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cpu排行_2019年cpu推薦_2019年cpu天梯圖-太平洋電腦網

2020-11-23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橫評]2019年已近尾聲,對廣大DIYer來說,19年上半年,屬於Intel;19年下半年,屬於AMD。

·2019年上半年:

  Intel僅僅靠著Skylake留下的牙膏,依然能在上半年穩定壓制AMD的市場份額。可以說上半年的DIY市場,Intel依然沒太把AMD當對手,有一說一,Intel打遊戲確實很香。

·2019年下半年:

  前兩代銳龍,讓AMD的CPU部門稍微有了點起色。而7月份的三代銳龍,就是AMD向Intel發起的挑戰書:別把我們當螻蟻,今天開始,時代變了!

  在這個年底總結的日子,為大家送上,年度熱門A/I CPU橫評,本次橫評將作為PConline的2019年CPU排行榜。

  本次只挑選了熱門處理器作為橫評選品,想看更完整的排行榜可以點這裡進入2019年CPU天梯圖。

電商平臺熱銷的六款CPU

  本次橫評就不限制價格區間了,近年來除了為了性價比裝機的同學,還有為了追求極致性能而裝機的,所以今年的高端CPU銷量也比較高,有加入統計的參考價值。但在橫評統計總分時,還是會將價格加入評分項目。

  綜合多電商平臺銷量統計,我們挑選出年度熱銷的六款CPU:

一、Intel i5-9600KF / i5-9400F

  「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中端主力

  銷量第一名經常都是被酷睿i5所佔據,但今年的銳龍3600X也很有競爭力,加上九代酷睿i5比3600X要早出來很多,累積起來的銷量比後者多也合情合理。

  兩款CPU均為九代i5,銷量都比較火爆,這裡就選擇i5-9600KF作為Intel代表。

二、AMD Ryzen 5 3600X

  「2019下半年的銷量冠軍」

  三代銳龍CPU剛推出上市的那段時間,大家關注的除了性能吸睛的Ryzen 9 3900X與Ryzen 7 3700X,更吸引人的莫過於便宜大碗的Ryzen 5 3600X,6核12線程規格,人人都能數框框。

三、Intel i7-9700K

  「高端中最有性價比的遊戲神器」

  要說玩遊戲,那還得要看Intel。相比於幾年前遊戲優化止步於4核的情況,現在遊戲對8核心CPU的支持說不上好,但起碼已經在做了。一些大型3A大作確實可以享受到多核心帶來的性能紅利,並且Intel高頻高能的特性,很適合遊戲場景。削減了對遊戲作用為零的超線程功能,i7-9700K確實是今年最合適打遊戲的性價比高端CPU。

四、AMD Ryzen 7 3800X / Ryzen 7 3700X

  「衝擊高端CPU市場的攪局者」

  同樣是遊戲大戶關注的兩款高端CPU,同為8核16線程規格,可以將Ryzen 7 3800X看成體質更好的Ryzen 7 3700X。

  遊戲方面雖然不敵i7-9700K與i9-9900K,但性價比與綜合性能一起權衡,它們比兩款Intel高端CPU更加值得選購,這裡同上選擇略強的Ryzen 7 3800X進行對比測試。

五、AMD Ryzen 9 3900X

  「7nm、I/O die與膠水MCM封裝的奇蹟」

  其實要論奇蹟,它的大哥Ryzen 9 3950X更加合適,不過由於Ryzen 9 3950X持續跳票,並且一直處於「搶購——缺貨」的狀態,截止至我們統計數據時沒積累出多少銷量,也就無法上榜了。

  AM4接口的CPU能塞進12個核心乃至16核心,跟AMD新設計的核心架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CCD + I/O die,比起Intel一直堅持的大核心路線更加靈活。

六、Intel i9-9900KF

  「不超5GHz能用?」

  可能因為i9-9900K是2018年底推出的旗艦CPU,它竟然不敵之後才出的閹割核顯版本i9-9900KF。

  想來想去,這顆CPU的價值應該就是買回來那一刻立刻超5GHz,然後拿來刷B站逛微博,至少超大陸的觀點是這樣。(手動狗頭)

六款CPU規格參數對比:AMD自信了

2019年 6款熱門CPU規格對比
CPURyzen 5 3600XRyzen 7 3800XRyzen 9 3900Xi5-9600KFi7-9700Ki9-9900KF
核心代號MatisseMatisseMatisseCoffee LakeCoffee LakeCoffee Lake
接口類型AM4AM4AM4LGA 1151LGA 1151LGA 1151
核心線程6/128/1612/246/68/88/16
製程工藝TSMC 7nmTSMC 7nmTSMC 7nmIntel 14nm++Intel 14nm++Intel 14nm++
超頻可超頻可超頻可超頻可超頻可超頻可超頻
頻率3.8GHz(基礎頻率)
4.4GHz(加速)
3.9GHz(基礎頻率)
4.5GHz(加速)
3.8GHz(基礎頻率)
4.6GHz(加速)
3.7GHz(基礎頻率)
4.6GHz(最大睿頻)
3.6GHz(基礎頻率)
4.9GHz(最大睿頻)
3.6GHz(基礎頻率)
5.0GHz(最大睿頻)
三級緩存32MB32MB64MB9MB12MB16MB
支持內存規格DDR4-3200DDR4-3200DDR4-3200DDR4-2666DDR4-2666DDR4-2666
支持最大內存容量128GB128GB128GB128GB128GB128GB
PCIe通道PCIe Gen4PCIe Gen4PCIe Gen4PCIe Gen3PCIe Gen3PCIe Gen3
內置核顯UHD 630
TDP95W95W105W95W95W95W
價格
(12/19)
1499元2599元3999元1399元2899元3499元

  CPU參數就羅列在這裡了,總體來看,AMD這邊的CPU規格似乎更加有亮點:7nm+多核心+超大三緩+PCIe 4.0,並且不同CPU之間頻率跨度並不大。Intel這邊則是主導高頻方向,且中端與高端CPU之間頻率跨度較大。

測試平臺搭建

  先介紹一下我們這次的評測平臺。

2019年度CPU橫評測試平臺
作業系統Windows 10 1909(已打好所有最新補丁)
CPUIntel:
i9-9900KF
i7-9700K

i5-9600KF
AMD:
Ryzen 9 3900X
Ryzen 7 3800X
Ryzen 5 3600X
主板Intel:
華碩 ROG M11H(WI-FI)

AMD:
華碩 ROG C8H(WI-FI)
內存芝奇 皇家戟 DDR4 3600MHz C16-16-16-36 8GBx2
SSD三星970 Evo Plus 1TB(系統盤)
影馳 HOF PRO 2TB PCIe 4.0(軟體盤)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Ti Founders Edition
電源鑫谷 崑崙KL-1080W電源
水冷散熱器超頻三凌鏡GI-CX360水冷散熱器

  評測的硬體都是一直以來在使用的,首先確保的就是平臺穩定靠譜。

  主板方面,Z390晶片組與X570晶片組都使用ROG HERO系列,定位相同,減少主板規格不同帶來的性能影響。

  散熱器為超頻三凌鏡GI-CX360水冷,因為本次測試CPU規格跨度較大,使用360水冷會比較穩妥。

  內存則從四根芝奇皇家戟裡拔了兩根出來用,雙8GB的組合已經足夠發揮出它們的性能了。

性能測試

理論性能測試

  理論性能測試項目會測試多種傳統的跑分軟體,誰分數高誰就厲害,簡單粗暴。

 CPU-Z v1.90

  CPU-Z測試項目分為單線程與多線程,可以看到,頻率更高的i7-9700K與i9-9900KF在單線程性能上已經完勝AMD的三款參測CPU,這應該是不用測就應該猜得出來的結果了。

  而多線程成績方面,Ryzen 9 3900X毫無懸念,12核24線程規格碾壓其餘5款參測CPU。同為8核16線程,Ryzen 7 3800X多線程成績比單核性能更強的i9-9900KF還要高。

  6核12線程的Ryzen 5 3600X成績也與8核8線程的i7-9700K基本持平了,i5-9600KF就只能在它們之中做個弟弟了。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CineBench是一款通過測試渲染速度來評分的一款跑分軟體,這堆CPU不管是在R15還是R20,多線程性能排序都是一樣的。Ryzen 9 3900X的多線程性能依然毫無懸念贏過其他5款CPU,並且在R20中,AMD處理器的單線程性能竟然超越了高頻的i9-9900KF。

 wPrime 2.10 1024M

  wPrime是一款通過計算質數來測試CPU運算能力的軟體,也非常直接暴力,多核心的Ryzen 9 3900X依然吃香,測試時間比i9-9900KF少了將近一半。速度最慢的是i5-9600KF,因為核心線程數比較少,與之定位相近的Ryzen 5 3600X也比它快了許多,只要60%的時間。

3DMark Time Spy Extreme物理得分

  3DMark的TSE項目也算一款比較吃多線程性能的軟體了,Ryzen 9 3900X依舊領先,而高頻單核性能更強的i9-9900KF甩開同規格的Ryzen 7 3800X約400分。

壓縮文件性能測試

  壓縮軟體是大家平時經常會用到的,由於壓縮軟體算法不一樣,不同壓縮軟體之間壓縮文件的速度也會不同,這裡挑了兩款壓縮軟體進行測試:一款是很多人都用的WinRAR,一款是自帶Benchmark的7Zip。

 7-Zip基準測試得分

  7-Zip測試中,AMD處理器與Intel處理器之間拉開的距離非常大,Ryzen 7 3800X比同核心規格的i9-9900KF分數高了11.3%,Ryzen 9 3900X繼續領跑。

 WinRAR壓縮文件速度

  WinRAR這裡的結果就反轉了,Ryzen 9 3900X比i9-9900KF還慢了4.3%,i5-9600KF依然穩定墊底。其他數字大家點開大圖好好比一比看吧。

辦公情景模擬應用性能測試

  PCMark的測試項目大多都針對於日常辦公應用,如網頁瀏覽,文檔編輯等。Ryzen 9 3900X依舊沒佔到太大優勢,僅比i9-9900KF高了1.8%,側面說明在這類項目裡,頻率高單核強的CPU會更好用。

專業軟體應用性能測試

  專業應用相對於上面的日常辦公,會更加考驗CPU的性能,其中以多線程應用居多,理論上核心更多的Ryzen 9 3900X會更具優勢。

 POV-Ray Benchmark

  POV-Ray Benchmark為一款測試CPU渲染性能的軟體,通過渲染一張大圖,計算每秒平均渲染像素來獲取成績。

  Ryzen 9 3900X一枝獨秀,i9-9900KF與AMD 3800X表現相近,而線程數吃虧的i5-9600KF已經掉進下水道出不來了。

 FHD X264 Benchmark

  FHD X264 Benchmark通過導出視頻,測試渲染的幀數並記錄。這裡Ryzen 9 3900X也沒有與i9-9900KF有太大的差別,只有6.4%。

 ArcTime Pro視頻壓縮導出

  ArcTime Pro就是正常導出視頻的流程了,這裡核心更多的Ryzen 9 3900X表現就比較正常,甩掉i9-9900KF一點點距離。

  這說明做視頻工作的話,還是核心/線程多會更吃香,Ryzen 9 3900X在這幾款產品裡的表現是最好的,也更適合視頻工作者使用。i9-9900KF的表現也不俗,雖然核心數吃虧,但實際表現的差距並沒有核心數比例那麼大。

  理論性能測試小結:小項目沒什麼多說的,處理器的核心規格性能擺在這,對比一看就知道咋回事了,這裡超大陸想講的是AMD在單線程性能稍弱的情況下,多線程性能反超Intel的問題。

  簡單的說,Ryzen CPU的SMT(同步超線程)技術要比酷睿i系列的HT(超線程)技術要厲害一點,多核利用率更高,這就是為什麼在上面很多項目中,Ryzen 7 3800X單線程性能不如i9-9900KF,但多線程性能反打的情況。

  「多框框」必然是以後發展的趨勢,Win10系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你不會在Win10的系統裡看到當年Win7「一核有難,N核圍觀」的情景,在如何優化「多框框」效能這一方面,AMD比Intel做出了更好的決策。

遊戲性能測試

  今年的遊戲大作數量同樣目不暇接,兩家處理器廠商也熱衷於將遊戲性能作為他們的賣點。

  這裡就挑選了6款比較熱門的網遊與3A大作進行測試,畫質統一設置為1080P解析度,最低畫質。這樣設置的原因是為了減少顯卡瓶頸的影響,把CPU的性能差別最大化地表現出來。

 古墓麗影:暗影

 DOTA2

 GTA5

 全面戰爭:三國

 刺客信條:奧德賽

 絕地求生:大逃殺

  遊戲測試小結:六款CPU都能讓遊戲運行在100幀以上,但在《古墓麗影:暗影》、《全面戰爭:三國》與《絕地求生大逃殺》中,英特爾的兩款高端CPU遊戲性能明顯拋開了其餘處理器,坐實英特爾遊戲一哥的位置

  英特爾一直在吹的「極致遊戲性能」確實有理有據,不過遊戲運行在這麼高的幀數,除了對某些用240Hz屏幕的電競大哥來說有點作用之外,休閒遊戲黨其實可以一定程度無視這幀數差距了。

  而且我們的測試是基於1080P解析度,畫質最低的設置進行,如果適當調高畫質,讓顯卡與CPU都趨於性能瓶頸,那它們之間的差距將會縮小。

溫度與功耗測試

  由於無法測試單硬體的功耗,軟體讀取硬體功耗信息也曾經出現數據錯誤的情況,這裡使用北電儀表功耗儀測試整套平臺功耗,遊戲滿載使用古墓麗影Benchmark測試。

  i9-9900KF在測試時出現了降頻的現象,遊戲滿載與Prime 95測試時的功耗都要比i7-9700K小,結合上面的古墓麗影遊戲測試來看,遊戲中i9-9900KF的幀數並不如i7-9700K,也就可以解釋這一現象。

  而AMD這邊,7nm工藝讓三代銳龍處理器的功耗可以得到比較有效的控制,Ryzen 9 3900X單烤FPU功耗只有278W,比對面最高功耗的i7-9700K低了將近30W,前者可是比後者多了4個核的「奇行種」。

  由於打開PBO的關係,三代銳龍處理器在烤FPU的時候一起撞到95°C的溫度牆降頻。

  Intel處理器在低頻的情況下功耗會低許多,頻率低,核心少的i5-9600KF烤FPU只有68°C,而8核的i7-9700K和i9-9900KF由於核心較多與頻率更高的原因,已經碰到90°C大關了,不過依然比AMD處理器溫度要低。

6PConline評測室總結:用戶需求不盡相同回頂部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六款熱門CPU綜合性能對比

  辛苦做測試,最後就是為了這張綜合對比表格,算是全篇測試的精華部分了。

  綜合性能差距表是綜合了以上除溫度功耗之外的所有測試項目得出的數據,由於很多項目都會吃多線程性能,Ryzen 9 3900X毫無疑問奪下綜合性能冠軍寶座。

  再看看其餘選手,規格一樣的i9-9900KF與Ryzen 7 3800X,後者雖然有SMT技術加持,一些多線程場景會比前者表現稍好,但遊戲方面是i9-9900KF的強項,差距與Ryzen 7 3800X拉得比較遠,靠著高頻性能獲得勝利

  i7-9700K由於沒有超線程功能,即使遊戲強,但多線程場景掉分太多,綜合性能就更不如Ryzen 7 3800X,甚至差點給核心數更少的Ryzen 5 3600X追上。

  i5-9600KF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除了遊戲,其他項目基本處於墊底的位置,但U其實還是好U,只是正好本篇橫評裡它是最便宜、最低規格的一款。

  對比一下Intel的遊戲強項,毫無懸念的結果,但其實AMD並沒有落後Intel太多,值得驚喜。

  因為我們的遊戲測試都是設置成最低畫質特效來放大CPU之間的遊戲表現差距的,如果開的是高特效畫質的話,差距是會更小的。

  性價比也是大家買處理器所關心的點,不過並沒有一個比較科學的衡量方法,這裡就簡單粗暴的將CPU價格÷綜合性能百分比,得出每百分比性能的單價。這樣算的結果就是,銳龍3600X的性價比最高、i5-9600KF的性價比第二高

  反正數字越小表示性價比越高,總體對比著看,AMD銳龍會比Intel酷睿性價比略高一點

  至於這個對比方法科不科學,我可以負責任的跟大家講:大家圖個樂就好,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把秤。

  因為性能越高,提升性能的難度就越大,所以這裡怎麼算,都會是中/低端處理器的性價比更高:因為實現它們這樣的性能成本非常低。高端處理器,貴有貴的道理,花多幾百上千RMB才提升10%的性能,值不值就見仁見智。

發表個人看法的總結時間——

  2019年末了,超大陸認為,再去探討「處理器性能是否過剩」這個問題已經沒有意義。

  至於原因也不用囉嗦,人人都是自媒體的年代,對創作能力強的CPU需求量直線上升,打遊戲的買少核心高頻CPU就完事。而對那些創作者、大UP主來說,他們對CPU性能的需求可以說是無底洞。

  所以不看使用需求,說CPU性能過剩的一律當耍流氓處理。

  不可否認的是,今年的CPU市場,Intel依然穩坐遊戲老大的寶座,我自家打遊戲用的電腦也換上了i7-9700K,在一些對遊戲幀數穩定度需求較高的遊戲確實比AMD表現要好。(不是我黑,用AMD處理器玩遊戲有時真的會偶爾頓卡一下)


有時就是突然卡一下然後就斷連了

  論綜合能力,「性能過剩」的AMD會更加出彩或者說,AMD的處理器已經趨於「全能」,消費級平臺核心最多的Ryzen 9 3950X,加速頻率比其餘任何一款銳龍處理器都要高,什麼概念?不僅工作上有多核心的優勢,打遊戲時還能享受到高頻優勢。

  再加上AMD其餘產品線產品,「天花板」級別的已經有伺服器的EPYC羅馬CPU,再弱點則有發燒級平臺線程撕裂者,更適合低端平臺的APU也將到來,每個人都能在AMD裡找到自己的心水產品。

  今年是AMD銳龍的開花結果爆發期。

  有競爭總是好的,AMD的ZEN架構讓大家對摩爾定律重新燃氣了信心,英特爾為了繼續鞏固自己的市場,也會加快新產品的推進步伐,最終得利的,終究還是用戶,今年的CPU新品是值得我們高興的。

 

6款處理器選購指南(建議)——

 i5-9600KF 1399元

  它與i5-9400F一樣,依然是今年有較高選購價值的CPU,在辦公、網遊與大部分3A大作中都會有比較好的性能表現,網吧老闆應該會更喜歡這款CPU。

  如果你玩的遊戲偏向於騰訊網遊,預算不多,它會是個更好的選擇。

 Ryzen 5 3600X 1499元

  這款處理器相比於上面兩款i5,並沒有價格上的優勢,但綜合性能會更強。多了SMT超線程功能的它我認為更適合平時中度工作與遊戲的用戶,剪片修圖畫圖紙還能打打遊戲。專業性能比i5強,遊戲輸一點點,但差不了太多。

 

 i7-9700K 2899元

  主觀意見:要我給2019年CPU推薦,我認為最香的CPU就是這款了,超5GHz後遊戲性能爆表,且經歷過最近一波降價,非常實惠。

  客觀意見:8核規格對付絕大部分遊戲剛剛好,但沒有超線程,在應付工作時可能不如AMD的Ryzen 7系列,屬於一款為遊戲而生的處理器,降價後性價比確實很高,推薦手頭預算不多的遊戲發燒友購買。

 

 i9-9900KF 3499元

  英特爾欽定的最強遊戲處理器,但該系列還有一款i9-9900KS,它才算是9900K系列的完全體。

  比i7-9700K多了超線程功能,不管是遊戲還是工作都有不錯的性能,個人認為適合遊戲主播使用——直播打遊戲時關閉超線程,直播完畢剪輯精華時打開超線程,快速出片。

 

 Ryzen 7 3800X 2599元

  銳龍7它們的定位就相當於i9-9900K,但遊戲很明顯不如後者。

  因為都帶超線程功能,綜合性能比Intel更強,更加適合作為工作用機,推薦預算不多,要有工作性能也要有較強遊戲性能的用戶購買。

 Ryzen 9 3900X 3999元

  四千塊,不是家裡有礦的估計都不會了解了。

  遊戲依然比不過Intel,但綜合性能在這裡是最強的追求極致生產力的可以考慮它或者是更極致的它大哥Ryzen 9 3950X,如果家裡有金礦也可以選擇更高端的線程撕裂者系列。

  本篇橫評就到這裡了,測試+碼字不易,5000多字,如果認可PConline評測的話,請給我們投幣點讚關注啦。

相關焦點

  • cpu天梯圖2019年2月最新版 2019年2月cpu性能天梯圖排行
    cpu天梯圖2019年2月最新版 2019年2月cpu性能天梯圖排行 2019年2月18日 HuangJiang來源:pc6
  • 手機cpu哪款型號性能最好排行 手機cpu天梯圖排行榜2019年11月最新...
    手機cpu哪款最新型號性能最好?首先我們要知道,如何判斷一款手機性能怎麼樣?一般我們比較性能都是通過CPU型號來比較的,手機CPU作為目前智慧型手機最最核心的硬體,通過手機CPU天梯圖,我們可以快速了各型號處理器性能排名、不同型號CPU之間的性能關係等,具備很好的參考價值。
  • 2019年2月CPU性能排行天梯圖最新版
    2019年2月CPU性能排行天梯圖最新版 2019年2月16日 HuangJiang來源:pc6
  • 極速空間CPU天梯圖4.0(2019第一版)
    極速空間CPU天梯圖4.0(2019第一版)比3.1版的位置更精確,詳細可參閱下文中的「天梯圖解讀」。極速空間筆記本CPU天梯圖(移動桌面對比版)也同步更新。極速空間CPU天梯圖和其它CPU天梯圖有一些差異,由於專業測試軟體對多線程的優化更好,而目前還有很多遊戲對超過6個核心的優化不足,如果機械地以跑分軟體來對CPU性能進行排列對比,會有較大的誤導作用。考慮到多數用戶購買桌上型電腦的用途是辦公上網、高清影音和玩遊戲,因此,極速空間CPU天梯圖在位置標註的時候,考慮了跑分和日常遊戲的偏差因素。
  • AMDcpu天梯圖2020 筆記本cpu性能排行榜
    AMDcpu天梯圖2020 筆記本cpu性能排行榜 AMD的CPU處理器在近兩年變得十分有競爭力,無論是桌面級CPU還是移動端都十分出色
  • 極速空間CPU天梯圖2019-4.1版(新增銳龍三代)
    已發現有個別網站、自媒體抄襲極速空間CPU天梯圖,有的人還卑鄙地抹去水印,完全不尊重作者勞動。現聲明:此文和極速空間CPU天梯圖為小蟲站長原創,已作版權登記,未經過本人書面允許,任何採集、轉載、抄襲此文及圖片均為盜版侵權。
  • 2020最新CPU天梯圖_顯卡天梯圖【附最新CPU顯卡選購建議】-太平洋...
    [PConline 雜談]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了3個月,很多最近想裝機的小夥伴都不知道目前最新最值得購買的CPU是哪款,AMD CPU和Intel CPU又哪個比較好,哪張顯卡性價比又最高,在這裡曉邊就結合2020年我們PConline最新的CPU天梯圖/顯卡天梯圖來分析一波,給出選購的意見和建議。
  • 電腦CPU到達物理極限,這是國產晶片追趕的好時機
    這些年我們國內也誕生了大批的科技企業,比如說大批的國產手機品牌崛起並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聯想電腦也常年佔據著全球PC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可是不少人都能發現,儘管出貨量很高,但是我們國內的企業賺錢實在是太少了,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我們在CPU上仍然受制於人,錢都被上遊廠商賺走了。
  • Kubernetes K8S之CPU和內存資源限制詳解
    示例:應用如下【命名空間quota-mem-cpu-example已提前創建完畢】:kubectl create -f quota-mem-cpu.yaml --namespace=quota-mem-cpu-example查看 ResourceQuota 詳情:kubectl get resourcequota mem-cpu-demo
  • 2018 年新近詳細CPU、顯卡天梯圖
    今天為大家帶2018年1月最新版CPU和顯卡天梯圖,方便電腦愛好者了解最新的CPU及顯卡性能,對於玩家裝機選擇CPU和顯卡搭配也會起到很好的量化參考作用。如今,桌面處理器只剩下Intel和AMD兩家,去年AMD銳利處理器崛起之後,如今兩家可謂平分秋色。
  • i7處理器天梯圖2020 電腦cpu天梯圖實時排名
    i7處理器天梯圖2020 電腦cpu天梯圖實時排名 英特爾的酷睿i7處理器可以說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高性能處理器的代名詞,其性能在同一時期的處理器當中都是以性能為主打元素
  • 電腦零部件如果沒有使用cpu導熱矽脂會怎麼樣?
    cpu導熱矽脂是電腦在製造過程中不可以缺少的一種灌封材料,這種灌封材料不但可以用在電腦零部件中,還可以用在印表機頭、冰箱、汽車電子以及傳感器等等方面。因為電腦是目前主要的學習工具和辦公工具,下面為大家普及一下電腦零部件如果沒有使用cpu導熱矽脂會怎麼樣?
  • 艾銻知識|電腦cpu沒矽脂的解決方法
    電腦cpu沒矽脂的解決方法:電腦cpu沒矽脂可以工作,但CPU溫度會上升的很快,機器無法穩定運行,溫度太高還會燒毀機器裡的部件。當CPU沒有矽脂了,建議自行購買矽脂塗上去。塗矽脂的方法和步驟:在cpu外殼中央點少量導熱矽脂,矽脂的容器不一定是針管,也可能是小瓶,可以用牙籤等挑少量矽脂置於相同位置。如果矽脂粘稠度低,可以直接安裝散熱器,依靠散熱器底座將矽脂壓開,擴散為薄薄的一層。
  • 電腦CPU散熱不好?原來是導熱矽脂沒有塗好
    導熱矽脂也被稱為導熱膏或散熱膏等,可以應用於cpu與散熱器之間熱量傳輸的紐帶,具有導熱介質、增大接觸面積、緩衝震動、填充散熱等應用作用,但是使用導熱矽脂要想達到最佳使用效果,關鍵是要掌握產品的操作規範及要求,現在施奈仕就和大家介紹下CPU導熱矽脂怎麼使用更好。
  • 一分鐘了解CPU性能:AMD速龍X4 860K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一分鐘了解CPU性能:AMD速龍X4 860Khttp://cpu.zol.com.cn/611/6115624.html /slide/611/6115624_1.html cpu.zol.com.cn
  • 2020最新CPU天梯圖 顯卡天梯圖「附最新CPU顯卡選購建議」
    [PConline 雜談]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了3個月,很多最近想裝機的小夥伴都不知道目前最新最值得購買的CPU是哪款,AMD CPU和Intel CPU又哪個比較好,哪張顯卡性價比又最高,在這裡曉邊就結合2020年我們PConline最新的CPU天梯圖/顯卡天梯圖來分析一波,給出選購的意見和建議。
  • CPU溫度多少正常 80度合理嗎?每日一答
    每日一答http://cpu.zol.com.cn/664/6642846.html電腦主板壞了值得修嗎? 每日一答http://mb.zol.com.cn/664/6642925.htmlCPU是什麼?八核處理器啥意思 每日一答http://cpu.zol.com.cn/664/6640674.html主板電池沒電了會怎麼樣?
  • 變色材料應用於CPU溫度警示解決方案
    也就是說,cpu的耐受溫度為65度,按夏天最高35度來計算,則允許cpu溫升為30度。按此類推,如果你的環 境溫度現在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過50度。溫度當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頻到什麼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過環境溫度30度以上。所以,應根據所處環境溫度選取適合變色條件的變色材料。一般建議為50℃~60℃。
  • 最美CPU!人類看清冥王星歸功於它
    飛了9年半、48億公裡,「新視野」號終於讓人類第一次得見冥王星的清晰樣貌,載入史冊。這臺小鋼琴大小、連燃料箱總重450公斤的探測器也讓人們對它充滿好奇,除了核能發電機、7種探測設備,最先進的成像儀器,其身後還有什麼秘密?比如說cpu?
  • R5 1600X對決8600K 一分鐘了解CPU性能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R5 1600X對決8600K 一分鐘了解CPU性能 http://cpu.zol.com.cn/666/6662237.html /slide/666/6662237_1.html cpu.zo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