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字太虛,後來改做少遊。秦少遊是高郵人,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及第,曾經擔任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因為和蘇軾關係太過親近,所以在紹聖初年舊黨失勢的時候,秦少遊也受到牽連,被貶為監處州(今浙江麗水)酒稅,後遠謫郴州、雷州,徽宗時被赦免還朝,在回汴京的路上因病去世,享年52歲。
在政治上秦少遊只是一個小人物,一生做過最大的官蔡州教授才是七品官,但是作為詞人,秦少遊卻絕對是當時的超級網紅,大V級別的人物,隨便拿首詞放在平臺上播放,點擊率都是幾百萬上千萬,跟唱無數,秒殺一切所謂的網紅歌曲。如寫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其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句千年來一直是情侶臨別時安慰對方的名句。
或許是生來就感情過於細膩豐富,秦少遊的詞作中絕大多數是愛情詞,很少涉及其他方面的內容。同為「蘇門四學士」的好友黃庭堅曾經專門寫了一首詩勸說秦少遊,讓他創作詩詞的時候要沉穩,不要太過炫技,以免給人一種過於輕浮的印象,畢竟大家都是以做官為主,詩詞只是抒情言志的業餘愛好。
可是秦少遊卻頗不以為然,反而在愛情詩和炫技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秦少遊在蔡州做官的時候與一個當地名妓打得火熱,然而天不遂人願,有聚必有散,任你臨別依依,離別之時總會到來。
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大概只會說一句「珍重」就含淚轉身離去,但是秦少遊不是普通人,他是一個才子,而且是一個風流才子,臨別前一番繾綣之後,寫下了一首《南歌子·玉漏迢迢盡》:
玉漏迢迢盡,銀潢淡淡橫。夢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鄰雞催起、怕天明。臂上妝猶在,襟間淚尚盈。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
詞的上片寫道:夜已深了,從窗口望去,銀河清晰可見,徹夜未眠的兩人,良宵苦短,縱使萬般不舍,離別還是要到來。第三第四句,視角回到室內,兩人傷情過度,神志未清,那種半夢半醒、如夢似幻的感覺被鄰居黎明時分的雞鳴驚醒,仍然流連不舍,猶豫徘徊,不忍遽然別去。
下片再一次轉換視角,眼前埋頭在臂間的女子,淚水瑩瑩、我見猶憐,眼波中含有無限深情。唐元稹《會真記》中描述鶯鶯與張生幽會,於天明前離去:「及明,(張生)睹妝在臂,香在衣,淚光熒熒然猶瑩於茵席而已。」與秦少遊這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兩句,寫終於與情人離別了,出門後的感受,天未微明,水邊燈火點點,漫漫夜色之中,黎明前的無邊黑暗中,一鉤殘月,周圍映帶三顆殘星,更加增添了詞人的傷感。
李清照《詞論》評價秦少遊:「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意思是說秦少遊的詞大多以感情描寫為主,少用典故和事實描寫,這個看法其實是比較偏頗的。
在這首《南歌子》裡,秦少遊就極其巧妙地,沒有一絲跡象地用了一個典故「三星」,三星看起來是三顆星星,其實不是,這是一個典故,出自《詩經·唐風·綢繆》: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這是一首纏綿的情詩,「三」通「參」,三星就是參宿,也就是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中的「人生不想見,動如參與商」的參宿。
參宿是運動著的,不同的月份參宿在天空的處於不同的位置,《綢繆》中的「三星在天」,也就是參宿處於天空正中的時候正好是十月;「三星在隅」的時候是周曆的正月,也叫一之日,實際上是現在的陰曆十一月; 「三星在戶」的時候是周曆二之日,相當於現在陰曆的十二月。
而在周朝的時候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這三個月都不是結婚的時間,只有仲春才是婚期,所以詩中女子才發出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的嘆息,為什麼要在今天遇到這個小哥哥呢?沒什麼用啊,要是在仲春遇到這麼帥的小哥哥該多好?馬上就可以結婚,成為他的妻子了。
而秦少遊使用「參星在天」這個典故,也是在暗嘆自己與這個美女小姐姐有情人難成眷屬的意思。
其實,這首《南歌子》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把詞中女主人公的名字以字謎的形式巧妙地嵌入詞中。
在詞中提到心上人名字的詞作有許多,比如晏幾道就在詞中幾十次提到「蓮、鴻、蘋、雲」等女子的名字,如「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梅蕊新妝桂葉眉,小蓮風韻出瑤池」等。
但是秦少遊技高一籌,他沒有直接把心上人的名字寫出來,卻在詞中巧妙地編了一個字謎。不了解秦少遊生平事跡的人,很難看懂這個字謎,只能欣賞這首佳作中蘊含的傷別之情。
但是,了解秦少遊某個韻事的人們,卻還是能夠解讀出詞中那層隱秘的意思滴。
話說超級網紅,詞壇大V秦少遊在蔡州(現在湖北棗陽附近)任教授時,官雖不大,但是北宋作為文人的天堂,公務員的工資足夠高,人帥有錢才華絕世的秦少遊,一進入蔡州就引起了當地小姐姐們的哄搶。
秦少遊也對其中一個名叫陶心兒名妓非常有意思,兩人於是就開始了郎情妾意,你儂我儂的甜蜜生活。然而,好景不長,秦少遊要去別的地方做官了,二人不得不分別,秦少遊在臨別時寫下了這首《南歌子》。詞中的「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不僅用了典故,也是一個字謎,一彎如勾的殘月旁邊點上三點,不就是一個心字?
對於這首寫給自己的詞,陶心兒自然是懂的,能夠讓風流才子秦少遊以如此獨特的炫技技巧將自己的名字嵌入一首詞,讓後人在千年之後還有人知道曾經有這樣一個女子與秦少遊深愛過,自然是一種幸運。
不過陶心兒讀了這首《南歌子》之後,對秦少遊的感情便越深厚,有情人難成眷屬,內心恐怕會孤寂一輩子,恐怕是秦少遊炫技的時候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