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力量從未給人如此切膚之感。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至,從疫情期間人們基本需求的滿足到維持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再到健康碼、大數據追蹤、防控模型搭建等數位化抗疫手段,網際網路技術為科學防控、復工復產、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與各行各業全面融合,新業態、新消費、新就業、新製造不斷湧現。「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增長點。
11月23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如期開幕。大會聚焦「數字經濟與科技抗疫」,專家學者聚首,線上線下同步,既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建言獻策,其本身也是數位技術進步、科技抗疫成果的生動展現。
數位技術是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數位技術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得到「共和國勳章 」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稱讚。
「當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加速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深度融合,助推了全社會的信息化轉型升級。特別是在這次抗疫工作中,信息通信技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支撐,在態勢研判、信息共享、流行病學的分析等方面顯示了巨大的能量。」鍾南山在主論壇發言中表示。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執行長張勇表示,中國科技抗疫的實踐和取得的成果讓世人刮目相看,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數位化的力量。「數位技術的廣泛運用,使疫情防控可以通過像『健康碼』這樣的載體精準到人,使社會的零售商業可以在線下關門的情況不停止營業,使遠程辦公、網上教育成為一種習慣。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因為疫情而加速了數位化,整個社會圍繞著產業鏈運轉發生了深刻變革。」張勇說,全社會進一步達成了數位化的共識,養成了數位化的習慣,數位技術也越來越成為服務全社會的基礎設施。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同樣表示,中國抗擊疫情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網絡和數位技術是決定性因素之一。鍾南山建議,要進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健全預警響應機制,提升防控和救治的能力,切實維護人民健康安全。
數字經濟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強勁動能
危機中育有新機,數字經濟表現搶眼,展示出了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根據權威機構統計,2020年全球GDP將同比下降4.4%左右,而數字經濟增速將有0.5%左右的正增長。中國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長了0.7%,數字經濟的貢獻接近九成。「數字經濟正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復甦和科技創新的新動能。」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柯瑞文說。
「受疫情衝擊,上半年國內GDP下降1.6%,但數字經濟仍然增長14.5%。大量企業利用遠程會議、在線營銷等數位化應用,快速實現復工復產。線上消費、在線教育等新業態不斷湧現,增強了疫情期間的經濟發展韌性。」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自學表示。
江小涓談到,抗疫也促進了網絡應用的普及和深化,加快了經濟社會向線上遷移的速度、廣度和深度,抬高了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起點。「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騰訊「智能體態評估」小程序,阿里巴巴的物流機器人「小蠻驢」、雲電腦「無影」,百度的自動駕駛汽車Apollo等紛紛亮相。
「今天,面對屏幕跟家人溝通、與同事開會、向醫生問診已經成為『新常態』。」聯想集團董事長、執行長楊元慶說,新技術紛至沓來,新業態層出不窮,物聯網、邊緣計算/雲計算、5G、人工智慧蓬勃發展,在新的智能化時代,5G技術的成熟將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智能社會的發展。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表示,在剛剛過去的十月份,對中國經濟社會具有裡程碑指導意義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其中多次提到「構建新發展格局」,「數字經濟在供需對接、資源配置、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在未來五年一定會進一步疊現,助推中國的新發展格局行穩致遠,進而有為。」
合作讓數字時代發展成果惠及全球
如楊元慶所言,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百年未有之大疫情,如何克服挑戰、穿越逆境,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共同難題。
「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實現繁榮的關鍵在於兩個因素:創新與合作。」思科公司董事長、執行長羅卓克表示,「我們看到中國是如何地擁抱技術,也相信中國是一片廣袤的創新之地。」
沈南鵬提到有中國企業研發的AI系統得到多國認證,這一系統可以輔助進行新冠病例的影像學檢測和診斷,「對抗新冠病毒,沒有國界線。在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面前,中國企業在行動,通過人工智慧向海外輸出檢測和診療能力,為全球抗疫合作和經濟復甦貢獻著力量。」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克雷格·艾倫同樣提到騰訊開源了其「新冠肺炎AI自查助手」,旨在幫助全球個人及醫務人員應對疫情,「全球經濟要迅速復甦,就必須保持技術的無國界性,讓全球的卓越人才能夠協力合作,以創新的方式解決最為迫切的問題。」
全球範圍內,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江小涓指出,依託網絡空間,各國可以及時有效低成本地分享抗疫經驗和科研成果。鍾南山呼籲,國際社會攜起手來,摒棄分歧,在疫苗研發、5G醫療、數據共享等領域開展更高、更緊密、更全面的合作。
「世界各國要加強合作與對話,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務實合作,共同創造清朗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柯瑞文表示,秉持「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的理念,讓數字經濟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世界各國,「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內容來源:科技日報
聲明: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