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錚便對國產劇的「出海熱」做出預判「新媒體行業的迅猛發展為電視劇產業帶來新的增長空間,從長遠來看,繼新媒體之後,電視劇產業的下一個增長點、興奮點應該在海外市場。」
國產劇的海外發行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渴望》《還珠格格》等作品均曾在海外播出。從單打獨鬥,到如今的「組團出海」,《甄嬛傳》《小別離》《河神》《無證之罪》《最好的我們》《延禧攻略》等優質作品紛紛踏出國門,近期尚在播出階段的《黃金瞳》《愛上北鬥星男友》等劇也實現了海外同步播出,國產劇的海外發行之路整體而言走得既快又穩。
總的來看,國劇海外發行呈現三大特徵。第一,「出海」的主力軍發生了從電視劇到網絡劇的嬗變,與網際網路同宗同源的網絡劇在新媒體視域下傳播範圍更廣;第二,「出海」劇集的題材呈現多樣化態勢,在懸疑、古裝、現代都市成為出海主流之後,青春題材,特別是甜寵劇打開了國劇出海新局面;第三,「出海」地域拓寬,不僅發往東南亞文化相近的地區,而且遠銷歐美,憑藉內容實力實現跨文化傳播。
值得關注的是,甜寵劇不僅在國內劇集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更成為了國劇出海的先鋒,將狗糧大規模灑向國外,打破了日韓在甜寵劇市場中「制霸」的局面。須知僅在數年前,國產甜寵劇的火候不足,滿足國人「氪糖」的需求還得依靠日韓引進,縱使這口糖多少有些「水土不服」,但聊勝於無。
由愛奇藝出品的輕熟甜寵劇《愛上北鬥星男友》正在熱播,與此同時,《愛上北鬥星男友》已在馬來西亞最大收費臺Astro, 覆蓋北美及多國新媒體平臺Rakutan Viki,柬埔寨PPCTV,越南電視臺等海外多地發行。
作為早春的第一波糖,以《愛上北鬥星男友》為代表的這類甜寵劇不僅把國內市場的觀眾甜得夠嗆,還順道「奶」了一把世界範圍內的觀眾,「收割少女心」這門生意背後的文化邏輯和商業邏輯值得行業仔細揣摩。
從被動輸入到主動生產:跑贏日韓的甜寵劇
日本和韓國深諳「甜寵」的生意經,入局早,經驗足,產量大,而且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品牌效應,韓式的浪漫和日系的小清新甜愛,多年來都是中國觀眾茶餘飯後的談資。特別是年輕的女性觀眾,「老公」一個接一個地換,半數以上產地是日韓。
不得不承認,日韓在甜寵劇的開掘上確有過人之處。首先是故事層面,「老公」的身份多變,霸道總裁,中央空調式暖男,制服誘惑硬漢軍官,或者乾脆腦洞開到宇宙之外,不生不死不滅的神仙都來戀愛……五花八門的設定各顯神通,對女主角愛得始終如一是鐵律。其次,是視聽語言方面,鏡頭出色,極其「會撩」,善於捕捉甜蜜細節並且無限放大,一個吻換三個角度拍慢鏡頭循環五遍播放,強化「瞬時記憶」;善用光,唯美浪漫的氛圍手到擒來。
但凡到能總結出經驗的時候,離著套路化的困局也不遠了。見多識廣的觀眾能夠自己順著開頭往下編結尾還能猜個八九不離十的時候,「甜」已經變了味道。
在競爭對手陷入瓶頸期的時候,就是迎頭趕上的最佳時刻。
國產甜寵劇在國內市場的天然優勢是不存在文化壁壘,撒糖方式「很中國」,落地生活拉近距離,觀眾有代入感,接受程度自然高。因此也急速拉動了甜寵劇的市場熱度,數量攀升,內容也在求新求變。「全面趕超日韓」的論斷尚早,但不可否認的是,至少在三個方面,國產甜寵劇已經實現了領先。
最近正在播出的《愛上北鬥星男友》是較有代表性的範例,它集合了目前國產甜寵劇正在冒頭的三方面優勢。
1、寬廣的表達空間:不同類型和題材給「甜寵」提供沃土
歸根結底,「甜寵」是心理感受,不受到題材或類型的限制及影響。國內劇集市場豐富的題材和類型反倒是為「甜寵」的發酵衍生提供了土壤。《愛上北鬥星男友》將現代都市做底,以當下關注度極高的影視行業臺前幕後為落點,文素汐、蔡舒萌等「女PD們」的戀愛史自然令人心動。影視行業臺前的光鮮給全劇營造出唯美和浪漫的氛圍,在視覺層面直擊少女心。
奇幻元素的加入也拓寬了《愛上北鬥星男友》的表現空間,三千年前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糾葛在當下持續發酵,也給「撒糖」之路增加了一波三折曲折感,避免了平鋪直敘的乏味。
2、符合國內觀眾審美的男性角色塑造,全方位滿足女性對理想男友渴望。
日韓甜寵劇以「一對一「的方式搭建男女主人公的關係,國產甜寵劇則擅長同時鋪開多條感情線。《愛上北鬥星男友》中感情線有兩條,圍繞主人公文素汐展開的感情線一次性輻射到三種不同類型的男性角色:來自北鬥星的天星師、呆萌「神仙」赤語;影視公司的霸道總裁唐懋;默默守護的竹馬林浩樹;他們身份不同、性格各異,對文素汐的愛與守護出奇一致。另外一條線圍繞「娛樂圈愛豆CP」展開,展現「彆扭男愛豆」胡東凱跟「傲嬌女明星」朵拉這對歡喜冤家的反差萌。
在觀眾心理層面,「甜寵」的關鍵是能夠撩動少女心,「甜」是心動的感覺,「寵」則來自於劇中人物的動作。《愛上北鬥星男友》把「寵」做到了多元、極致。赤語身為北鬥星的天星師,「開外掛」式的守護在文素汐身邊,在文素汐遭遇誤解的時候出面澄清,在她遭遇車禍的時候奮力拯救,被文素汐整蠱化成「女裝大佬」也心甘情願;作為文素汐的上司,霸總唐懋永遠以「我要給你最好的一切」的姿態站在她身邊;竹馬林浩樹雖然「硬體」實力不如前兩位,但畢竟是「竹馬」,善解人意,默默守護,甘做開心果,這樣的男生同樣能令女性觀眾心動。
3、都市輕熟女性情感觀念的投射
甜寵的終極指向是共情。《愛上北鬥星男友》給都市輕熟女性的情感觀念提供了鏡鑑和投射的對象。以往甜寵劇以青春校園題材為多,懵懂青澀,小心翼翼呵護的校園戀情總歸是動人的,但終究是靠「回憶取勝」,對於女性觀眾來說,她們更需要的是獲得現實生活中的共鳴,或者能夠從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亦或是樹立一個想要成為的目標。
《愛上北鬥星男友》腦洞開了不小,但最後都歸於了實處,「沒有戀愛基因」「母胎solo」的符號對於文素汐而言,不僅在人物賦型上是極具戲劇性的加成,更是一種現代獨立女性的情感和生活狀態投射。比如生活中的很多「文素汐們」,她們工作認真,能力出眾,有穩定的收入,家庭和諧,朋友相處融洽,各方面相對優渥的條件令她們對愛情的要求更高:追求精神上的契合,如果達不到她們的標準,主動單身也未嘗不是好的選擇。
「甜寵」成出海新貴:表達與接納
國產甜寵劇自給自足的同時,也受到了海外市場的關注,成為了暨古裝、懸疑之後的「出海」新勢力,並且與老牌的甜寵劇輸出國日本、韓國分庭抗禮的態勢,動因有三點。
1、視頻平臺聚力精品化的內容生產。
以愛奇藝等為代表的視頻平臺持續在提升自製內容質量上發力,通過《河神》《無證之罪》等精品內容整體打開網絡劇出海的局面,拓寬了出海的劇集類型,積累了口碑,在海外市場搶佔先機,展現出國產劇集的創新力和生命力,打出「中國製造」的口碑品質保障。
2、對甜寵劇的開發持續投入,令甜寵劇整體的水準大幅提升。
在精品化策略的長線驅動下,甜寵劇優質內容頻出,為出海打下內容基礎。以愛奇藝的「愛青春劇場」為例,「青春+甜寵」拓寬了甜寵劇的外延,也讓青春題材融入了更加多元的元素,是互補雙贏的過程。從古裝甜寵類的《芸汐傳》、《唐磚》到校園甜愛類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獨家記憶》,均不斷實現了青春+甜寵題材的各類延展,擁有了打造多類青春內容的成功經驗,也為平臺後續開發更多創新類型的同類內容奠定了基礎。
《愛上北鬥星男友》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創新凸顯男主人公赤語的反差萌,獨寵一人的極致甜蜜,無處不在的笑料喜感,用更加年輕化和喜劇化的表現方式不斷拓寬甜寵劇的邊界,為其更適應國際化的表達尋求出路。
3、海外市場對於甜寵類的需求與年輕化、國際化的跨文化傳播
國產懸疑、古裝劇走俏,是國際市場對於東方古文明和文化的好奇心理驅使,特別是對於海外的非華人群體觀眾而言,遙遠而歷史文明的東方古國本身即構成強大的吸引力,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體現。
真實呈現當下年輕人生活狀態、情感狀態的現代劇目走出國門的時候,這種文化軟實力的意味更濃,在中國的影視作品的表達內容中,不僅有對過去的回望,還有對當下的展現,以及對未來的期盼。將最真實的年輕人精神面貌以影視作品的形式傳遞出去,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傳遞和接納均不是刻板教條的,表達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愛上北鬥星》男友這類帶有喜劇色彩的、融入腦洞大開的奇幻元素的現代甜寵劇,能夠更加輕鬆的跨越文化的藩籬,傳播到更廣的範圍。
隨著中國在海外的影響力日益擴大,中國故事、中國文化在海外得到了更多關注。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中國當下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可以為電視劇國際合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容資源和創意靈感。《愛上北鬥星男友》等這樣優質的電視劇受到海外市場的歡迎不但拓寬了出海的類型,更增強了國產劇的底氣與自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請讀者僅作參考,注意可能的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