有一個頭和一對腳,中間是透明的。相信每個人都理解這些疑慮。
  • 一眼看透你的心,7張心理測試圖
    測試結果:據說這幅靜物畫是日本神經學教授山本先生創作的,他說:第一眼看到它不動,或者只是稍微動一下,你是健康的,睡得很好;第一眼看到它移動得很慢,你就會有一點壓力或疲憊第一眼看到人臉:你的第二性別是男性,理性思維強,做事嚴謹。哈哈,這與你的真實性別一致嗎?如果相反,表示你體內的異性荷爾蒙偏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