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浴霸、穿毛衣、睡加熱石……怕冷動物過冬有「神器」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曬浴霸、穿毛衣、睡加熱石

  怕冷動物過冬有「神器」

  受強冷空氣影響,北京地區出現寒潮天氣,人們紛紛添衣,防寒保暖。面對降溫,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如何禦寒?昨日,記者在北京動物園看到,在浴霸溫暖的燈光下,剛吃過早飯的大食蟻獸懶洋洋地趴在窩裡,舒服得直搖尾巴。動物園大批怕冷的動物在毛衣、加熱石等「保暖神器」的加持下,正在舒適地度過「暖冬」。

昨日,北京動物園兩棲動物爬行館,飼養員為輻紋陸龜穿毛衣保暖。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神器1 毛衣

  幼年陸龜穿上定製毛衣

  「你瞧,陸龜怎麼變成『恐龍』了!」看到工作人員給巴掌大的輻紋陸龜穿上毛衣,兩位遊客捂嘴直樂。陸龜穿上了毛馬甲,照樣被遊客認了出來。

  記者看到,這件黃色的小毛衣十分精緻,外形是劍龍的模樣,不僅有背部骨板,還有條長尾巴,小陸龜穿上後更萌了。怎麼想到給動物穿毛衣?原來,北京動物園工作人員和國際動物園的外國同行交流時了解到,英國有一家動物園,天冷的時候會給陸龜定製手工毛衣。

  「我們覺得這是個行之有效的保暖方式。」工作人員解釋,龜的肺部緊貼背甲,如果環境溫度不夠,它們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一旦得了肺炎,就很容易導致死亡。考慮到幼年龜抵禦寒冷的能力差一些,從去年開始,他們專門給小陸龜定製了毛線版的嬰兒保暖套裝。

象龜獸舍室內溫度保持在27℃左右。

  神器2 浴霸、暖風

  象龜曬「日光浴」吹「海風」

  浴霸橙黃色的燈光灑下來,在地面形成一個大光圈,象龜就窩在這團溫暖裡,一動不動。飼養員拿新鮮的香蕉來餵它,它都慢悠悠的,懶得挪窩兒。

  除了剛過10月就開啟的暖氣,浴霸可謂是動物園裡最常見的「保暖神器」了,每年環境溫度低於24℃,浴霸就會開啟。

  浴霸的燈組分為兩種,一種是發射黃光的浴霸燈,用於提供熱量,24小時開啟;另一種是發白光的全光譜燈,能模仿太陽光的紫外線和熱度,通過定時器開啟,9點運行,16點關閉。

  據北京動物園兩棲爬行館飼養主管喬軼倫介紹,象龜的攝食等行為都是受到溫度影響,如果溫度過低,它們就無法正常活動了。「燈組為象龜提供了一個可選擇的曬點,曬點範圍內可以達到35℃,象龜非常喜歡曬背,把全身都曬暖和了,再去正常活動。」

  象龜的獸舍裡還有3組出風口,不斷吹出暖風。「這種象龜是海島型陸龜,原產地有海風,一年四季沒有冬季,溫度在24℃-30℃。」喬軼倫說,展廳裡不僅設置了水池、加熱燈組,還配備暖風口,保持環境溼度。立冬時開一組暖風,「三九」時三組全開,保持環境溫度不低於25℃。

  此外,記者在大食蟻獸獸舍看到,獸舍的暖氣上擺放了水槽和綠植,以提高環境溼度。

  神器3 電加熱石

  「電熱毯」促進蜥蜴消化

  除了後背暖和,肚子也不能著涼。荒漠麻蜥乖乖地趴在石頭上,享受腹部的溫暖。它身下的並非真石頭,而是偽裝成石頭模樣的電加熱石。

  如果說曬浴霸是「洗日光浴」,加熱石就相當於「電熱毯」。在野外環境下,中午時分,太陽把石頭烤得溫熱,蜥蜴喜歡趴在上面,石頭上的溫暖傳達到腹部,可以促進它的消化。在人工飼養環境下,飼養員們也為蜥蜴創造了仿自然的生態條件。

  而對於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水龜、蛙類等兩棲爬行動物,動物園則用加熱棒給水體進行加熱,保證動物們生活在適宜水溫範圍內的水體中。

河馬館,專門有一個小鍋爐用來把水加熱。

  神器4 熱水、草墊

  河馬泡上溫水澡

  黑麂睡上草「褥子」

  天氣漸冷後,活潑的黑麂有了柔軟的草「褥子」,幫它阻隔冰涼的地面。進入冬季,園方利用稻草和落葉,在獸舍內鋪裝了厚厚的草墊,提升保暖性。

  在河馬館,專門有一個小鍋爐用來把水加熱,為河馬「泡澡」做準備。水池供應的是恆溫水,河馬泡在水池中既能保證生活習性又能防寒保暖,河馬水池溫度通常在22℃-24℃。

  北京動物園飼養隊福利組技術主管曹雅妮介紹,動物園中有一多半的動物來自熱帶和南半球,它們都怕冷,需要格外關懷。園方還調整了飼料,增加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的美食,通過增加動物們的體脂含量來提高動物抵禦嚴寒的能力。

  此外,場館及動物進出通道還加設了門帘。「針對不是特別怕冷的動物,一些獸舍只開放動物體型寬窄的門,使其可以自由出入,同時保證室內溫度。特別冷的時候,動物將不再被外放。」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相關焦點

  • 重慶動物園裡的動物怎麼過冬?空調、地暖、肥宅……
    其實,它們和人類差不多,冷的時候也會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宅在家裡,很多動物的籠舍裡,空調、地暖、大棉絮也少不了。19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走進重慶動物園,為你打探這些最怕冷的動物怎麼過冬。蟒蛇:「太冷、太潮我怕得肺炎」出生地:來自熱帶、亞熱帶低山叢林中動物園最佳室溫:20℃左右防寒神器:浴霸、空調、地暖、加熱板、棉絮對抗寒冷方法:不進食今日上午,記者來到重慶動物園兩棲爬行館,黃金蟒、網紋蟒居住的籠舍裡,溫度計分別顯示為19和22℃。
  • 「三九」天,北京動物園裡的動物是這樣過冬的(組圖)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今天是「三九」第二天,北京已經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北京動物園裡怕冷的動物們如何過冬?原來,泡「熱水澡」、烤「暖氣」、躺「棉墊」......動物園的動物們早就過上了「暖日子」。
  • 曬「日光浴」睡「電熱毯」 北京動物園動物們用上「保暖神器」
    在寒冷的天氣裡,動物園的動物們是如何禦寒的呢?1月8日,中新社記者走進北京動物園一探究竟。  【解說】在兩棲動物爬行館裡,幾隻陸龜和象龜正懶洋洋地窩在獸舍,在它們正上方,三組進風口源源不斷地吹出暖風,配合著動物園裡最常見的「保暖神器」——浴霸,它們此時正享受著「日光浴」。
  • 天冷了,遵義動物園的「萌寶」這樣過冬!
    近期,我市氣溫驟降,不少市民都穿上了毛衣、羽絨服等,開啟了「過冬」11月25日,記者從遵義動物園獲悉,動物園根據動物不同的耐寒情況,採取了開浴霸、調整食物量等禦寒措施,幫助小動物們順利過冬。 一早,飼養員們便開始打掃各動物的籠舍衛生。
  • 視頻|蟒蛇裹棉被企鵝吹空調 動物園的動物們這樣過冬
    節尾狐猴的房間內安上了浴霸取暖設備。記者 李文科 攝蟒蛇蓋棉被「媽媽那裡有一個大花卷!」今天一早,市動物園兩棲爬行館,工作人員剛剛將花棉被掀起來,就引來一名小女孩的大喊。記者定睛一瞧,小女孩口中的「大花卷」竟然是條黃金蟒。天氣冷了,黃金蟒頭頂上曬著「陽光浴」,身上還蓋著棉被蒙頭大睡。
  • 空調、地暖齊上陣,園區動物過冬有妙招
    寒潮來襲,記者探訪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空調、地暖齊上陣,動物過冬有妙招昨天,冬日極寒天氣來臨,最高氣溫也降到零下,在六合區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內,各類怕冷的動物卻依舊安然自在。吹空調、睡地暖、泡溫泉……園區為它們準備了各種「神器」,24小時保持溫度適宜,並定製食譜加強照料,確保它們能夠抵禦寒潮。昨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園區,一進河馬室內生活區,眼鏡就被蒙上了一層水汽。「河馬生活於非洲熱帶地區,特別怕冷。」飼養員餘德訪告訴記者,雖然現在戶外接近零下8℃,但室內溫度一直控制在23℃左右,水池內的水正循環加熱,一大一小兩頭河馬全天都泡在「溫泉」裡。
  • 寒潮來襲,動物園的動物怎麼過冬?
    其實,它們和人類差不多,冷的時候也會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宅在家裡,很多動物的籠舍裡,空調、地暖、大棉絮也少不了。 1月7日,記者走進重慶動物園,為你打探這些最怕冷的動物怎麼過冬。
  • 變溫動物也是很怕冷的!穿上毛衣的大眼蛇超呆萌!
    國外有位養蛇飼主為了幫家中寵物蛇過冬,巧手製作了好幾件可愛毛衣,當蛇穿上這些超Q的毛衣瞬間萌度又更上好幾層樓,大家絕對要來看看吶!  ▼名字叫做「棉花糖」的蛇  這隻蛇蛇名字叫做棉花糖,是一隻豬鼻蛇,全身是金黃色的,圓圓的大眼又嬌小的身軀,誰也想不到它是讓某些人害怕的蛇類動物,看久了真的蠻萌的啊!
  • 【廣角】泡溫泉、睡地暖...這群動物們的過冬方式不要太舒服
    那麼那些禦寒能力沒有那麼強的動物們該怎麼過冬呢?飼養員根據每種動物不同的生物學特性,針對性地採取多項措施幫助它們輕鬆過冬。在飼料方面,每年冬季飼養員都會調整動物們的飼料配比,為動物們增加熱量供應,提高防寒能力。比如為一些食草動物提供熱量高、營養較高的豆粕、紅棗、生薑等,為亞洲象提供澱粉高的南瓜、甘蔗等。
  • 動物園加裝浴霸 調整飼料供給-飼養員,保暖,供暖...
    包括增加浴霸、加熱棒、加熱石等供暖設備,同時調整飼料增加熱量供給等。  「進入冬季,為了讓許多遠道而來的小動物能夠在冬天也過得舒服十足,我們採取了各種妙招保障它們的健康。」說話間,北青報記者跟隨飼養員來到美澳區,這裡生活著兩隻大食蟻獸,它們的名字分別叫萌仔和美美,而此時它們正享受著浴霸帶來的溫暖,在浴霸的照耀下自在舒展地休息著。
  • 浴霸、空調、地暖……寒潮來襲,看重慶動物園動物「花式過冬」
    人們都裹著厚厚的羽絨服,能不出門就儘量不出門,然而,在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又是如何過冬的啦?1月7日,記者來到重慶動物園進行探訪,看到浴霸燈、空調、油汀等各式防寒取暖設備早已投入使用,暖氣開足夥食加料,動物園根據動物們的習性和需求進行了「花式供暖」。
  • 東北虎不怕冷雪中悠閒漫步(圖)
    昨日,記者在長春動植物公園看到,黑猩猩披上麻袋吃水果,東北虎雪中漫步,蛇類用上了紅外電熱膜……  黑猩猩:邊吃邊日光浴  說起最怕冷的動物,主要以黑猩猩、狒狒為主。別看它們皮糙肉厚,卻十分畏懼寒冷。  昨日10時,黑猩猩的臥室非常溫暖,大猩猩們坐在熱呼呼的「火炕」上享受溫暖。氣溫降下來時,它們會把麻袋片、棉褥子披在身上,邊吃邊享受日光浴。
  • 這些動物們的過冬真相你需要知道……【荔枝說】
    科學家將多種動物的大腦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狗的大腦皮層約有5.3億個神經元,而貓則有2.5億個! 納尼?狗竟然比貓聰明???貓黨們簡直要撥110了……Anyway不管智商如何,都是要過冬的。在這個要把衣服塞進秋褲的季節,讓我們擱置爭議,一起過冬!
  • 動物過冬各有「妙招」:企鵝住溫室 黃金「藏」被窩
    動物過冬各有「妙招」:企鵝住溫室 黃金「藏」被窩 2018-01-但是生活在重慶動物園裡的黃金蟒,不僅擁有自己的地暖,還有浴霸和被子。在綠色的被子旁,黃金蟒一動不動,「蒙頭大睡」。  「黃金蟒出自緬甸,喜歡暖一點的地方,重慶比較溼冷,所以我們用烤燈加被子,讓它們能夠平穩度過冬天。」重慶動物園高級畜牧師滕明生說,兩棲動物進入冬眠後,在轉季期間容易死亡。
  • 這才是認真過冬的穿搭,實用又不乏時尚感,入冬照著穿超好看
    立冬過後,氣溫直線下降,身上的衣服越添越多,溫暖有了,但也容易顯得臃腫又沒氣質。 想在冬天也做個時髦不掉線的精緻女生,看看時尚博主的穿搭,只要做好疊穿就能兼顧風度與溫度,即使包裹嚴實也絲毫不減時尚感,這才是認真過冬的穿搭。
  • 地熱、電爐子、恆溫水池……動植物公園動物豪氣過冬!
    27日,長春晚報記者來到長春動植物公園了解到,在園內的兒童動物園,一些場館只有外展示區,在進入寒冬前,需要將部分動物轉移到冬天裡採光、溫度更適宜的其他館舍過冬。 「我們動物飼養科事先擬訂了動物轉場方案,在10月中旬,組織班組人員提前對小動物進行捕捉,先放到小籠子裡,陸續將兒童動物園的松鼠猴遷移到猩猩館,環尾狐猴轉移到狐猴館,幫小動物們搬家過冬。」
  • 數九寒天,南通的動物們怎樣過冬?
    我們的動物朋友是如何過冬的?為此,記者帶著好奇心走進南通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市場部經理劉宇告訴記者,這段時間,鱷魚開始進入冬眠狀態,食慾大減。春夏秋季每條鱷魚每天需餵4根雞脖子,現在是每3天餵食1次,以後將根據它的食慾延長餵食周期,直至停食。待到天氣回暖時恢復餵食。相比之下,海底世界的「表演明星」海豹、海獅要活躍得多。
  • 你知道小動物們如何過冬嗎?實地探訪北京動物園才知道真相
    措施 10月底已全部供暖記者跟隨飼養員來到美澳區看到,這裡生活著兩隻大食蟻獸,他們的名字分別叫萌仔和美美,而此時它們正享受著浴霸帶來的溫暖,在浴霸的照耀下自在舒展地休息著。小小浴霸在動物的防寒保暖中用途特別多,除大食蟻獸,還可以為鱷魚、象龜等動物升溫取暖,而加熱棒也是飼養員的一個秘密小武器,遊客往往能夠在水箱展館中看到這種設備,比如豬鼻龜這種動物,就是靠加熱棒提高展箱水溫的。按照動物的習性和氣溫變化的情況,北京動物園已實行了分階段防寒保暖措施。早在9月份,有一大批怕冷的動物們就已經享受到了提前供暖的「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