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oogle衛星地圖上搜索,總是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前陣子就有谷歌地圖的愛好者在日本東部的太平洋底發現了一個龐大的尖角塔狀物,直徑超過20千米,但非常詭異的是在它的東北方向留下了一條650千米長的痕跡,似乎它一直從太平洋底向日本最大的本州島跋涉並登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龐大的結構距離最近的巖手縣宮古市只有530千米,不過假如根據這個痕跡繼續延伸的話,它大約會從東京東南大約100千米外的洋面上通過!
這個結構的位置與坐標,各位可以自行查找,非常容易找到
從GOOGLE地圖上查閱,看起來就像是一座海底的山脈,但特別奇怪的不是這座看起來有點像金字塔但更像是一座尖頂的山脈,而是它身後留下的超長痕跡,似乎它一直都在向日本大陸移動!而這個痕跡則長達650千米以上!
這種結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有朋友認為這個龐大的結構就是遠古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飛行器,它一直在海底移動,只是後來被放棄了,因此在它身後留下了那條長長的痕跡!因為它在深深的太平洋底部,因此一直沒有人類去發現,但上世紀六十年代後衛星上天,隨後衛星技術迅猛發展,這太平洋底部的痕跡終於遮不住了,被GOOGLE的衛星拍了個底朝天!
GOOGLE衛星
相信大家肯定會認為,GOOGLE地圖不就是衛星在太空中拍攝的嗎?確實沒有錯,但如果是在陸地上的話,這描述大都是正確的,不過在大洋底部就錯了,因為極端清澈的海水最深也只能看到70米左右,當然大結構行程的痕跡會在海水深淺顏色上表現出來,因此能看得會更深一些!海水中視程通常為大氣中視程的千分之一,這是因為光在海水中的衰減和散射比在大氣中強烈得多,因此大洋底部不是衛星看到的,而是海洋調查船用聲吶一寸寸拖出來的!
因此這些線條其實沒啥意義,它不代表地理特徵,只是將測量海底地形時的選擇性測繪而已,因此我們在GOOGLE地圖上看到的那些橫七豎八的線條,跟海底真正的地形可能一點關係都沒有,它只是解析度更高的海底地形!因為太平洋實在是太大了,洋底地形只能調查感興趣的那部分,當然各國海軍的資料庫中有更清晰、更詳細的洋底地圖,但我們是看不到的!
調查船的軌跡
最近在網上還真有幾個被炒得火熱的太平洋底秘密,比如四月底一位名叫Mac·McIver的業餘海底考古學家發現的一個跨度達到了150千米的海底「機場」結構,每個疑似飛機跑道的結構寬度達到了8千米,看這個規模,甚至達到了恆星際飛船直接從地球上起飛的規模!
Mac·McIver發現的洋底結構
如果將這些橫七豎八的線條增強的話,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龐大的國際機場,在各個方向都有可以降落和起飛的跑道,而且各個交叉,結構比較複雜!
洛杉磯國際機場參考圖
看上去十分神奇是吧,這太平洋底隱藏的秘密遠不至此,還有一位知乎網友還在塞班島發現了更神奇的東西,一堆龐大的水下履帶壓過的痕跡,為什麼說它龐大呢?因為履帶的寬度達到了5千米,那麼為什麼說是履帶呢?因為還有履帶90度轉彎和180度轉彎的清晰轉換過程!
海底履帶印的地理位置
90度轉彎的痕跡
其實這些位置的成因和也和上述的原因類似,調查船只能對感興趣的區域篩網以便查一查,而且為保證效率和覆蓋率,它會根據聲吶的掃描寬度來回掃,如果要轉彎,那麼也會像履帶車轉彎一樣,保證覆蓋率,有個過渡的過程,所以給大家的錯覺就是,海底履帶車轍!
亞特蘭蒂斯的傳說
除了海底機場和履帶車轍外,最能讓大家提起興趣來的無疑是一直在傳聞中的亞特蘭蒂斯、姆大陸以及雷姆利亞文明,這三個傳說分別位於大西洋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底,傳聞熱度和關注度從來都沒有降低過!
在這幾個文明的傳聞中,亞特蘭蒂斯的證據是最充分的,因為有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為其背書,因此很多研究柏拉圖的學者都認為其記載的亞特蘭蒂斯可信度很高,因此有好事者甚至將描述製作成了詳細的地圖!
亞特蘭蒂斯
關於雷姆利亞文明則時「火星男孩」中的傳聞,他稱前世是火星人,駕駛水滴形的飛船來往於地球和火星之間,和地球上身高7-8米的雷姆利亞人做生意!據「火星男孩」稱雷姆利亞文明最後毀於一場超級海嘯,整個文明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而火星最終也毀於一場核戰!
不過整個故事可以勉強應付下小朋友,對於有著義務教育經歷的大朋友來說,顯然都站不住腳,哪有什麼海嘯可以將一個大陸沉沒的,海嘯過後死傷無數,斷壁殘垣是正常的,而且發展到了星級文明的雷姆利亞人居然沒有飛船和衛星,實在匪夷所思,而火星人被核彈毀滅成痕跡不留?不知道是啥核彈,猶如時間倒轉!
姆大陸的概念是十九世紀英國人奧古斯都·勒普隆提出的,它的面積非常廣闊,東起現今夏威夷群島,西至馬裡亞納群島,南邊是斐濟、大溪地群島和復活節島,全大陸東西長8000公裡,南北寬5000公裡,相當於南北美洲面積的總和,總面積約為3500萬平方公裡!
但對於那麼大一片大陸,它既不會沉沒,也不會消失,就像岡瓦納古陸一樣,我們仍然可以將其拼湊出來,但對於姆大陸則無能為力,所以這種海嘯或者一夜之間的說法,只能騙騙不明真相的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