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遙遠的哭聲,最後都會和我們息息相關。
每一次不以為意的忽略,
都會成為環境惡化背後的推手。
01
這些照片,你覺得美嗎?
奇妙的紋理,明豔的色彩,像極了抽象派的畫作。
然而你想不到的是,這每一張看似美麗的照片背後,都隱藏著恐怖故事。
它們記錄的不是地球之美,而是地球之殤。
這些照片出自攝影師J. Henry Fair之手。
從2000年起,他開始通過航拍的方式,來記錄這些少有人看到的汙染造成的景象。
為此他花了十幾年時間。
拍下的照片組成了名為《工業傷疤》的畫冊。
看這一道道彩色的弧線,好像大地上斑斕的彩虹。
可實際上,這是德國一片被過度開採的森林。
原本茂盛的森林,被電力公司收購併用於煤的開採後,僅剩下10%。
目之所及,只有光禿禿的悽涼與蕭條。
再看這張,以為是雪域高原的美景嗎?
答案要讓人大失所望了,這是磷肥造成的汙染。
多美的水中畫面,是自在漂浮的海草嗎?
不,這是石膏、硫酸,還有鈾、鐳等重金屬共同汙染形成的產物。
高危!
豔麗的紅色與深邃的藍色碰撞背後,是石油洩漏的墨西哥灣。
海洋裡無數無辜的生命將為此喪生甚至絕跡。
鮮豔的綠色,看上去多麼健康。
可實際上,這是一種名為草甘膦的除草劑,毒性很大。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鋁廠排出的廢料,讓河流變成了白色。
西班牙一廠商生產石膏時形成的廢液,像極了一條綠色的河。
畫面越看越恐怖。
這是加拿大阿爾伯塔,黃色區域是大片硫磺,紅色的是一條被汙染的河流。
看上去,像不像一條在流血的河流?
造紙廠的汙水傾倒湖,像極了擴散中的癌細胞。
還有硝酸鹽的排汙管道。
加拿大被過度開採的石油潭。
鋁土礦開採後留下的廢棄物,形成大片赤泥。
色彩豔麗,引人注目。表面美好,實則有毒。
每一張都是人類傷害地球的證據,滿目瘡痍!
拍攝過程中,攝影師被汙染造成的惡臭燻到窒息已是家常便飯,有時還會受到航空管制只能偷偷拍攝,他甚至還曾被工廠當作定位襲擊目標的恐怖分子。
困難重重,為什麼還要這麼做?為什麼要把這麼殘忍的事情拍得這麼美?
Henry回答說:
我的目的是通過創作美麗的形象,從美學角度出發引起對話。如果照片不夠漂亮,人們根本不會珍惜它們,甚至忽略它們。
如果不夠震撼,便不能引起重視,多麼殘酷的事實,多麼麻木的反應。
02
Henry拍攝的這些照片記錄的僅僅是地面上的變化。
可人類對地球做的事情太多了,變化的何止地表。
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工業廢液……人類在源源不斷地製造各種汙染。
而這些汙染傷害的地球並非和我們毫不相干,它是我們自己的家園。
面對這些汙染與傷害,地球會怎麼做呢?
會一直不為所動嗎?
南極溫度升至二十度,除了無辜受難的動物之外,極地還在發生著其他的變化。
這不是被鮮血染紅的雪地,而是被極地雪衣藻包裹的南極。
它有多可怕呢?
這種藻類適合在寒冷氣候中生存,低溫時可以保持休眠。
而當溫度升高時,就會迅速繁殖。
它的顏色較深,會使積雪反射的陽光量減少,吸收的陽光增多。
這樣一來,冰雪融化的速度將被加快!
而冰雪融化為雪衣藻創造了更好的繁殖條件,藻類繼續增多,融化進一步加速,形成惡性循環。
這種現象,是否表示地球在自己主動加速變暖?
為了保護自己,地球還會做一些什麼事情呢?
中科院院士丁仲禮早就提到:
地球溫度比現在高十幾度的時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濃度比現在高10倍的時候有的是,但地球一直好好的,毀滅的只是物種,毀滅的是人類自己。
人類能承受的環境變化範圍,比地球要小太多太多了。
如果地球採取進一步行動,先承受不起的,先被淘汰毀滅的,不是地球,而是人類。
03
新冠病毒已經讓我們意識到,世界是一個整體的事實。
環境問題更是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一場劇烈的局部大火之後,煙霧將隨著氣流蔓延全球。
波及的範圍,遠不止起火點本身。
所有遙遠的哭聲,最後都會和我們息息相關。
許多年前,我們就開始暢想2020年的美好生活。
卻未曾想到,充滿期待的2020,開局就這麼多災多難。
而我們仍在暢想的,還有2050。
可是就在3月22日,世界水日的那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
如果不立即採取有力措施,到2050年,全球將有35億至44億人用水受到影響。其中超過10億人生活在城市中。
正享用著自來水便利、有著足夠飲料飲用的我們或許不知道:
目前,全球約有22億人缺乏安全的飲用水。42億人生活在缺乏足夠衛生設施的環境中。除非我們採取緊急行動,否則氣候變化的影響預計將加劇這些數字的增加。
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臨之時,我們強調多洗手。
可這個時候,地球上的一部分人根本沒有洗手的條件。
衛生系統岌岌可危。
如果這樣的趨勢繼續蔓延,2050真的發生了那樣的事情,更多人都要面對枯竭的水資源問題,生活又將是何般模樣呢?
如果繼續不為所動,2050等待我們的,等待我們後代的,又會是什麼?
04
變化都是慢慢發生的。
就像病變,像生一顆蛀牙,像癌症的發展,一切都在不知不覺間累積。
在預警的時候不以為意,發作的那天,就真的來不及了。
我們都想健康快樂地生活,希望看到美麗的景象。
但前提是: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保持著適合我們生存的條件。
那些絕美的照片背後,不再藏有恐怖的故事。
來源|央視網、視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