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三體「名著,被科幻愛好者奉為經典,開啟了我國硬科幻時代的到來,這裡省略我滔滔江水的溢美之詞,只對其中腦洞大開的「神級文明」,來進行一番探索和想像。
1964年,俄羅斯天體物理學家卡爾達舍夫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他認為人類文明的技術進步與將其國民可控制的能源總量息息相關。根據這條思路,他從低到高確定了銀河系中文明發展的三種類型:
類型I :該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主宰整個世界能源的總和。
類型II :該文明能夠收集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
類型III :該文明可以利用銀河系系統的能源而為其所用。
根據這些描述,來看看小說《三體》中出現的幾個文明,來簡單歸個類。
我們的地球文明應該屬於類型I文明的初級形式;三體文明應該歸於類型II 文明;文中提到的魔戒文明,是在四維時空即將毀滅的碎片裡殘存,雖然是高維時空,但根據描述,其文明程度是超過三體的,這個根據水滴在四維時空中完全喪失戰鬥力可以看出來,從魔戒文明只能局限在四維時空來看,其科技水平也是有限的,大致歸到類型III文明吧。
再來看看歌者文明,他們似乎可以穿越於各個時空,手中掌握著對維度空間的操控手段,對於像地球文明、三體文明,都屬於秒滅,它們屬於」神級文明「嗎,不確定,但根據文中的描述,似乎不是,他們也在戰爭之中,他們無時無刻也在毀滅著別的文明,是宇宙中的攪局者,在歌者清潔工和長老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知道,歌者文明在與邊緣文明的戰爭中失利,可以看出邊緣文明比歌者文明更強大,所以邊緣文明的等級要比歌者文明要高一些,似乎層次也沒有到神級的程度。
最後我們看看歸零者,重啟者,「神級文明」的存在。文中描述,他們可能是一群智慧個體,也可能是一個文明,或者幾個文明,他們想重新啟動宇宙,回到田園時代,使宇宙的宏觀維度重新回到十維,他們是宇宙規則的制定者,從這裡看出,歸零者或者說「神級文明」,他們是有著道德的底線和責任心的,在宇宙戰爭的千瘡百孔面前,在毀滅了一切善惡的面前,祈求著美好的田園時代到來。
小說《三體》,從頭至尾充滿著悲觀的人文色彩,冷酷的人性,悽涼的命運充斥到每一個字節,整部小說透過字裡行間,我們看到其實是寫的人類自己,用科幻長廊映射著人性中的善與惡,人與人,乃至上升到國與國,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充滿著陰謀與戰爭,於是,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人類到底是什麼,魔鬼還是天使,人類將走向何處!
近些年來,我們對地外生命產生了興趣,各種第三類接觸也曾轟動一時,我們的各種探測儀器,有的指向茫茫太空,有的奔赴遙遠的柯伊伯帶,帶著人類滿滿的誠意,希望與地外生命邂逅的一天。
他們究竟是什麼樣子,引發我們無盡的想像,可是我們匱乏的知識,又限制了想像力,尤其高等智慧生命的形式。
2015年,網上流傳了一篇文章,標題是《NASA高層洩密:地球人祖先是高智商外星人》,NASA最終否認,但媒體並不買帳,事情顯得撲朔迷離。
文中提到,Kepler-452b比地球古老15億年,所以Kepler-452b上的「人」早已進化到了智能生命,Kepler-452b「人」是宇宙成熟智能生命,能夠從一個星球移動到另一個相距數千億光年之遠的星球。地球正是它們移居的對象,而這一計劃,早在3億多年前已經開始實施。
利維奧說,事實上,外太空生命不像科幻電影中描述的用時空穿梭機進行太遙遠的星際旅行,因為它們也不能克服光速障礙。所以它們移居其他星球的方式不是運送肉身或實體,而是運送信息流。通過源源不斷的信息流改造目標對象上的生命體,延續它們的生命和文明。
人類學家猜測,我們現在的人類,就是3億年前Kepler-452b「人」通過信息流改造地球上的古人類橫空出世的。也就是說,我們是Kepler-452b「人」在地球上的生命延續,借用的是古人類的軀體。當然,信息流抵達地球的也需要1400年的時間。
利維奧說,智人和古人類的區別是,智人能夠「復照」自己,也就是從肉體和精神上審查自己,而古人類和所有的動物都做不到。「復照」能力的產生,讓智人的智力水平突飛猛進。現在,當人類發現了自己的來源時,人類學家也普遍認為人類的智力將大踏步前進,開始加速達到Kepler-452b「人」的水平。
但要達到Kepler-452b「人」——宇宙智能生命極限的智力水平,必須揭開目前偵測到的人工信息流對地球生命形成影響的運作方式。利維奧說,在來自Kepler-452b信息流中,也包括了海量的認識自然、認識宇宙的知識。只要揭開了信息流的秘密,人類將「腦洞大開」,就像3億年前智人剛剛開始認識大自然一樣。
利維奧說,上周召開的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會議上,與會者大多認為,Kepler-452b上現在已經不大可能存在智能生命,因為當它們啟動射向地球的信息流機器時,說明Kepler-452b已經很快就不再適合智能生命居住了。
宇宙之中的成熟智能生命就是通過這種「蛙跳」的方式在宇宙中旅行的。倘若人類的飛行器能夠抵達Kepler-452b,能看到的,應該只會是一臺依靠「太陽」能向地球源源不斷發送信息流的冰冷的機器。我們自己就是Kepler-452b「人」了。
裡面有很多疑問,到現在最早的古類人猿也不過才三百萬年,三億多年前恐龍還沒有誕生,海洋會有魚類,陸地也僅有蜥蜴等爬行類動物,射向地球的信息流發給了誰?
且不論事情的真假,單從裡面的信息也許能開拓我們一些思路,智慧生命來到人類中,其中一個手段就是在人類大腦中植入外星高等智慧的信息,人類中有很多天賦異稟的人,有特殊使命的人,是否如此!?
比如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他曾表明其發明創造的靈感不是來源於他自身,他有奇怪的感覺,能使意識旅遊其他時空,有預言能力,他能夠在任何時候關閉所有連接外部世界的意識,進入一種狀態,讓他具有了內視能力,讓各種構想在心智中得以完善,直至完美。特斯拉確信,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大到銀河系小到電子,都具有智能,整個宇宙是帶有智能的有機生命體。他能感覺到電子、電流、電磁的每一個微小的量子的意識。他對待電就像對待一個生命,他與他交談,向他發布命令。
「我和電磁粒子天生投緣,彼此之間關係密切,我想掌握他們的行為規則,每一個產生電磁效應的基本粒子,都是極其複雜的實體,是帶有智能的生命。從智慧的角度看,他們絲毫也不比你我來的差。與他們交流是一件時時發生,極其正常的事。」他說:「我的大腦就像一個接收器,太空中存在著一切東西的核心機密,他是我們知識和靈感的來源。我沒能了解這個核心的眾多秘密,但是它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間,Fritz Zwicky和Vera Rubbin等科學家在觀測不同星系時發現引力質量比星系的光度質量大的多。自此,科學家指出宇宙間存在大量「看不見」的暗物質。人們把能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不可被觀測或檢測到的物質稱作暗物質;將其具備的作用稱之為「暗能量」。「暗物質」是當今科學界最大的謎團之一。當前科學界對暗能量的定義為驅動宇宙運動的一種能量。並認為暗能量和暗物質一樣,都不會吸收、反射或者輻射光,所以人類無法直接使用現有的技術對它們進行觀測。據宇宙天文學家推測,在可觀測宇宙的質量中,暗物質佔25%(一說27%),暗能量佔70%(一說68%),兩者已成為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而通常所觀測到的普通物質,只佔宇宙質量的5%(一說4%)。
人類自身和宇宙都是難解之謎,人生意義也絕不僅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需要了解自身,了解人生的意義,解除困頓人性的枷鎖,束縛人類文明發展的,其實還是人類自身的狹隘與偏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