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火的新聞就是人類拍到了黑洞首張照片的消息!既然連黑洞的照片都看到了,對於黑洞的知識不得不重新普及一下了!
以前我們所知道的黑洞就是一個洞,它可以吞噬周圍的一切物質。可是通過首張照得來的消息是,黑洞根本不是「洞」,而是宇宙中的特殊天體。
這次拍攝到的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
說到黑洞就要從它的歷史一點一點說起。黑洞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一顆衰老的恆星,能源都燃盡了之後,恆星內部就開始坍塌,最終形成一個看似黑色洞口的星體。當然,要想成為黑洞也不是任何星體都可以的,天體的質量至少要在太陽的20倍以上。
剛誕生的黑洞如饑似渴,瘋狂的把周圍體積較小的氣體撕扯到自己身邊。這些氣體被黑洞吞噬前,會形成一個吸積盤,這也是科學家確定黑洞的重要依據。
黑洞雖然能夠吞噬周圍的一切物質,但其實黑洞也是星系秩序的調節者。雖然看上去破壞力極大,但也是孕育新恆星的關鍵。
人類能夠拍到黑洞的首張照片是興奮的,可是拍到這一張照片要用十天的時間,衝洗照片要花費兩年的時間。
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就是拍一張黑洞照片,要用上8個望遠鏡,這八個望遠鏡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地方。西班牙一個,美國一個,西班牙兩個,墨西哥一個,智力兩個,南極一個。這八個望遠鏡在全球組成一個虛擬的望遠鏡網。
科學家們在同一時間,在不同的地方同時拍攝。要想拍到黑洞照片,八個望遠鏡必須同時拍攝。每年科學家的觀測窗口期只有十天左右。錯過這十天的窗口期,就又要重頭來過。
即使有八個望遠鏡,拍張黑洞照片也是不容易的。給黑洞拍照,就相當於在地球上拍攝一個放在月球上的橙子,難度可想而知。
拍到的黑洞照片對人類有什麼意義呢?人類一直都在說黑洞,這次卻能看到黑洞的照片,不僅是滿足了人類的好奇心,從科學的角度還可以給人類提供很多的信息,幫助我們了解氣體在黑洞內區真正的運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