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瑞安支站訊 美容院做微整形屬違規,你造嗎?
事件回顧:
微整形被曝「黑幕」重重
近段時間,微整形市場又掀波瀾。
山東青島檢驗檢疫局聯合青島海關連續從來自韓國、日本的郵包內,截獲進口美容針劑共計25批次4000餘支。據了解,此次截獲的針劑多為「三無產品」,多數沒有中文標示和中文說明書,甚至沒有附加英文說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亦不盡翔實。
南京一位姑娘花10萬元到美容院注射整形,沒想到腫成了「南瓜臉」。然而,她在維權時遇到了麻煩,她先後在兩家美容院注射了玻尿酸、水光針和生長因子,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哪家美容院應該負這個責任。
近期,央視也曝光:北京一些美容院在提供的服務中包含了「注射美容」。在地下黑美容院,還發現了各類違規注射美容品。記者跟拍暗訪,揭開微整形培訓機構暴利斂財黑幕:所謂實操課,即學員兩兩成組互相打針,不菲學費換來的「資格證書」是假證,招攬生意全靠忽悠……
記者調查:
美容院做微整形屬違規,多數人不知
近年來,不少美容院颳起了微整形風,微信朋友圈裡「微整形大師」、「國際整形大師」、「明星御用金牌整形師」來訪某某美容院的宣傳廣告也很常見。市區一家養生會館的老闆娘就曾私下告訴記者,該店不僅經營常規的美容業務,還推出微整形服務,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市民陳小姐十分注重形象,會定期去美容院進行美容保養。兩年前,她在美容院的推薦下,注射了一支瘦臉針。「當時,美容院邀請了一位上海的整形專家過來操作。美容院的很多客戶都參加了那次活動。」陳小姐回憶,「剛注射完的那段時間感覺有些效果,好像臉真的變小了些,但後來很快又打回原形。」
記者調查了解到,像陳小姐這樣在美容院注射美容針、雷射美白等微整形的市民不少。甚至有些人在美容院的「宣傳」下,報名、交錢,集體奔赴韓國整形。
「現在割個雙眼皮、隆鼻、打玻尿酸什麼的,很平常,我身邊就有好幾個朋友做了,有些就是在美容院裡完成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女士告訴記者。她覺得,美容院為消費者提供「微整形」服務很正常。不過,這一兩年來,美容院變得謹慎起來,不再公開大肆宣揚「微整形」服務。「我們有一個內部的微信群,如果美容院推出這樣的活動,就會在群裡發話,或者在我們來做美容的時候,工作人員當面告訴我們。」這位女士說。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保化科(保健品食品化妝品監管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以來,該局陸續對我市的美容院開展監督檢查,有些美容院存在美容產品過期、進口美容產品屬於「三無」產品等現象。不過,未發現美容院存在醫療美容的違規操作行為,也並未查到醫療美容產品。「沒有發現不表示不存在。非法醫療美容比較難查,難在取證。」工作人員說,有的會在美容場所開展簡單的醫療美容項目,有的會跟外地的醫生掛鈎,或者選擇比較隱蔽的場所開展醫療美容。突擊檢查抓現行的概率很低,而且還需要有消費者的配合舉證。
他們說:
任何整形手術都是有風險的
市民王女士:任何整形手術都是有風險的,儘管一些美容機構打著「無痛、零風險、輕鬆讓你變美」的旗號,並用低價誘惑你做整形手術。萬一整形失敗了咋辦?這個後果到最後還不是自己承擔?奉勸身邊的各位,不當明星就不要去冒這個險了。
去美容院做微整形太不靠譜
市民胡女士:我會去美容院做臉部護理,去做SPA,但我堅決不會在美容院注射美容針之類,畢竟那也算小手術,在美容院那種環境下操作太不靠譜了。
嘉賓說:
在美容院做微整形安全隱患大
瑞安瑞麗醫療美容醫院院長徐少駿:消費者選擇去美容院整形,這是一種錯誤行為。美容院如果開展整形服務,屬於違規。
很多人並不了解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的區別,而一些美容院「越界」經營,非法開展醫療美容項目,造成了不少美容糾紛。注射美容針、隆鼻等美容項目屬於醫療美容範疇,必須在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裡,由具有相關資質的技術人員開展,否則即屬違規。
如果僅僅是使用化妝、美容護膚品進行皮膚的清潔、護理,就屬於生活美容的範疇。只要動用了醫療器械、醫療藥品,進行了侵入性的治療,如注射玻尿酸、美白針、雷射治療等都屬於醫療行為。
通常情況下,普通美容院的硬體根本達不到手術的要求,沒有符合條件的無菌手術室,手術就在按摩床上進行,消毒僅有消毒櫃,所用產品的來源和質量都不能得到保證。另一方面,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禁忌症,需要事先檢查了解才可以安全動手術,這些步驟在一般的美容院裡被「省略」了,發生意外情況時他們也沒有搶救能力。
以注射美容針為例,雖是小手術,但在正規醫院,需要初步檢查後,再與院方籤訂手術知情同意書,列明手術雙方責任、義務,然後才可以操作。操作人員也必須具備醫師執業資格證,並在診所或醫院有相關註冊。
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大不同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市民常說的整容、整形,其實就是醫療美容,與生活美容有嚴格的區別。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中明確指出,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常見的豐胸、隆鼻、雙眼皮、除皺、除脂、切眉、光子脫毛等,都屬於醫療美容。
生活美容又稱美容化妝,是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性手段,對人體進行的諸如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例如SPA。
醫療美容服務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經過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執業登記並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相關工作,接受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而生活美容院只需取得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有衛生主管部門核發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其開展項目上標有相應的「醫療美容科」、「美容外科」等醫療美容科目。從事醫療美容的醫生,必須具有《醫師執業證書》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書》。
消費者想進行醫療美容,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機構,並詳細了解其可從事的醫療美容項目,以免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傷害。在術前最好索要相關證明,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防日後發生糾紛沒有界定依據。 (記者蔡玲玲)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