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鯊魚小科普說「鯊魚咬了你一口,它一般不會再咬第二口」這句話是真的嗎?
網友李迪:
就已傳說中的大白鯊為例。大白鯊的首選食物是高脂肪的海豹。(看起來似乎是胖子更合大白鯊的胃口。)同時它也會捕食海龜,海豚。並有資料顯示會食用腐爛鯨魚的屍體。腐肉都吃了也不吃人還真是有節操……依稀記得看過啥節目,在大白鯊的胃裡發現過煤油爐,輪胎,車牌,狗的頭骨。(比這些東西還難吃我感到了恥辱。)
網友路人甲:
如果大白鯊真的咬一口就能知道這玩意好吃不好吃我們就不會在它們的肚子裡發現那麼多人造物了!(摔!)這如果咬一口就能知道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那我們還要那麼多複雜的儀器來測什麼體脂比幹什麼!(再摔!)
至於「咬下一截胳膊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又吐出了個胳膊」這一點,確實需要為鯊魚鳴一下冤:雖然鯊魚看起來很兇猛很殘暴,但事實上它們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沒有脖子……別笑!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因為沒有脖子意味著它們並沒有特化出附著在食道上的環狀肌肉群,來輔助它們執行「吞咽」這個動作!所以事實上絕大多數魚類在吞咽食物的時候,都要依靠嘴巴張開(腮打開)產生的負壓(水壓)來將食物「壓」進消化道裡面。然而很可惜,這並不是一個高效率的手段,這也是為什麼包括鯊魚在內的很多魚都存在「邊吃邊吐」的現象——不是它不想吃進胃裡,而是湊巧沒吸進去……說得更明白一點,吐出胳膊並不是鯊魚不想吃它,而是想吃卻無能為力……(事實上包括鯨類在內的很多水生哺乳動物也會依靠這樣的方式來輔助進食,比如鬚鯨,當然它們的效率比起魚類要高很多)
而由於這個上面所述的這個原因,導致了鯊魚在進食的時候絕對不可能只咬一口,尤其是對於體型較大的(海獅、海豹、海豚或者被當成上述幾種生物的人類之流的),為了避免食物在進食期間逃脫或者因為一口悶而卡到喉嚨(誤),鯊魚一般會選擇小口多次的進食。有興趣去看看鯊魚捕食的視頻就會明白了,某些鯊魚甚至會咬住獵物之後躍出水面再砸落,或者咬住獵物猛烈搖擺身體將獵物撕扯開來(有點類似鱷魚的死亡翻滾,不過鯊魚是扭動而不是翻滾)。
嗯,至於為什麼鯊魚咬了人之後人會比較容易逃脫?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尺碼不合。儘管鯊魚擁有密密麻麻的牙齒,但對於人類纖細的手腳來說,它們之間的縫隙還是太大了點,所以很多時候它並不能很好地固定住它的獵物。不過請注意,那些被鯊魚攔腰咬住或者咬到腦袋的人,絕大多數都沒有活下來……
網友農藥青蟲:
問題是你覺得被鯊魚咬了一口後你能保證不被其他鯊魚咬另外的「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