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宇宙的奧秘,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它的外面又是什麼?大家眾說紛紜。從古至今,人們對宇宙的探索從未間斷過,科學家們也在積極的探索,爭取早日解開宇宙的奧秘。
2019年11月5日,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來自英國、義大利和法國的迪瓦倫蒂諾、梅爾基奧裡和希爾克三位科學家在研究了隸屬於歐洲空間局的普朗克衛星在2009-2013年拍攝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情況之後,認為這些數據中的一些信息表明了宇宙應該是封閉的,其形狀像圓球形。
宇宙模型
在此,我認為,要想解開宇宙的奧秘,應該從宇宙的規律當中來找出答案。大家都知道,地球、月亮、太陽、星星都是圓的,再往小的方面說,原子、電子、原子核這些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也都是圓的;那麼往大的方面說,宇宙是什麼形狀的呢,肯定也是圓的,如果不是圓的,那就不符合宇宙的規律了。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在運動,宇宙也在一直不斷的膨脹,這證明整個的宇宙也是在運動壯大之中。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是圓形,或者是趨近於圓形,為什麼呢,是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星球之間互相作用力平衡導致的。伽利略曾經說過:「圓形是最完美的形狀」,如輪胎做成圓的,是因為圓形的輪胎摩擦力最小,硬幣做成圓的,是因為能夠在流通過程當中最大程度的減少磨損。因此,在宇宙當中,圓形是最完美的,這是宇宙的規律。既然是宇宙的規律,那麼剛才說宇宙也在運動,甚至是圍繞更大的天體在運動,那麼宇宙肯定也是圓的了,即使宇宙現在不是圓的,將來宇宙在運動過程當中,也會被磨損成圓的。
太陽
宇宙的形狀確定了,那麼它是無限大的嗎?那也得從宇宙的規律當中來找出答案。首先拿恆星來說吧,太陽的大小基本上是固定的,比太陽小的恆星有很多,目前科學家發現最小的恆星簡稱是J0523,僅有太陽直徑的0.09倍;比太陽大的恆星也很多,目前科學家發現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它的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雖然恆星之間比較來說,大小之間差距很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恆星的大小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再比如往小的方面原子來說,雖然原子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太小了,一般原子的直徑不超過0.5納米,需要通過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等科學儀器才能觀測到,但也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原子是有尺寸的,不是無限小的。由此,而推出宇宙中的所有物體無論大小都是有尺寸的,這就是宇宙的規律。那麼,宇宙是不是無限大的,答案是否定的,宇宙雖然足夠大,大到目前我們的科學技術難以觀測,但它也是有尺寸的,如果不是這樣,就不符合宇宙的規律了。
網狀宇宙
既然宇宙是圓的,宇宙也是有尺寸的,那麼,問題又來了,宇宙的外邊是什麼?我認為,這還得在宇宙的規律當中找答案。首先,這得從數學方面舉個例子,比如說數字1、2、3、0等,其中有最大的數字嗎?沒有,9以後加無限個9,一直加下去。有最小的數字嗎?沒有,-9以後加無限個9,一直加下去。小的方面像原子,原子是最小的物質嗎?不是,有比原子還小的,只是目前的科學技術還達不到觀測的程度,比原子小的物質小原子組成了原子,小原子由小小原子組成,小小原子由小小小原子組成,一直無限小下去。這就是宇宙的規律,無限大又無限小。我們的宇宙是有尺寸的,說明它不是最大的,我們的宇宙之外,還有和我們的宇宙一樣差不多大的宇宙,我們的宇宙和其他的宇宙組成更大的宇宙,大宇宙組成大大宇宙,以此組成下去,直到無限大。這就是宇宙的規律。
好了,宇宙即然是圓的,我們的宇宙是有尺寸的,宇宙中的物質是無限大也是無限小,那麼,宇宙是怎麼來的呢,宇宙以前是什麼樣子呢?這個問題對於我們的宇宙就很好回答了,還是從宇宙的規律之中找出答案。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生、老、病、死,自然界的規律,也是宇宙的規律,用於星球也能成立。比如太陽,在45億年前產生,65億後,太陽會把中心的氫燃盡,變成紅巨星,吞掉地球、月亮等,然後再變成白矮星,然後完全冷卻,消失在黑暗之中。太陽脫不開生、老、病、死的宇宙規律,對於小物質原子來說,是不是這樣呢,答案是肯定的,通過科學家們的努力研究,發現原子也是有壽命的,雖然他的壽命比我們的宇宙還要長,所以原子也是遵循生、老、病、死的宇宙規律的。那麼宇宙呢?我們的宇宙也是一樣,在138億年前由大宇宙中的其他物質變成了奇點,奇點大爆炸產生了我們現在的宇宙,將來某一天,宇宙也會死去。大宇宙也是這樣的情況,大大宇宙都是同樣的情況。
黑洞
宇宙中所有的物體都在運動,沒有絕對的靜止的物質,它的力是從哪裡來的?大宇宙真的是無限大嗎?是不是令人不可思議。這還得從宇宙中的規律來找出答案。還是拿數字1、2、3舉例子,最大數是9以後無限個9,最小的數是-9以後無限個9,如果把-9前的負去掉,那麼它們就是一樣的大小了,也就是說最大的數等於最小的數,只不過是正反兩面。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正反兩面,做好事、做壞事,大小多少等等。那麼,拿物質來說,會有正反兩面嗎?有,有正物質、反物質兩種,正物質和反物質結合到一起,就會消失,這就是宇宙的規律。宇宙也有正宇宙和反宇宙,正宇宙和反宇宙是相等的,只不過是正反兩面。最初時,多少億億年前,反正是很久以前,從虛無當中,產生了無限大的正宇宙和無限大的反宇宙,兩者相互作用產生了力,因此我們的宇宙當中的物質都在運動。那麼,正宇宙和反宇宙兩者之間現在有聯繫嗎?有,就比如說數字,0是連接正數和負數的中間值。那麼現實宇宙當中的0,表示沒有、不存在的特質即是聯繫正宇宙和反宇宙的中間紐帶。這個比較難以理解,比如說人活著,或死去,但總會有活著和死去的中間值,那段時間即是活人和死人的之間,即不活著,也不死去,反正就是這個意思。通過這一狀態,即能通往正物質宇宙,也能通往反物質宇宙。這種狀態,索性我把它稱為零宇宙。通過零宇宙,即能來到正物質宇宙,也能來到反物質宇宙。這個零宇宙,就是正物質宇宙和反物質宇宙產生前的狀態,也是連接兩個正反宇宙之間的中間紐帶。也許黑洞就是零宇宙,但這只是大概、可能、也許吧,有待科學家們的努力。
宇宙模型
從正物質宇宙看,物質是無限大、無限小,通過零宇宙,往反物質宇宙看,正物質宇宙中的無限大,即是反物質宇宙當中的無限小,正物質宇宙中的無限小,即是反物質宇宙當中的無限大。所以正物質宇宙是有限大的,但通過反物質宇宙,使正物質宇宙變得無限大,反物質宇宙是有限小的,但通過正物質宇宙,使反物質宇宙變得無限小。舉個例子,比如說地球是有限大的,但人沿著一條直路一直順行走下去,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但還是找不到地球的邊,一直走下去,永遠也找不到邊,往相反的方向逆行,也是一樣。宇宙這是這樣,有限大,但通過反宇宙或零宇宙作用,使它看起來像是無限大。大的盡頭即是小,小的盡頭即是大。
好了,在此不再囉嗦了,還是希望有朝一日,科學家們能探索出宇宙的奧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