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AR2770太陽黑子正轉向地球方向,相當於火星大小,從外觀上看比較暗,接下來有可能爆發出至少B級以上的太陽耀斑。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08期
近日,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觀測到AR2770太陽黑子正轉向地球方向,接下來有可能爆發出至少B級以上的太陽耀斑。這個級別的耀斑其實不算強,根據X射線峰值通量,在B級以上的還有C級、M級和X級等,但美國宇航局對此仍然發出了警告,暫停了太空人的活動。這次太陽黑子面積相當於火星大小,從外觀上看比較暗,這是因為其溫度會更低一些,太陽黑子也是磁場最強的區域,量化上看是地球磁場的2500倍以上。
圖片解讀:太陽是一顆G2V主序星,目前處於壯年時期,活動趨於穩定
圖片解讀:AR2770太陽黑子的大致位置
太陽黑子附近的磁場線較為複雜,交叉纏繞在過程中發生重新排列,於是突然會爆發能量釋放,這就是耀斑形成的機制。太陽耀斑形成之後,需要正對地球才會影響到我們,如果發生在另一側,對地球就沒有任何影響。在耀斑發生時,通常伴隨著日冕物質拋射,從太陽表面噴射出大量的等離子體、磁場雲,也需要對準地球才有破壞的效果。不論是太陽耀斑還是日冕物質拋射,都會產生高能帶電粒子,它們會沿著地球磁場線運動。
黑子不僅有強磁場,而且它們的極性在11年的周期內會出現反轉,黑子數量並非固定,會增加和減少。目前太陽處於2008年開始的新一輪周期末尾,黑子和耀斑活動都比較低。
圖片解讀:AR2770太陽黑子在太陽上的位置
圖片解讀:太陽黑子是太陽上溫度較低的區域
即便如此,AR2770太陽黑子也能對無線電通信、全球定位系統、地面電網構成影響,由於AR2770太陽黑子正轉向地球方向,未來幾天我們會看到這個黑子區域會變大。隨著黑子體積增加,這次必然會釋放太陽耀斑,美國宇航局也已經發現AR2770太陽黑子周圍出現了較小規模的耀斑,讓地球高層大氣中電離環境出現了小規模的起伏。
黑子區轉向地球方向之所以要引起重視,是因為1989年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當時加拿大魁北克省遭遇耀斑襲擊,造成全城停電,600萬居民處於一片黑暗中。上一次最強的耀斑釋放在1858年發生,造成電報系統著火、夏威夷都能看到極光。根據NASA的調查,從1989年到2020年之間,AR2770太陽黑子並未有較大的爆發,下一次能夠讓夏威夷看到極光的耀斑可能要等待一個世紀之後。
圖片解讀:太陽黑子與地球的對比圖
儘管X級以上的太陽耀斑發生的概率較低,但仍然存在爆發的可能性,科學家也在密切關注AR2770太陽黑子轉向地球方向後會有哪些變化,對於電氣類行業而言,幹擾是存在的。人類對太陽黑子的觀測已經有200年的時間,最早從1818年開始,每日太陽黑子數都被記錄下來。通過200年來的活動情況,可繪製太陽活動趨勢圖,我們能夠看到太陽活動呈現出11年為一個周期的變化。在太陽耀斑活動增強時,需要對在軌太空人進行保護,防止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遭遇破壞。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