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諾貝爾科學館(1-4)》榮獲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2021-01-20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近日,科技部《關於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名單公示的通知》發布,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小諾貝爾科學館(1-4)》入選。

《小諾貝爾科學館(1-4)》沒有僵化地直接描述抽象的概念,而是用很多具體的、充滿奇思妙想的、看似不可思議卻又符合科學原理的小故事或小場景,把枯燥的科學知識傳遞給孩子。也因此,在眾多少兒百科書中,《小諾貝爾科學館(1-4)》在結構設置、內容表達、呈現理念上都顯得與眾不同。

專題引入,多角度講述

《小諾貝爾科學館(1-4)》這套書用專題的形式,從多角度講述、延伸一個話題,讓孩子全面深入地了解某個事物或某種科學現象,比如「在夢裡」這個專題,不僅講述了我們為什麼會做夢,還討論了動物是否會做夢等發散性的話題,而這些正是孩子們經常思考並且提問的話題。書中豐富的話題不僅呈現了科學神奇的一面,也體現了科學人性的一面。小讀者們和家長們會發現,講述的話題離自己的生活並不遙遠,閱讀本書不僅能學習科學知識,對思維也有很大鍛鍊。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專題立體,文體豐富

《小諾貝爾科學館(1-4)》立足於在一個個真實的事件或學科橫切面,或講故事、描述事態,或介紹科學方法、分析數據,讓讀者一起思考問題,經歷過程。比如「看看你的DNA」告訴了讀者一個觀察DNA的科學方法,「測試動物的智能」則描述了如何對動物進行智力測試。這些章節提倡讓孩子參與到科學實踐之中,通過實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了解事物。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多學科交叉,鼓勵實證

現實世界裡的具體事件,往往涉及幾個學科的知識,所以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需要有跨學科的眼界。《小諾貝爾科學館(1-4)》注重從多學科的角度講解知識,鼓勵實證精神,強調事物的不確定性和對現有理論的懷疑和否定的必然性。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世界很大,我們不能帶孩子走遍每一處,卻能送他一雙看世界的眼睛;知識很多,我們不能尋遍所有答案,卻能為他鋪墊探究之路的基石,給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視角。《小諾貝爾科學館(1-4)》》送給孩子的不僅是現在,還有未來。

推薦閱讀

書名:《小諾貝爾科學館(1-4)》

作者:蟋蟀童書 《小諾貝爾科學館》編寫組

開本:16開

定價:49.80元/冊

出版: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編輯、排版:劉路

審核:羅琳

監製:朱佳新

相關焦點

  • 江蘇《科學大眾·小諾貝爾》中文繁體版登陸臺灣
    江蘇省臺辦政府網站12月20日訊 12月16日,江蘇省科學大眾雜誌社旗下的《科學大眾·小諾貝爾》中文繁體版在臺灣地區正式出版、發行。至此,臺灣地區小學生能同步閱讀到來自大陸的最新科普資訊。  《科學大眾》雜誌創辦於1937年,是中國創刊最早、影響最大的科普刊物之一,現由江蘇省科技廳主管、江蘇省科協主辦。
  • 《星際穿越》等入選2015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魏豔)記者從科技部了解到,經過徵選、專家組評議、推薦等工作,由趙致真、王俊主編的《神奇科學》、美國作家基普·索恩編寫的《星際穿越》等50部作品榮獲科技部評選的2015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 有來醫生斬獲「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三項大獎
    12月23日,中宣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部與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健康知識普及行動——2020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總結交流會」在粵舉辦,有來醫生出品的《骶髂關節炎怎麼鍛鍊》榮獲微視頻類優秀作品獎、《吸菸有「理」》榮獲長視頻類優秀作品獎,同時有來醫生還榮獲優秀組織單位獎。
  • 天津十佳優秀科普作品揭曉
    由天津市科技局主辦、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天津市優秀科普圖書評選日前揭曉,《1分鐘物理》等10部圖書榮獲2020年天津市十佳優秀科普作品。  本次評選活動共徵集我市各出版社及個人推薦的優秀科普作品41種,涉及天文、歷史、物理、博物館、動植物、地震災害、醫藥衛生、傳統文化等多個領域,內容豐富、圖文並茂、製作精良,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知識性、藝術性和趣味性。
  • 2019年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優秀作品名單公布
    大賽組委會秉承「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在形式審查的基礎上,聘請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進行獨立評審,共評選出視頻類優秀獎77件、入圍作品141件;音頻類優秀獎10件、入圍作品20件;圖文類優秀獎60件、入圍作品110件;網絡帳號類獲獎作品31件;最具人氣獎3名。同時,根據參與及作品報送和入圍情況,確定20家單位獲大賽優秀組織獎,7家獲特別貢獻獎。
  • 第十二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頒獎 「垃圾分類」獲海報類一等獎
    第十二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頒獎 「垃圾分類」獲海報類一等獎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19-08-03 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頒獎暨第十三屆大賽啟動儀式在廣東省科學館舉...
  • <泡沫>中隱藏的科學密碼》文章獲得了第五屆「湖南省優秀科普...
    中南大學的徐海老師刊登 在《知識就是力量》雜誌上的 《中隱藏的科學密碼》文章 獲得了第五屆「湖南省優秀科普作品獎」一等獎!
  • 黔西南州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黃容榮獲2018年「中國藥學會優秀藥師」
    黔西南州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黃容在此次大會中榮獲2018年「中國藥學會優秀藥師」。據介紹,「中國藥學會優秀藥師」是中國藥學會設立的系列表彰獎勵項目之一,在全國醫藥衛生領域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該獎項創辦於2008年,每年評選一次,具有嚴格的推薦和評審程序,旨在鼓勵廣大藥學工作者,立足本職工作,愛崗敬業,開拓創新,致力於藥學科技研究、藥學科技服務,為促進我國藥學事業健康發展做出重要突出貢獻。目前,評選範圍由全國醫院藥學人員,擴大到全國從事藥學服務領域中的藥學工作者。
  • 「大白鯨」優秀作品揭曉,浙江作者何曉寧摘得銀鯨獎
    」優秀作品徵集活動獲獎名單的揭曉。其中,浙江作者何曉寧的《大象馬戲團》從833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被評為銀鯨作品。《大象馬戲團》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也是每個孩子的夢,以童話的方式講述了故事中每個人物的夢想與面對夢想的選擇。作者何曉寧生於1991年,現居杭州,曾獲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文學之新大賽全國36強等。
  • 祝賀:東南大學3位校友榮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2020年1月1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第九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的最終評選結果。第九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授予環境工程、市政給排水等60位專家。三位傑出校友,都有何優秀事跡、優秀作品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熱烈祝賀東莞宏達榮獲中國聚氨酯行業優秀單位獎
    2014年9月1日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迎來了六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七次年會,如期在上海萬和亞隆國際酒店舉行,恰逢中國聚氨酯協會輝煌二十周年,東莞宏達總經理王瑞宏先生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在20周年慶典會上,東莞宏達榮獲聚氨酯行業優秀單位獎。
  • 2017年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有哪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6日訊 近日,科技部網站公示了100部擬入選2017年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7年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活動共徵集381部作品,經過形式審查和專家評審,並結合網絡評選結果,共評出《黑洞》等100部作品(名單附後),擬作為2017年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
  • 中國氣象報社「聊天兒」獲科普中國十大科普作品獎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2月4日,「科普中國—2020年度科普推選活動揭曉盛典」特別節目在CCTV10播出,隆重揭曉2020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和十大科學闢謠榜。
  • 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獲獎結果揭曉
    日前,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徵集大賽落幕,最終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本次大賽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辦,共有135家單位的978件作品入圍大賽。經過科學性審查,網絡投票,專家線上評審和現場演講決賽,最終,20家單位榮獲優秀組織獎,35名選手榮獲演講一、二、三等獎和青年獎,114件作品榮獲短視頻、科普文章、新媒體形態等10類科普作品獎項。
  • 《海豚幫幫號》喜獲「中國龍獎」科普動畫類銅獎,多元發展助力科教...
    2020年11月20日晚7時,第五屆深圳(國際)科技影視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科教影視展評製作人年會閉幕式「2020中國龍獎」頒獎盛典在深圳中學召開。經年會評定,南寧峰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峰值傳播」)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的《海豚幫幫號》系列動畫片榮獲「中國龍獎」科普動畫類銅獎,這同時也是本屆年會獲該類獎項的兩個國內作品之一。
  • 2020年「金海豚獎」動漫作品大賽初評工作順利完成!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務院,科普動畫項目),填補了中國動漫企業的獲獎空白。出品的《阿U學科學》等作品已播出1000多集,榮獲全國少兒精品一等獎(國家廣電總局)、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科技部)、國家數字出版精品(國家新聞出版署)等120多個國家級和省市政府的獎項。
  • 復旦大學2019-2020學年優秀學生標兵(研究生)擬推薦名單公布!
    研究生團工委在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團委的指導下,開展2019-2020學年度復旦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研究生)的評選工作。12月1日上午,2019-2020學年復旦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研究生)終審答辯會在邯鄲校區逸夫科技樓一樓報告廳舉行。
  • 包河科技創新「區長獎」掀熱潮~
    「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至今仍在運行,是世界前5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唯一一個做到的……」當天,在頒獎大會之後,現場舉行了包河區「仰望星空——院士專家航天科普大講堂」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為現場的師生帶來一堂《走向航天強國》的科普講座。
  • 西安光機所多名研究生榮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獎
    近日,經國科大評審,中國科學院前沿與教育局公布了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院長獎獲獎名單,2019年全院有80人獲院長特別獎,400人獲院長優秀獎。其中,西安光機所博士生張國棟(導師趙衛、程光華)榮獲院長特別獎,賀全龍(導師陸敏、王鵬飛)、吳鵬(導師王屹山、趙保銀)兩名博士生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