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在宇宙的深處,還存在著像人類一樣的高等智慧文明,很有可能是在四光年之外的比鄰星,因為這裡存在一顆和地球環境極為相似的星球,來自於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則認為,如果外星文明真的存在,它將會在距離地球355光年外的半人馬座。這裡文明都存在遠遠超出了地球的文明智慧,他們已經可以利用恆星中的各種資源,甚至將產生的核廢料傾倒進恆星,將其銷毀,用這樣的方式來減少對母星的汙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早在60年前,來自於澳大利亞的天文學家通過望遠鏡,發現了一顆擁有眾多稀有元素的恆星,這些元素你可能都從來沒有聽說過,因為這些元素的半衰期非常的短,它們也不應該存在於恆星當中,卻在光譜的檢測當中出現了。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恆星中半衰期非常短的資源,是在不斷被補充的,那麼這些資源又是如何再次出現的呢?補充者又是誰呢?
在幾年前,科學家們對塔比星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因為它極有可能是高級文明正在建造的戴森球,所謂的戴森球,就是一個可以將所有的恆星資源利用起來的巨大結構。而這一星球在觀測中發現,所有的表現都符合於戴森球的特點,大約在地球1500光年之外。
如果真的有文明可以利用整個宇宙中的能源,就意味著這顆星球的發展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文明,那麼這樣的結構是否真的存在呢?天文學家對這一現象給出了解釋,他認為,曾經我們所發現的擁有半衰期元素眾多的星球形成的原因大約有以下這三個。
首先第1個就是中子星的存在,因為有了中子星的出現,所以導致釋放出了大量的正電子,形成了一定的風暴,不斷衝擊著恆星大氣當中的一些元素,把它們轉化成了這些短時期更短的重元素,但是根據目前的觀測來看,在這顆恆星的周圍並沒有發現任何中子星或者半星。
第2個就是在這裡還存在著人類,從來都沒有發現過的半衰期更短的元素,它們在外力的作用下, 以超新星爆發的方式導致這些元素的出現。以上這兩個觀點在提出之後,就迅速的被其他的科學家給否定,於是,天文學家又提出了第3個解釋的方法,他認為在宇宙當中有一股更強的力量,正在向這顆恆星傾倒廢料, 不斷注入新的元素。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對人類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或許人類可以通過這些汙染的方式來源,找到外星文明的存在,而這一文明應該已經可以向1500光年之外的塔比星一樣,建造一個巨大的戴森球結構了,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