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預定了參加一個鑽山洞的tour,一早就被鬧鐘鬧起來了。迷迷糊糊吃完早餐,大堂裡全是等待各種tour來接的客人。我們這次冰島之行的tour,基本都是和Extreme Iceland訂的,有些活動是他們自己直接組織,有些是他們負責幫你安排當地的團,很方便。我們的嚮導兼司機接上我們後,說今天是個private tour,因為沒有別的客人。看來這個鑽洞的項目有點小冷門,我之前也是從一個香港人的遊記上看到的,覺得有點意思就作為熱身項目訂了。我們去的是雷克雅未克附近山上的一個在火山噴發中巖漿流過而形成的洞,也稱lava tube。而這個洞的名字叫Leiarendi Cave,意思是盡頭(End of the journey)。
順著繩子下到洞口,小小的洞穴只能容一個人爬進去,再往深處看,因為曲折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之前就知道這個洞有些地方很窄很矮,需要彎腰甚至爬兩步,沒想到一上來就要匍匐進洞。感覺今年冰島的冬天延長了,三月份還是冰天雪地,處處被厚厚的積雪覆蓋。
入口處有點坡度,又都是積雪,一路連爬帶滑地總算出溜到了洞裡。下面立刻寬敞了許多,可以站直身子正常走動了。紅色的巖漿巖上垂下許多巨大的冰凌,腳下是石塊與冰雪混雜,有的地方相當滑。我們跟著嚮導小心地前行,漸漸遠離了洞口的光源,完全靠手電照明。
途中經過一些狹窄逼仄的地方,只有伏低身體,巖石上多數還都結了一層冰,即使套著防滑套也沒有用,就只能爬,甚至坐在地上蹭過去。
會不會有人對這樣的空間有點恐懼呢?想像一下幾千年前熾熱的巖漿從這裡衝流而過,甚是神奇。
洞穴深處,可以看到一副已經石化了的羊的遺骸。據說有一頭羊不知為何跑進了洞裡,並最終在此斃命,洞穴的名字「盡頭」也由此而來。
另一個group。我覺得他們嚮導的樣貌很能代表一部分冰島人。是維京人後代麼?
許多年前,羊為什麼會跑進洞中,又是如何死在了這裡呢?
如果是夏天的時候,這個洞可以一直穿過去,抵達另外一邊的洞口。但是冬天這條路是不通的,所以我們就原路返回,又拐到一個分叉上去看了看。分叉路上的低矮之處甚多,我們常要爬行,嚮導這時便拿出他的相機,說是要拍點照片放到網上做宣傳,然後就開始一路拍我們的狼狽相,真是豈有此理!我們簡直要懷疑這廝是為了照片出彩,故意帶我們走這麼艱難的路。
繼續各種爬。
我覺得這個姿勢很有蜘蛛俠的神韻。
洞頂布滿了這種凝固的正在滴落的巖漿。
在此嚮導讓我們關掉手電,體會了一把絕對黑暗。在沒有任何光源的洞穴中,人就像失明了一樣,眨巴眨巴眼睛,眼前沒有絲毫變化。無法想像如果一個人困在了這裡,該有多麼絕望。
爬。爬。爬。
在洞裡大概走了兩個小時,又回到來時的那個洞口,順著雪堆爬出去了。下來的時候就有點滑,上去的時候就只能整個人趴在地上,一點一點往上爬,其間頭撞在巖石上數次,幸好有安全帽。
再次見到頭頂天空,已是中午時分,這一天陽光甚好,以冰島的標準應算是風和日麗。因為下午還要參加出海觀鯨的tour,嚮導需要在1點前把我們送到碼頭,我們便沒有在此多做流連。
路上嚮導還特意帶我們經過一個晾魚乾的場子。正午的陽光下,一片鹹腥,聞之開胃。
Blue Lagoon在離機場很近的一條支路上,從雷克雅未克市區開過去也要差不多30-40分鐘。一路看路標找倒也不難。才拐上支路沒多久,就看見遠遠的霧氣繚繞。
大家常去的Blue Lagoon,是個溫泉spa,但在進門前左手邊有一條小路,可以走去毗鄰的一個冷水湖,水也是藍的可愛。我們到的時候,已是下午4點多,就沒有在這裡多逛。
藍湖在冬天的時候每天只開到8點,票價分幾個檔次,以歐元計算。最普通的是35歐,只管泡湯,其次是comfort package50歐,提供浴巾,一杯飲料,一份面膜,和幾個護膚品的試用裝及打折卡,65歐的package還提供浴袍和拖鞋,還有一個最貴的package165歐。
因為水中溫暖,很快你就可以把上半身從水中露出來也不覺得冷了。只是兩隻耳朵被風吹的還是很凍,每隔一會兒就需要浸到水裡去暖和一下。我們在吧檯要了飲料,扒在棧橋邊一邊喝一邊讓熱騰騰的暖流燙著自己。內涼外熱,感覺很爽。
靠近餐廳的這一側,湖水很淺,可以坐在水底的巖石上。伸手還能摸到淤泥,摸出來看,是灰白色的。以前看遊記,現在親眼目睹,有人把這泥往身上抹。也不知這火山溫泉泥是否真能護膚美容,但我覺得它踩上去軟軟粘粘的,聞起來還有點臭臭的,實在是有點噁心。
在藍湖泡到快7點,還覺得意猶未盡,但因為要回酒店去參加8點半的極光團,便戀戀不捨地出來了。
因為聽前人經驗說,夜晚在外面拍攝極光時非常冷,最好能穿多厚穿多厚,所以我們回酒店連晚飯都沒來得及吃,就趕緊換了滑雪棉褲、長羽絨服、厚棉靴,我就不說靴子裡面套了多少層襪子了。我還有個計劃,就是在大羽絨服裡面再套一件輕薄一點的羽絨服,不過最終也只是帶了那件小的備用。兩臺相機、一個三腳架、六塊電池,帶耳朵的毛帽子,手套,圍巾,嗯,差不多了。在酒店吧檯要了個牛排三明治帶上車,我們一邊吃一邊等待出發。一輛大旅遊車都坐滿了人,領隊是個三十多歲的女子,也帶著相機三腳架來的,自己就顯得格外興奮。以至於我們乘客都很詫異,你們冰島人不是應該都很習以為常了麼?難道今天有什麼特別?今晚的極光根據冰島當地預報是5級,強度是high,相當於一個低級別的極光風暴。當大巴離開酒店停車場時,從雷克雅未克市區已經能用肉眼看到極光了。我們從車窗向外望,能望見天際有一道形狀迥異於浮雲的光,但是看不出什麼顏色,如果一定要說綠,也是極淡極淡的一抹慘綠。領隊給大家介紹說,平時在冰島看到的極光,經常也就是很淡的一抹光暈,有時你甚至只覺得是一片雲,但是今晚的極光會比較強,一會兒大家下車拍照,會發現用相機照出來的效果一定比肉眼看到的好。
極光再次漸漸暗淡,大約半個小時後變得十分微弱。領隊似乎已拍到了令她滿意的照片,一行人也都志得意滿的樣子,大巴便把我們拉回了各自的酒店,抵達時大約是午夜時分。事後我常常想,那一晚的極光,後來有沒有再次爆發呢?也許在午夜前後曾經出現了更明亮更絢爛的風暴?如果我們當時回酒店後,立刻自己再駕車出來,是不是會拍到更好的極光的照片呢?但是時光是不可能重來的。在冰島的第一天就看到了極光,可謂非常幸運,或許也因為來的太容易,讓我們忘記了珍惜。那晚躺在床上,我們都十分興奮,笑言第一天來冰島活動也太充實了點,鑽了熔巖洞,泡了藍湖,看了極光,嗯,是有點兒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