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不同的測量方法和連接方式對電阻進行有效測量

2020-11-24 電子產品世界

電阻測試基本原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8/416583.htm

在電阻測試中我們常採用恆流測壓方法、惠斯通電橋(單臂電橋)和雙臂電橋方法。
恆流測壓方法

圖1中, r是引線電阻與接觸電阻之和;I是程控恆流電流源; V是具有極高輸入阻抗的電壓表,它對恆流電流源不產生分流作用。施加已知的恆定電流I,流過被測電阻R t,然後測量出電阻兩端的電壓V,當R t>> r時,根據公式Rt=V/ I就可算出電阻值。
惠斯通電橋方法

圖2中,V1,V 2是程控恆電壓源;Rstd是標準電阻; Rt是被測電阻;I是電流表。當電橋平衡即流過電流表I的電流為零時,有V1 /V2=Rstd/R t,由此可計算出Rt=R std×V2/V1 。
雙臂電橋方法

單臂電橋測量範圍為10~106 Ω,單電橋測幾歐姆的低電阻時,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已經不可忽略。而雙臂電橋適用於10-6~102 Ω電阻的測量,它是改進的單臂電橋,如圖3。將電橋中的中低電阻 Rt和R改成四端接法,並在橋路中增加兩個高阻電阻R3和R4,則大大降低了引線電阻和接觸電阻的影響。詳細介紹參見文獻[1]。

本文主要介紹恆流測壓法。當被測電阻阻值遠遠大於測試引線電阻和測試探針與測試點的接觸電阻時,採用圖1所示的兩線測試的基本方法是可行的,並且也可以獲得相當高的測試。

開爾文連接測試技術

當被測電阻阻值小於幾歐,測試引線的電阻和探針與測試點的接觸電阻與被測電阻相比已不能忽略不計時,若仍採用兩線測試方法必將導致測試誤差增大。此時可採用開爾文連接方式(或稱四線測試方式)來進行測試。

開爾文連接有兩個要求:對於每個測試點都有一條激勵線F和一條檢測線S,二者嚴格分開,各自構成獨立迴路;同時要求S線必須接到一個有極高輸入阻抗的測試迴路上,使流過檢測線S的電流極小,近似為零。

r表示引線電阻和探針與測試點的接觸電阻之和。由於流過測試迴路的電流為零,在 r3,r4上的壓降也為零,而激勵電流 I在r1,r2上的壓降不影響I在被測電阻上的壓降,所以電壓表可以準確測出 Rt兩端的電壓值,從而準確測量出R t的阻值。測試結果和r無關,有效地減小了測量誤差。

按照作用和電位的高低,這四條線分別被稱為高電位施加線(HF)、低電位施加線(LF)、高電位檢測線(HS)和低電位檢測線(LS)。
電阻隔離測試技術

對於施加的恆定激勵電流能全部流過被測電阻的情況下,使用上述方法測試是很簡便的,比如測試單個電阻。但我們還常常遇到被測電阻與一個電阻網絡並聯的情況,這個電阻網絡會對施加電流有分流作用,導致無法採用上述方法進行測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採用電阻隔離測試技術,其測試電路原理如圖5。

Rt是被測電阻, R1,R2串聯後再與 Rt並聯;A1,A2是高輸入阻抗、高    運算放大器;DVA是高輸入阻抗、高    差分電壓的程控放大倍數儀用放大器,它的輸出與數模轉換ADC相連;DAC是電流輸出型數模轉換器,DAC與A1構成程控恆流源;根據計算機控制,DAC輸出不同的恆定電流If。

A2構成電壓跟隨電路使Vc =Vb,從而I1=0。因此計算機通過16位電流輸出型DAC設定If 就控制了流過被測電阻Rt的電流I t,再通過由DVA和ADC構成的電壓檢測電路測試出 Rt兩端的電壓就可算出Rt 的阻值。

這種方法等效於將R1 斷開,把被測電阻單獨隔離開來進行測試的情況,因此稱其為電阻隔離測試技術。
分離開爾文連接測試電阻

電阻隔離測試對絕大多數複雜電阻網絡都適用,但應用到極少數電阻值比率極大的電阻網絡時就會產生一些問題。如圖6, R2/R1=6000,R 3/R1=4000,如果按圖5連接來測試電阻 R3時(即圖6-(a)連接),設施加電流 It為200μA,則在R3 兩端產生8V壓降,R2由於被隔離,其兩端電壓為零,所以在R1兩端必然產生8V電壓,導致 R2的功耗為 V2/R1=6.4W,這顯然是不允許的。如果把HP和LP 位置互換,由於A2不是理想器件,存在一定的失調電壓 Vos,即使小到20μV,在R1 上也會產生2μA的電流,使流過R3的電流產生1%的偏差,造成測試    大大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一種變形的開爾文連接方式來進行測試,不再使用隔離方法。它仍採用四根線,但根據需要將其中一對或兩對F,S線分開接在不同的點上來進行測試。這種方式稱為分離開爾文連接方式。本例中三個電阻要進行四次測試才能計算出它們的阻值,四次測試的接法分別見圖6中的表,圖中1,2,3點為連接點。圖6-(b) 接法可直接測出R1的值;圖6-(c)可測出 R2與R3的並聯值R p;圖6-(d)和圖6-(e)分別測出阻值R2 ′和R3′。分析可知R2′/R 3′=R2/R3 ,1/Rp=1/R2+1/ R3;由此可以解出R2 =Rp×(1+R2′/ R3′),R3=R 2×R3′/R2 ′。

在測試中還常常遇到被測電阻的兩端都沒有測試點,隱藏在電阻網絡中的情況,如R-2R網絡。這時也需要使用分離開爾文連接來進行測試。
 極小值電阻的測量技術

對於極小阻值範圍的電阻測量可以採用圖7所示電路完成,它可以測量10~ 80mΩ的電阻。通過差分運算放大電路,把被測電阻產生的微弱電壓信號放大100倍,因此實際電阻值是測量值要除以100。圖中運放UI採用低噪聲、高速、精密運放,如OP-37EJ,AD645或MAX400。和高電位施加線(HF)串聯的電阻R1是用來匹配電流施加模塊的    輸出負載,R2到R5採用高    高穩定性的電阻來保證差放電路增益的穩定,這決定了測量的    和重複性。為了保證    ,對運放的電源電壓要求很高,電路的安裝位置要儘可能靠近被測電阻,所有探頭要儘可能短,C2,C3要儘可能靠近運放。

 結束語

由於自動測試中要不斷地改變被測電阻,同時又要根據情況靈活地選擇測試方法和連接方式 ,因此實際生產中是使用探針卡將被測電路與系統相連,通過繼電器或FET開關組成的開關矩陳由軟體適當切換來提高測試速度和生產效率。同時在不同的測量中探針採用不同的接法,如直線四探針法和方形四探針法,可克服各種因素的影響,優化測量結果。如上所述,只要我們結合被測電阻的具體情況,靈活合理地應用上面介紹的測試技術,就可以得到滿意的測試結果。製造出高質量的厚、薄膜集成電路和片式電阻來。

相關焦點

  • 接地電阻測試儀的測量原理和測量方法
    串聯諧振赫茲電力為您導讀:接地電阻測試儀的測量原理和測量方法一、接地電阻測試儀的測量原理1.對地電壓測量採用平均值整流法。2.接地電阻值測量採用額定電流變極法,即在測量對象E(接地極)和H(電流極)之間流動交流額定電流I(30mA Max,128Hz);求取E和S(電壓極)的電位差V,然後求取接地電阻Rx的方法。Rx=V/I  3.其工作誤差(B)是額定工作條件內所得誤差,由使用儀表存在的固有誤差(A)和變動誤差(Ei)計算得出。
  • 接地電阻測量原理與測量方法
    接地電阻就是電流由接地裝置流入大地再經大地流向另一接地體或向遠處擴散所遇到的電阻,它包括接地線和接地體本身的電阻、接地體與大地的電阻之間的接觸電阻以及兩接地體之間大地的電阻或接地體到無限遠處的大地電阻。接地電阻大小直接體現了電氣裝置與「地」接觸的良好程度,也反映了接地網的規模。在單點接地系統、幹擾性強等條件下,可以採用打輔助地極的測量方式進行測量。
  • Pt100熱電阻三種接線方式對測量精度的影響
    Pt100熱電阻大家經常說的就是他們的接線方式和安裝了,那麼Pt100熱電阻三種接線方式對測量精度有影響嗎?這篇文章主要就是來討論這個問題的,同時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關於PT100熱電阻的接線方式。   二線制和三線制是用電橋法測量,最後給出的是溫度值與模擬量輸出值的關係。四線制沒有電橋,完全只是用恆流源發送,電壓計測量,最後給出測量電阻值。連接導線的電阻和接觸電阻會對Pt100鉑電阻測溫精度產生較大影響,鉑電阻三線制或者四線制接線方式能有效消除這種影響。
  • 什麼是接地電阻?怎麼測量?
    接地電阻是電氣設備依靠大地連接成同電位的一種方法,是反應導線或防雷引下線與大地接觸的緊密程度,接地電阻值的大小是保證人身安全的一種有效措施。
  • 接地電阻的多種測量方法
    打開APP 接地電阻的多種測量方法 發表於 2017-01-13 14:31:00   一、接地電阻精密測量法
  • 怎樣用萬用表測量pt100熱電阻 淺談熱電阻故障處理方法
    並著重對pt100熱電阻的萬用表測量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國標熱電阻的引線主要有三種方式:   二線制:在熱電阻的兩端各連接一根導線來引出電阻信號的方式叫二線制:這種引線方法很簡單,但由於連接導線必然存在引線電阻r,r大小與導線的材質和長度的因素有關,因此這種引線方式只適用於測量精度較低的場合。
  • 迴路電阻的概念和測量方法
    而電力系統許多大電流電氣設備在預防性試驗和交接試驗中需要準確測量迴路的電阻值。斷路器是電力系統重要的電氣設備,國標GB763、GB50150和電力行業標準DL/T596對斷路器導電迴路電阻測試儀的測量均作了規定:應採用直流壓降法測量,電流不小於100A。
  • 鉑電阻溫度傳感器的測量方法及其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801.htm1 鉑電阻溫度傳感器的三種引線方式根據測溫傳感器引線方式的不同,鉑電阻分為二線制、三線制和四線制三種,三種引線方式各有特點,二線制引線方式具有引線簡單,但存在的問題是測量誤差較大,在測量中不可避免的引入線電阻誤差,僅適合於測量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
  • 萬用表測量電阻的三種方法
    V+端接到電阻的一段,V-端接到電阻的另一端,然後設置萬用表就可以進行測量了。   2、四線法   四線法是一種理想的低電阻的測量方法,因為這樣可以不在相對值測量功能的協助之下消除引線的影響。這些校準都是自動校準的。
  • 初中物理:電阻的測量及特殊測量方法,中考必考點
    一、伏安法測電阻1、實驗原理:R=U/I2、實驗方法:對一個未知電阻,用電壓表測出它兩端的電壓 U,用電流表測出通過它的電流 I,應用歐姆定律變形式 R=U/I,就可以求出其電阻值,這種測量電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 用伏安法測量電阻知道怎樣接線嗎?提高測量精度的方法
    用直流電壓表和直流電流表間接測量元件直流電阻的方法稱伏安法。其接線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電壓表前接法,一種就是電壓表後接法。見圖1所示。電壓表前接法的特點是電流表與被測電阻串聯,電流表的內阻會對測量結果有影響;電壓表後接法的特點是電壓表與被測電阻並聯,其內阻同樣會對測量結果有影響。
  • 電阻的測量方法圖解
    電阻的測量是電工測量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測量,許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它。如判斷電路的通斷、精確測量被測電阻的阻值、了解絕緣電阻的數值是否滿足要求,掌握接地電阻的阻值等。正確而便捷的選擇合適的測量儀表及設備是電力工作人員必須掌握的。
  • 知識||幾種接地電阻的測量方法
    一、接地電阻精密測量法精密測量接地電阻採用三線連接,輔助接地棒、測試線都連接好後,切換功能測量電阻R模式,按鍵按「TEST二、簡易法測量接地電阻法此方法是不使用輔助接地棒的簡易測量法,利用現有的接地電阻值最小的接地極作為輔助接地極,使用2條簡易測試線連接(即其中H
  • 接地電阻的測量原理與注意事項
    設備接地的方式通常是埋設金屬接地樁、金屬網等導體,導體再通過電纜線與設備內的地線排或機殼相連。當多個設備連接於同一接地導體時,通常需安裝接地排,接地排的位置應儘可能靠近接地樁,不同設備的地線分開接在地線排上,以減小相互影響。
  • 如何用鉗型方法來測量接地電阻?
    本文介紹了鉗型法測量接地電阻的測量原理和測量方法,用比對法校驗了鉗型法測量的可行性和測量數據的有效性,對空間範圍有限區域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的測量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接地電阻常用的測量方法有三極直線法、等腰三角形法、四極法和雙引線法,其中,前兩種方法適用於接地面積不大的小型接地裝置,後兩種方法適用於接地面積較大的大型接地裝置。
  • 接地電阻測量原理與方法
    對從事地電學工作,對接地電阻的概念並不陌生,然並非能完全理解。這裡想跟大家聊聊其概念和測量原理。
  • 用高壓I2C電流和電壓監視器進行測量
    摘要:採用分立組件和其它電源監視器的傳統實施方法在複雜性、功能或性能方面往往達不到要求,LTC4151提供一種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來監視電流、電壓和溫度。本文介紹了一個通用電源監視器LTC4151如何應對多種應用的功能需求。
  • 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及其測量方法
    打開APP 輸入電阻和輸出電阻及其測量方法 發表於 2017-11-28 14:18:46   輸出電阻x_{0}   輸入信號是比較弱的,都要經過放大和處理後,再輸出使用,輸出信號的方式有多種,當輸出信號流經一個電阻,則在電阻上產生壓降,當這個電阻上的電壓是傳輸給下一級或是直接使用時,那麼這個電阻就稱為輸出電阻。
  • 萬用表測量電阻方法
    萬用表測量的對象與方法很多,所以今天就分享測量電阻知識。1.萬用表功能介紹,測量對象電阻器件。萬用表測量電阻校正圖一:識讀出電阻器上的標稱阻值,二:選用合適的擋位並進行歐姆校零,6.測量指標分析1.測量中確認萬用表的耐用、高精準度(每秒s算),2.指針式萬用表是校準的時候以中間位基礎進行校準,所以中間部分是最正確的一般比標稱準確度最少精確一個數量級.
  • 一般接地網接地電阻的測量
    又為了消除互電阻的影響,電流探棒距電壓探棒的距離也保持在20m為宜。如果距離接地極20m以外是建築物,則可採用圖(c)和(d)所示的方法。圖(c)將電壓探棒和電流探棒分置在被測接地極的兩側;圖(d)則使三者呈現三角形布置,被測接地極與探棒之間皆相距20m。用同一臺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同一接地極,用圖(c)和(d)方法測量結果與圖(a)的布置,在d=20m時一樣,也是2.1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