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龍化石或是懷孕媽媽

2020-11-26 科學網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稱,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一個暴龍化石的性別。2005年,科學家在一個暴龍化石中發現了髓骨的證據,這種骨骼僅在恐龍腹中有卵時才會出現,該發現當時引發激烈爭議。

現在,根據該團隊近日發表於《科學報告》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已經發現這種骨骼中含有現代鳥類髓骨中所含的高水平礦物質,這一發現支持此前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之前從未有一種可靠的區別雄性和雌性恐龍的方式,因此這項發現最終或將讓研究人員可以了解恐龍性別的差異(來源:中國科學報 紅楓)

相關焦點

  • 恐龍化石故事《受傷的暴龍》
    今天芒果爸爸繼續帶來黑川光廣有的單本系列《受傷的暴龍》,通過化石講述恐龍的故事,恐龍迷們,一起來聽吧!
  • 胚胎化石的秘密:暴龍竟然可以這麼迷你!
    新發現的胚胎化石並不屬於雷克斯霸王龍,而是更為早期尚未被認識的暴龍。這些趾骨和下頜的化石來自仍在胚胎階段的暴龍,發育中的小恐龍被緊緊地裹在蛋中。這兩塊化石出土於北美洲西部的不同地點,可以追溯到大約7100萬至7500萬年前,暴龍是當時的頂級掠食者。2018年,極小的趾骨出土於阿爾伯塔省原住民領地的馬蹄峽谷組。下頜同樣來自原住民領地:1983年出土於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組。
  • 化石研究顛覆雷克斯暴龍羽毛形象(組圖)
    責任編輯:劉湃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化石證據顯示,雖然遠古恐龍多長有羽毛,但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 T. rex)更可能是長了滿身鱗片。
  • 加拿大團隊確認「暴龍中的暴龍」化石:體長13米,30多歲
    加拿大團隊確認「暴龍中的暴龍」化石:體長13米,30多歲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9-03-24 10:40 來源
  • 到此一遊|這裡發現暴龍屬新物種化石,還有化石挖掘體驗
    地點:艾伯塔省立恐龍公園亮點:恐龍化石前不久,古生物學愛好者約翰·德·格魯特在艾伯塔省海斯附近徒步時,發現了暴龍屬新物種化石,這一全新的暴龍物種被研究人員命名為塔納託龍。據說,塔納託龍是北美已發現最古老的暴龍屬物種之一,距今約有7950萬年歷史,比其近親雷克斯暴龍還早出現約250萬年。這種暴龍體長八至九米,成年後重約兩噸。此次塔納託龍的發現,標誌著50年來加拿大首次發現新的暴龍物種,上一次的發現還是1970年的達斯普雷託龍。要知道,艾伯塔省有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
  • 化石研究顯示雞可能是暴龍的後裔
    研究人員從一隻暴龍的股骨化石中提取了一種膠原組織。對其進行的分析表明,它在結構上與雞體內的蛋白質類似。  暴龍是一種龐大的食肉恐龍。這塊股骨化石是2003年在美國蒙大拿州發現的。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員瑪麗·施魏策爾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仔細研究了這塊化石,發現了保留在化石裡的蛋白質膠原碎片。
  • 霸王龍親緣種化石現身山東 被命名為巨型諸城暴龍
    新華網濟南5月14日專電(記者 劉寶森)經古生物專家對此前在山東省諸城市發掘出土的兩件化石研究,最終證實化石屬於霸王龍的一個親緣種。專家日前將這種恐龍命名為巨型諸城暴龍。
  • 贛州發現暴龍足跡,化石尺寸驚人!
    暴龍的化石被發現於北美洲各地;亞洲則有其親戚——特暴龍、分支龍等。,極可能為暴龍所留下的!」古生物學家從足跡推斷恐龍的體長,認為這個暴龍足跡的造跡者體長可達7.5米。有趣的是,這個體長與贛州本地發現的暴龍類——虔州龍的體長非常相似,後者的體長約7.5至9米,「足跡和虔州龍骨骼化石的發現地相距不過33公裡!」邢立達強調,「從頂級掠食者的活動範圍看,該區的掠食者可能只有一種,此次發現的暴龍足跡非常可能是虔州龍留下的。」
  • 男子發現暴龍新物種化石 比霸王龍早出現250年
    原標題:加拿大男子發現暴龍新物種化石 比霸王龍早出現250年圖源:CNN海外網2月11日電 近日,加拿大一男子發現了一種暴龍新物種化石,這也是加拿大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暴龍物種之一,這一發現填補了該國對暴龍進化理解方面的空白。
  • 【8月12日】美國古生物學家蘇·亨德裡克森發現暴龍化石
    小魚60秒,帶你走進科學史上的今天1990年8月12日,美國古生物學家蘇·亨德裡克森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一具暴龍化石相對於它們大而強壯的後肢和巨大的身體,暴龍的前肢已經嚴重退化且極其細小,只是平衡頭部的工具。長久以來,暴龍被認為只有兩根手指,但在2007年發現的一個完整的暴龍化石,顯示它們也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龍被認為是種食腐動物,以大型食草恐龍的屍體為食,但也有少數科學家認為暴龍是種積極的掠食動物。
  • 農民發現恐龍頭骨化石 系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
    據CNN2月10日報導,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發現了恐龍頭骨碎片的化石,屬於北美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新發現的恐龍,拉丁名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其名字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前半部分取自希臘死亡之神塔納託斯(Thanatos),第二部分則是為了紀念德格魯特發現了這塊化石。它大約有7950萬年歷史,是50年來加拿大首次發現的新暴龍,也是北美發現的最古老的暴龍物種之一,比他的近親霸王龍早250萬年。
  • 雙語:美科學家欲從暴龍化石裡提取DNA
    日前,美國科學家從一具7000萬年前的暴龍化石中發現了軟組織,並看見血管和細胞結構。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25日報導,這具暴龍化石於2003年在美國蒙大拿州被發現,且保存較好。科學家在對化石的一節腿骨進行研究後,在骨腔裡發現了罕見的化石礦物質沉積體。在經過脫礦物質處理後,剩下的是柔軟、透明且富有彈性的赭色軟組織,在顯微鏡下甚至可以看到血管和細胞結構。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否定有從這具700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獲得恐龍DNA的可能。
  • 加拿大男子發現暴龍新物種化石 比霸王龍早出現250萬年
    來源:海外網圖源:CNN海外網2月11日電近日,加拿大一男子發現了一種暴龍新物種化石,這也是加拿大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古老暴龍物種之一,這一發現填補了該國對暴龍進化理解方面的空白。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加拿大男子約翰·德·格魯特(John De Groot)近日在該國阿爾伯塔省的一次徒步旅行中偶然發現了一塊暴龍頭骨化石。這塊化石的獨特性、尤其是連接上頜的垂直脊幫助研究人員確定它是一個新物種。
  • 史上首隻完整暴龍化石在北卡州博物館展示
    2006年,美國蒙大拿州一個牧場主人發現了一個由暴龍及三角龍組成的巨型化石,似乎在生前的最後一刻仍在搏鬥,並一同長埋地底6,700萬年。它是世界上第一具而且是目前唯一一具完整的霸王龍化石,骨頭、身體形狀保持完整,被稱為近代古生物學界最重要的發現。
  • 古生物學家發現亞洲首例暴龍足跡 化石長達58釐米藏於福建南安
    人民網南安7月30日電 日前,中外古生物學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化石,經鑑定該化石為暴龍(又稱霸王龍)足跡,長度達到58釐米,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恐龍足跡化石,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 日本高中生參加校外教學 挖出9000萬年前的暴龍化石
    中新網4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2日報導,日本一所高中的高中生在校外教學時,意外挖到一塊化石。專家研究後發現,該化石疑似為9000萬年前白堊紀的暴龍牙齒化石。報導稱,2018年6月,日本巖手縣的一所高中到久慈琥珀博物館進行校外教學,並在館內體驗琥珀採掘。
  • 加拿大男子發現暴龍屬新物種化石 可追溯至8000萬年前
    加拿大男子發現暴龍屬新物種化石 可追溯至8000萬年前 2020-02-11 15:29: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加拿大一名男子日前發現了一種暴龍屬新物種化石,這是加拿大50年來首次發現新的暴龍物種,也是北美已知發現的最古老暴龍屬物種之一。
  • 日本高中生校外實踐 挖到9千萬年前新種暴龍化石
    (原標題:日高中生校外實踐 竟找到9千萬年前新種暴龍化石)日本高中生校外實踐竟找到9千萬年前暴龍牙齒 教授一查:是新品種(來源:~)近日,一名日本高中生去校外教學,在博物館內的琥珀採掘體驗場中挖到了9千萬年前的暴龍牙齒化石
  • 特暴龍:歐亞大陸的暴龍明星
    如果你喜歡兇猛無比的霸王龍,那麼本期恐龍你也一定會喜歡,它可是我們亞洲的暴龍代言人。中國至今為止沒有發現過霸王龍的化石,說明霸王龍並沒有到訪過中國,但是霸王龍的祖先——那些更原始的暴龍類卻在中國生活過(比如前面介紹過的五彩冠龍)。北美洲的暴龍類在7000萬年前演化出了霸王龍,而同一時期,在亞洲的暴龍類演化出了特暴龍。
  • 同樣是科加斯,暴龍VS侏羅紀化石VS尼斯巨獸,哪個更加兇猛
    暴龍其實是一類恐龍的統稱,其中霸王龍就是最出名,也是最兇猛的暴龍之一。暴龍這款皮膚非常符合科加斯兇猛的模型,並且隨著被動層數增加,科加斯會不斷變大,成了一隻非常龐大的恐龍,非常像侏羅紀世紀恐龍生活在地球上一樣,而這隻暴龍則生活在召喚師峽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