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沒有提到的那些古代大魚(組圖)

2020-11-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大魚海棠》沒有提到的那些古代大魚(組圖))

呼延雲

  《

大魚

海棠》熱映,口碑分成兩極,畫面堪優、劇情堪憂是比較一致的看法,不過筆者不是動漫從業人士,就不妄加評論了,今天這一期敘詭

筆記

,只應景兒談一談古代筆記中的那些大魚。

  眾所周知,《大魚海棠》取材自《莊子·逍遙遊》中的「北冥有魚」這一篇——說是取材,其實基本上是芥子裡尋須彌,在隻言片語中衍生出的一個全新的神話故事。神話是一個民族的童謠,關於大魚的記錄也一樣,宋朝以前的筆記中不僅多見而且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宋朝以後的筆記中就不僅稀少而且有板有眼,一如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腳踏實地,不再浮想聯翩——雖然這挺沒勁的。

  大魚往往是兇兆

  漢魏六朝時期的筆記中,大魚不僅夠大,而且夠奇,隨便抓出一條都是個午夜故事。比如東方朔所撰《神異經》裡記載過一種橫公魚,「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從個頭來說不算太大(按照漢尺計算,長度大約1.84米),但這種魚奇在白天是魚,夜裡就化為人,有那膽大力壯的漁民捕到了,也是沒轍,因為其「刺之不入,煮之不死」,唯一的辦法是在煮魚的鍋裡放上兩枚烏梅,才可讓其乖乖接受烹飪,「食之可止邪病」。

  西晉張華所撰《博物志》裡,專門有一篇寫「異魚」的,記錄了東海有一種牛體魚,「其形狀如牛」,將其皮剝下懸掛起來,「潮水至則毛起,潮去則毛伏」,頗有點「魚靈感應」的意思。

  相比上面這倆,西晉崔豹所撰《古今注》裡記載的才是真正的大魚:「鯨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裡,小者數十丈,一生數萬子,常以五月、六月就岸邊生子,至七八月,導從其子還大海中,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水族驚畏,皆逃匿莫敢當。」這段記錄除了鯨魚大的有千裡長比較扯之外,其他的尚算真實。

  不過,見到大魚或捕到大魚,對於古人而言,往往不是什麼吉兆。《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寫嬴政遊東海,「至之罘,見巨魚,射殺一魚」,之後很快就生病死去。這只是亡身,更加糟糕的是亡國。晉代學者幹寶在著名志怪筆記《搜神記》裡記述:漢成帝永始元年春,「北海出大魚,長六丈,高一丈」,一共捕到了四條;漢哀帝建平三年,「東萊平度出大魚,長八丈,高一丈一尺」,一共捕到了七條,都很快死了。漢成帝寵愛趙飛燕姐妹,荒淫無道,是西漢衰亡的起點,漢哀帝有斷袖之癖,寵愛董賢,放任丁傅兩家外戚禍亂朝綱,致使皇朝病入膏肓……趕這倆當口獲得漁業大豐收,當然不是什麼好事。西漢如此,東漢也一樣,「靈帝熹平二年,東萊海出大魚二枚,長八九丈,高二丈餘」,眾所周知,漢靈帝是我國古代「親小人,遠賢臣」的優秀代表,這些正驗證了善於預測災異的學者京房在《易傳》中提出的理論:「海數見巨魚,邪人進,賢人疏」。

  除此之外,在不該見到魚的地方見到魚,更不是什麼好事。《搜神記》裡記載:太康(晉武帝年號)中,有兩條鯉魚,不知怎麼出現在了武庫的房頂上,「武庫兵府,魚有甲鱗,亦是兵之類也」,加上烏鴉嘴京房在《易傳》中又講過怪話:「魚去水,飛入道路,兵且作。」惹得時人惶惶不安。果然沒過多久,那個問饑民為何不食肉糜的白痴皇帝晉惠帝登基,誅殺大臣楊駿,「矢交宮闕」,又將皇太后楊芷廢為庶人,活活餓死在金鏞城,再往後是戰火紛紜十六年、讓無數黎民百姓蒙難的「八王之亂」……在幹寶看來,這一切「都是大魚惹的禍」。

  大魚竟為魂所附

  到了隋唐五代時期,歷史筆記中的大魚漸少,異魚增多。比如唐段成式所撰《酉陽雜俎》中寫過一種「印魚」,「長一尺三寸,額上四方如印,有字」,別看印魚不大,但哪怕是最大的魚見到它,也唯恐避之不及,因為這魚專門負責下病危通知書,「諸大魚應死者,先以印封之」。唐李冗所撰《獨異志》中寫過一條白魚,長三尺,可化作美女,「潔白端麗,年可十六七」。不過大魚也有,五代杜光庭所撰之《錄異記》裡記述:「南海中有山高數千尺,兩山相去十餘裡,有巨魚相鬥」,格鬥中魚須掛在山上,「半山為之摧折」,充滿了好萊塢奇幻大片的既視感。

  不過,這一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魚,當屬唐李復言所撰《續玄怪錄》中的一則故事。蜀州青城縣主簿

薛偉

突然生病,人事不省,「連呼不應,而心頭微暖」,一家人圍著他,不忍入殮。一連二十多天過去了,這一日他突然坐了起來,對著目瞪口呆的家人說:「看看我的同僚們是不是正在吃魚,如果是,就讓他們放下筷子過來,聽我說一件新鮮事。」同僚們聞聽得薛偉醒了,都很高興,一起趕來。薛偉慢慢地說:「漁夫趙幹釣到一條巨大的鯉魚,藏起來不賣給官府,被發現後,魚遭到沒收,他本人挨了五鞭子,是不是這樣?」大伙兒都愣住了:「你不是一直躺在病榻上嗎?怎麼會知道得這麼詳細清楚?」薛偉長嘆一聲道:「他釣到的那條大魚,就是我啊!」

  同僚們大驚失色,薛偉這才把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吾初疾困,為熱所逼,殆不可堪。忽悶,忘其疾,惡熱求涼,策杖而去,不知其夢也。」這樣走出了縣城,薛偉感到非常快樂自在,「其心欣欣然」,好像被關在囚籠中的野獸釋放了出來。漸漸地,他走進了山中,山道崎嶇漫長,有些悶熱,於是便下了山,沿著江邊行走,只見「江潭深淨,秋色可愛,輕漣不動,鏡涵遠空」。看著這美景,薛偉突然想要遊泳,遂脫衣於岸,跳身便入。

  薛偉自幼遊泳,成人後——尤其是當官以後,每日穿著官服,正襟危坐,再也沒有遊過,這時入了水,便覺得清涼徹骨,舒爽至極,不禁感慨道:「人生在世,原來還不如做一條一天到晚遊泳的魚快活!」話音剛落,有一個魚頭人身的傢伙,騎著一條鯢魚過來,宣讀河伯的命令:「既然薛偉想做一條魚,就化成一條巨大的赤鯉吧!」薛偉再一看自己「即已魚服矣」!他絲毫不覺得這是什麼壞事,反而因為身體變化的緣故,遊得更加歡暢,「波上潭底,莫不從容,三江五湖,騰躍將遍」。

  玩歸玩,肚子餓了還是件麻煩事,薛偉往前遊,見縣裡的漁民趙幹正在垂釣,「其餌芳香」,薛偉想,我到底是人,不過暫時穿了身魚的外衣,怎麼能吃他的魚餌?可是肚子咕嚕咕嚕叫個不停,他又琢磨起來:我到底也是縣裡的主簿,就算趙幹釣到我,豈能殺我?於是吞了魚餌,被釣上岸。趙幹見這麼大的一條魚被自己釣到,開心極了,「以繩貫我腮,乃係於葦間」,恰好官府派人來買魚,他藏匿大魚不賣,被搜了出來,挨了五鞭子。薛偉被「拎」到官府後廚,放在砧板上準備宰殺,薛偉急得大叫起來,廚子根本聽不懂「魚語」,「按吾頸於砧上而斬之」,就在斷頭的一刻,薛偉醒了過來,悟到自己因病失魂,竟魂附魚身。

  大魚原來是龍妻

  北宋年間,對大魚最「情有獨鍾」的學者當屬劉斧,他在著名的筆記小說集《青瑣高議》裡,竟記錄了兩則關於大魚的故事。

  第一則是他親歷的,有一年他在南通當獄吏,「秋八月十七日,天氣忽昏晦,海風泯泯至,而雨隨之」,當天夜裡,海潮聲好像萬鼓齊鳴,隱隱的還傳來一種十分詭異的聲音,「若有數千人哭泣」。第二天一早,發現沙灘上臥著一條大魚,長百餘丈,「望之隆隆如橫堤,喘喘待死」,岸上的居民們拿這條大魚沒有辦法,等了三天還是死了,額上好像還蓋著個朱紅色的章,估計就是前面提到的「印魚」給蓋的。可惜這麼大的一條魚,「身肉數萬斤,皆不可食」,但是魚油可以用來點燈。誰知轉過年來南通發生瘟疫,死亡率接近50%,劉斧感慨「巨魚死,亦非佳瑞也」。

  其實稍加思索,就明白這條被衝上岸來的大魚乃是一條鯨魚,它的死和一年後的瘟疫八竿子打不著。相比之下,《青瑣高議》裡另一則關於大魚的記錄,更加神奇。宋仁宗嘉祐年間,廣州一個漁翁在夜間打魚時,「網得一魚,重百斤」,等到帶回岸上一看,這條魚竟長了一張人臉,「腹有數十足,頸下有兩手如人手,其背似鰲,細視頸有短髮甚密,腦後又有一目,胸腹五色,皆紺碧可愛」。漁翁問了一圈同行,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魚,只好帶回家,放在庭院裡,以一領竹蓆覆蓋之。

  「夜切切有聲,漁者起,尋其聲而聽之,其聲出於敗席之下,其音雖細,而分明可辨,乃魚也。」漁翁躡足附耳聽之,那魚嘆息道:「因爭閒事離天界,卻被漁人網取歸」,漁翁嚇壞了。第二天一早,有個叫蔣慶的人來買魚,漁翁趕緊把這條大魚出手賣掉。蔣慶用一個巨大的竹籠將大魚帶回家,半夜聽見那魚又在嘀咕:「不合漏洩閒言語,今又移來別一家。」蔣慶的妻子很驚訝,跑來查看,大魚說自己口渴,想喝水,蔣慶搬來一隻巨盆,裝上井水,把大魚放在裡面,大魚卻還挑三揀四,說自己住不慣井水,蔣慶只好又派僕人去海邊運了海水過來,大魚洗了海水浴,果然不言聲了。

  這天晚上,蔣慶喝了點酒,壯起膽子,拿了把刀來到大魚面前說:「魚能說話,聞所未聞,你趕緊講清楚你到底是誰,不然吃我一刀!」大魚趕緊說:「我是龍王的老婆,因為跟龍王吵嘴,憤然離開皇宮,想搬到岸邊住,不意被漁翁捕捉,你要放了我,定有重謝!」蔣慶便將它帶到海邊放掉了。半年以後,龍王的老婆真的託人給蔣慶帶來一串精美的珍珠,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不難看出,這一時期,筆記中的「大魚」已經不再是早年被獨立記載的個體了,而是成為了小說或故事中的某種「道具」或「角色」,有趣固然有趣,卻缺少了可以讓人無限想像的空間。相較之下,南宋末年的學者周密在《齊東野語》中的一則筆記,雖然高度寫實,沒有任何杜撰的成分,讀起來反而讓人豪情幹雲。有個名叫莫子及的人,性情一向慷慨豪邁,當學官之後因言獲罪,被貶到石龍(今廣東東莞石龍鎮),他不像其他被貶官員一樣夾起尾巴做人,而是買了一條大船,「泛海以自快」。他指揮著大船一直往北開,「海之尤大處也,舟人畏不敢進」,莫子及拔劍脅迫繼續往前開,船夫只好聽他的。突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滔天巨浪像翻滾的小山一樣湧來,波浪中,三條大魚時隱時現,「皆長十餘丈,浮弄日光」,船夫們「皆戰慄不能出語」,莫子及卻興致大發,飲酒作詩曰:「一帆點破碧落界,八面展盡虛無天,柂樓長嘯海波闊,今夕何夕吾其仙!」

  莫子及所追求的,與薛偉相仿,都是在官場混跡良久而心生厭倦,渴望如大魚一般自由狂放的人生。當代人讀《莊子·逍遙遊》,總喜歡把「北冥有魚」視作是氣勢宏大、展翅高飛的勵志象徵,其實這是「滿擰」的誤會。莊子的本意,一個人要想成為鯤鵬,不必有所作為,應該無所牽掛。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遊出「大魚海棠」的奇妙魚生物
    《大魚海棠》不僅是一部動畫片這麼簡單。跳出劇情,影片中美輪美奐的畫面,足以令人心馳神往。那些瑤光幻夢的仙境;那條飛躍海天之門的大魚;那位神秘莫測的貓王「靈婆」;還有那個嚮往人間的鼠臉「鼠婆」…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也有一些奇特的生物,說來,它們真的很有幾分「大魚海棠」的腔調。
  • 《大魚海棠》的片名,詮釋了整個故事,海棠花花語註定悲傷
    隨著《大魚海棠》這部國漫的問世,讓眾人驚豔,尤其是在國外,他們對待中國古典文化相當有興趣,在2017年,成功獲得15屆布達佩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長片獎,從而名動一時。 不過你知道嗎?《大魚海棠》的分數,在國內看來,居然比國外要低很多!其原因就是女主椿的感情問題。
  • 《大魚海棠》: 遇見,就是奇蹟
    (原標題:《大魚海棠》: 遇見,就是奇蹟) 衛昕近日市場熱映的國產動畫劇
  • 這場大魚海棠主題婚禮,一個字,美!
    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婚禮主題大魚海棠】設計靈感 大魚海棠人物角色均取自於中國古代神話,加上東方風韻的水墨淡彩畫風,使電影畫面充滿中國風的畫面確實精美動人。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Logo取新郎新娘名字中的單字,融入大魚海棠設計元素,繪畫出專屬他們的名字設計。
  • 《大魚海棠》那麼火!當海水倒灌遇上大禹會怎樣?
    有沒有被古典的畫風、大氣的畫面、賞心的音樂驚豔?且不管那麼多,我就問你,掏腰包去影院,值不值?永定土樓、大紅燈籠、梯田、古典服飾……你以為它在描繪一個場景其實它在給你講中國文化包含著中國古代的衣食住行,面面俱到
  • 《大魚海棠》,在崇高之前,請先學會可愛
    今天帶孩子去看《大魚海棠》,畫面當然是極美的,但故事不行。不管是講給小孩子還是講給戀人們,或是講給我這樣的陪看媽媽,都是不到位的。我覺得問題在於,一方面主題太過宏大,愛與犧牲,人生真諦之類的;另外一方面又太過於空洞,扒開那個宏大的主題,裡面就什麼也沒有了。
  • 《大魚海棠》:創作手稿展示,你對這部動畫電影還有印象嗎?
    《大魚海棠》是一部國產動畫電影,於2016年7月8號上映。」,有些觀眾則認為認為《大魚海棠》劇情仍然非常不足。2018年7月5日,《大魚海棠》獲得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第三屆動漫獎。想必看過《大魚海棠》的人都對其中某些畫面仍然保留印象,而電影中那些美輪美奐的場景,正是由幕後的創作人員所設計的傑作。
  • 電影《大魚海棠》在北美贏得了讚譽,這標誌著國產動畫的全新開始
    中國動畫片《大魚海棠》上映兩年後在北美上映,因其獨特的角色、令人驚嘆的形象和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受到影評人和影迷的高度評價。這部電影於2018年4月6日在北美部分城市上映,並於4月11日上映。喊!電影公司和電影公司在北美發行了這部電影,不僅有英語配音,還配有英文字幕。
  • 《大魚海棠》影評:大愛無疆,厚愛無言
    只要一提到良心動畫,大家肯定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日本動畫和宮崎駿,但隨著中國動畫發展的蒸蒸日上,國產動畫也有拿的出的出色動畫,像《齊天大聖》《大護法》等。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雖然較後期上映的日漫《你的名字》《煙花》等的口碑相對要差,但大魚海棠作為國漫的崛起之作來說,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影片整個畫面以中國紅為主打,滿滿的中國元素讓整個電影具有了中國特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這是我們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事物,極其神秘,雖然某些場景和畫面的設置有日漫的風味,但將其與中國元素相結合的特色還是值得表揚的。
  • 《大魚海棠》的成功讓我看到了國產動漫的真正出路
    這幾年國產動漫蓬勃發展,出現了《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部現象級的作品,大眾無不感慨國產動漫之崛起。而在這一片繁榮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一點:在國產動漫裡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並發展中國文化,是國產動漫崛起的重要因素。
  • 《大魚海棠》:國風版宮崎駿電影,感情的分類不止三種
    當時很多人在看《大魚海棠》的時候,紛紛表示椿實在是太身在福中不知福了,明明有一個湫疼愛著她,但是她卻總是記掛著鯤。大家表示這一段畸形的三角戀實在讓人無語,於是就給《大魚海棠》打下了一個低分。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要筆者說,其實不然。我們來看一下《大魚海棠》中,主角之間的愛恨情仇。
  • 《大魚海棠》人物關係圖 世界人物圖譜及地圖曝光解析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將於7月8日(明天)全國首映。日前,電影世界人物圖譜與地圖曝光,主角椿湫鯤以及更多故事情節與人物角色逐漸明朗。神秘世界已緩緩揭開序幕,閩南網小編匯總這個宏大奇幻的視界,揭秘這些角色間的絲絲關聯和愛恨別離。
  • 書影評|《大魚海棠》
    《大魚海棠》,一部經典的國產動漫,可是所有的觀眾每每無意間記起它,總會不經意感慨惋惜,名義上的男主鯤沒有為女主椿付出很多,而和椿從小一同長大,並且深深愛著椿的湫,為了椿付出了那麼多,可椿仍執意要同鯤一起,不惜一切代價,甚至還給村莊帶來災難。
  • 大魚海棠粘土畫,美得不要不要的
    ―― 《大魚海棠》我用的是大寶的七巧板盒,裡面的七巧扳一個不剩的都被大寶玩丟了先用藍色加黑色粘土揉均鋪個弧形做夜空。再用灰色加白色粘土揉均做雲朵,捏扁一塊粘土放在合適的位置後,用牙籤平行把粘土撥散開即是雲,最後揉個圓球壓扁做月亮。
  • 大魚海棠:女主不經意間的這句臺詞,竟然成了渣男口中的流行語
    大魚海棠:女主不經意間的這句臺詞,竟然成了渣男口中的流行語   大魚海棠是一部具有極大的意義的動漫。,主要講了女主椿,和男主鯤還有湫的愛情故事。整部劇以椿要救鯤而湫要救椿的事情為主題,對於明知不可為的事情。偏要努力去做。最終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傷害。
  • 我們來自遙遠的世界,所有的人類都是一條大魚,大魚海棠
    今天說的大魚海棠便是這樣。電影開始拋出了三個人生究極影奧義的問題,我們是誰? 我們從哪裡來? 又要到哪裡去?這是一個117歲老人說的話。於是記憶順著大魚回流, 應該是一百年前。這是逆天行事 村裡人趕來要求椿交出鯤關鍵時刻 湫用盡全力打開了海天之門海水倒灌 椿和鯤卻沒能離開天被捅開了無數的口子 自然災難面前無所謂人和神全村人遭遇了災難這便是愛情的代價嗎 寬慰自己便是沒有未卜先知嗎
  • 動漫瞎嗶嗶:《大魚海棠》裡中國神話元素去哪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初在電影院看《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看到背景中簷牙高啄的懸空寺時筆者心中泛起一陣激動,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對《大魚·海棠》抱以期待。別忘了在莊子之前中國便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中誕生過許多的神話,而莊子也是在聽說對他而言的「古代神話」以後將其改編再說一遍。
  • 「大魚海棠」北美大獲好評,是中國文化勝利?還是國產動漫崛起?
    作為2016年國產動漫的年度票房冠軍,國產電影動漫歷史上曾經的總票房排行第二的神作(於最近被熊出沒超越了),《大魚海棠》自上映那一刻開始,就沒少成為觀眾們茶餘飯後交談的話語對象,有得人認為它就是國產動漫復興崛起的代表創作,也有得人會認為它的三觀不正,是會給社會帶來不良的風化教育的
  • 國產十大動畫片排行榜Top4:我願用天下來還你的恩情《大魚海棠》
    看到我把《大魚海棠》放在國產十大動畫片排行榜第四名,可能有很多人就開始噴了。但是只對於我來說,《大魚海棠》確實有實力放在國產十大動畫片排行榜Top4。如果不相信,請讓我說完我的觀點。《大魚海棠》的故事很簡單,人類鯤救了椿,椿要報答救命之恩(也有可能是因為愛),甘願付出自己一半的生命去挽回他,把自己的性命與之相連。湫為了守護自己深愛的女孩椿,又拼盡全力贖回她的生命,綻放自己,化身風雨,在人間生死不離別。我自己認為,這部動畫電影中的所有人物都沒有錯。錯的只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意外。
  • 北冥沒有大魚,也沒有海棠,有的是莊子逍遙的道家人生觀
    看過電影《大魚海棠》的朋友,一定還記得裡面那條名叫「鯤」的大魚。「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出自《莊子》的開篇《逍遙遊》。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逍遙遊》中,莊子的人生觀。先說說莊子是何許人也。《逍遙遊》還用了和《道德經》同樣的論述,說那些長得歪歪斜斜的樹木,看似沒有用處,卻免除了被砍伐的命運,能夠活得更長久。這就是莊子「無功」的哲學觀點。大智若愚,那些看似沒有才能的人,自然不會遭到別人的妒忌,不去爭名奪利,不去顯山露水,自然能避免被別人加害,不用每天提防別人,活得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