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明永安,有這麼一個地方
湖面澄澈清亮
碧水接林,翠林接天
被譽為「東方日內瓦湖」
《龍湖美如畫》 何燕
她就是位於九龍溪中遊的
永安龍頭國家溼地公園
福建新聞廣播 福建省河長制辦公室
聯合推出百集系列報導《幸福河水聲》
帶您探秘九龍溪的瑰麗與詩意
01
好一個人間仙境
《瑤池泛舟》 張愛娟
九龍溪位於閩江正源沙溪的上遊,溪水向東,經寧化、清流等地於永安折向東北,流入安砂鎮的茫茫林海。少有人知,福建唯一的內陸庫塘型溼地公園——永安龍頭國家溼地公園便藏於此地。
《漁歌》 章正輝
平流緩進,群山環抱下的溼地公園,偶有漁船三兩划過,水鳥展翅嬉戲,宛如一幅靈動的山水畫卷。
歷史上的九龍溪並不是這般面貌,清流至永安安砂十幾公裡的河段被稱為「九龍十八灘」,河谷狹窄,險灘密布,水路之艱險曾讓閩江行船人聞之膽寒。
儘管航道險惡,卻未能阻擋九龍溪水運的繁忙。元朝末年,官府派人「鑿石去障,以運汀糧,舟始得通」,使之成為官賈往來的水上要道。
依溪而築的霞鶴村因此衍生出了「艄公」這一古老的職業。民國至解放初期,霞鶴村仍有20多艘船隻往返於九龍溪上下遊,載客運貨。
02
全域治水,岸綠水清
1973年,九龍溪下遊安砂水電站建成之後,險灘變平湖。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與霞鶴村息息相關的九龍溪,在經歷了工業汙染後,成為了當地治水的當務之急。
2017年3月,隨著河長制工作的全面啟動,參與九龍溪治理的各部門形成共識,通力協作,針對九龍溪治理中發現的不同汙染源,建立問題清單,制定不同治理措施,跟蹤落實,督促問題解決。九龍溪綜合整治工程隨之全面鋪開……
03
因水而美,因水而興
《霞鶴全貌》 周興永
每到周末,九龍溪畔的霞鶴村都會迎來大批遊客、攝影愛好者。發展生態旅遊、建設公園鄉村,霞鶴村首先解決的是河水汙染問題。
動員群眾轉移家禽養殖、清退上遊汙染工廠、生豬養殖場……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治理,讓霞鶴村所在的九龍溪河段水體變清,水生動植物豐富。
如今,霞鶴村已被列入全省宜居環境建設行動100個美麗鄉村試點村之一。來到這裡,可以參觀抗戰進步文化出版社集中地,感受紅色精神傳承的力量;可以體驗舂餈粑,品嘗特色小吃,亦或採摘綠色蔬果,沿河步道騎行,體驗鄉野樂趣,愉悅身心。
暑雲散去,秋風起
正是出遊好時節
到九龍溪畔,感受
「一世閒雲平淡好」的愜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