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及內容
(1)整型的運用
(2)浮點型的運用
(3)布爾型的運用
(4)複數的運用
二、實驗過程
1、創建不同類型的數字對象並賦值
(1)啟動IDLE開發環境,並新建一個Python模塊文件,並輸入下面的代碼:
# 創建整數對象
intNum = 32
print(intNum)
# 創建浮點對象
floatNum = 3.5
print(floatNum)
# 創建布爾對象
boolNum = True
print(boolNum)
# 創建複數對象
complexNum = 1.23+4.56J
print(complexNum)
下圖是代碼截圖
2、更新數字對象的值
在chapter1_1.py文件中,我們可以修改數字對象的值,可以把intNum加上30,可以把floatNum加上100.5,也可以把boolNum重新賦值為False。修改後的代碼如下:
# 創建整數對象
intNum = 32
print(intNum)
# 創建浮點對象
floatNum = 3.5
print(floatNum)
# 創建布爾對象
boolNum = True
print(boolNum)
# 創建複數對象
complexNum = 1.23+4.56J
print(complexNum)
# 修改數字對象
intNum += 30
floatNum += 100.05
print(intNum)
print(floatNum)
下圖是代碼截圖
3、整型與浮點類型計算
整型和浮點類型的計算,和普通的四則運算一樣,也不用擔心數據類型的轉換問題,Python會自動在整型和浮點類型間轉換。
在chapter1_1.py文件中,我們可以計算intNum和floatNum的和,差、乘積、商。修改後的代碼如下:
# 創建整數對象
intNum = 32
print(intNum)
# 創建浮點對象
floatNum = 3.5
print(floatNum)
# 創建布爾對象
boolNum = True
print(boolNum)
# 創建複數對象
complexNum = 1.23+4.56J
print(complexNum)
# 修改數字對象
intNum += 30
floatNum += 100.05
print(intNum)
print(floatNum)
# 求兩數的和、差、積、商
print(intNum+floatNum)
print(intNum-floatNum)
print(intNum*floatNum)
print(intNum/floatNum)
下圖是代碼截圖
4、布爾類型
布爾類型的變量只有兩個值:真和假。在Python語言中,真用英文單詞True表示,假用英文單詞False表示。另外,在Python語言中,任何非0的數字都為True。
布爾類型主要用於條件判斷,判斷條件的真和假。使用關係運算符進行運算的結果都返回布爾值。例如,假設a的值為30,b的值為20,那麼關係表達式a>b返回True,b>a返回False。
在chapter1_1.py文件中,我們可以分別聲明a和b兩個變量,並分別賦值30和20,然後比較a和b的大小,並輸出比較結果,代碼如下:
a = 30
b = 20
result = a > b
print(result)
5、複數的計算
兩個複數也可以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在chapter1_1.py文件中,我們可以分別創建c1和c2兩個複數變量,然後計算兩個複數的和、差、積、商。代碼如下:
c1 = 1.23+4.56J
c2 = 0.36+1.53J
print(c1+c2)
print(c1-c2)
print(c1*c2)
print(c1/c2)
三、實驗成果
通過上機實驗操作,我們掌握了整數、浮點數、布爾類型和複數類型的聲明及其運算規則。
四、關於編程訓練營
歡迎使用編程訓練營APP學習Python編程,在手機應用商店搜索編程訓練營即可下載APP。
編程訓練營APP同時提供簡單易懂的圖文課程和上機操作視頻課程,既能系統學習,又可以精煉知識點,加速對知識的掌握;課程同步測試和知識點練習對課程的掌握程度進行全面評估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