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昭,今天是初七了,時間真的過得好快,一轉眼就是一年。可能好多朋友們都準備出門工作了,在這裡小昭提前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事業起色,節節高升。
接下來小昭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帶刺的植物,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這種植物在農村其實也很常見,尤其是在山坡附近。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主題吧:這種植物,被稱為「鳥不宿」,全身都可入藥,價值極高。
「鳥不宿」這個名稱挺有趣吧,它是一個地方別名,也是老一輩們根據這種植物的形象給命名的。它的學名叫「八角刺」,在我國一些民間地方也叫它「老虎刺」,「貓兒刺」,「刺黃柏」,「刺黃芩」,「貓兒頭」等。
「鳥不宿」為冬青屬冬青科,是一種常綠闊葉小喬木。它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就是,陽光充足與氣候溫暖,如果能在排水良好的酸性肥沃土壤裡,那麼它就會長得更好。它在農村一般常見於林下,灌木叢中及山坡附近等地。
「鳥不宿」的植株外貌很特別,整株基本以葉子為主,非常稠密。而其葉片都是長滿了有角的邊刺,如果不小心碰到的話,就會被扎到,別說是人類,就連鳥類那麼充實的爪子,它們也依然不敢停留在這種植物上,因此才被人們稱之為「鳥不宿」。
除了葉子的主要特點外,它的果子也是不可不視的。其果球為圓形,顏色由開始的綠色轉變為成熟後的紫黑色,雖然不大,但都是成串的生長,具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但有一點,它是不能食用的。
「鳥不宿」除了外貌獨特外,它在藥用方面,價值更是突出。據了解得知,「鳥不宿」全身都可入藥,在藥用上具有肝腎,養氣血,祛風溼等功效,主要針對:腰膝痿弱、風溼痺痛、跌打損傷、肺癆咳嗽等多種症狀。
由此可見,「鳥不宿」的價值的確極高。那朋友們,你們家鄉有見過這種植物嗎?它在我國分布範圍很廣泛的,也許很多人的老家都會有,記住它吧,今後要是遇見了,可得保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