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古冰川「蓋被子」兩個多月消融厚度減少1米

2020-10-19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四川達古冰川「蓋被子」 兩個多月消融厚度減少1米

氣候變暖這一問題正威脅著全球冰川。科技工作者正嘗試以各種方法減緩冰川消融,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位於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的達古冰川,也進入了科技工作者的視野。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17號冰川,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保護試驗科考工作。

王飛騰研究員說,過去幾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的大多數冰川快速退縮。達古冰川位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研究發現,過去50餘年時間,達古冰川的面積縮減了70%,因此應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尤為迫切。

今年8月5日,該研究團隊為冰川「蓋被子」,在達古冰川海拔約5000米的冰川消融區,建立了500平方米試驗區。

本次現場考察發現,經過兩個月時間,「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緩。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到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試驗效果顯現。為進一步定量冰川「蓋被子」試驗效果,本次科考還採用了冰川3D雷射掃描雷達,對冰川進行了詳細測量,為後續冰川消融減緩試驗提供精確數據支撐。

2019年,達古冰川管理局與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就冰川變化監測、冰川保護、冰川旅遊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展了系列合作。 下一步,雙方還將繼續加大與達古冰川的科研工作力度,尤其是深入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消融的試驗,為達古冰川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黃仕海 張伏 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王祥龍)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四川達古冰川「蓋被子」兩個多月消融厚度減少1米
    王飛騰研究員說,過去幾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的大多數冰川快速退縮。達古冰川位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研究發現,過去50餘年時間,達古冰川的面積縮減了70%,因此應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尤為迫切。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冰川消融速度明顯減慢,初步估計可減緩70%
    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期間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
  • 全國首個給達古冰川「蓋被子」顯成效,預計可減緩70%冰川消融
    ,前往達古冰川17號冰川,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保護試驗科考工作。達古冰川屬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研究發現,過去的50餘年時間,達古冰川的面積縮減了70%,因此應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尤為迫切。
  • 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今年8月,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給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試驗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10月17日,該項研究傳來了好消息。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現場考察發現,「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蓋「被子」為什麼會讓冰川減緩消融?給冰川蓋的「被子」到底什麼樣?「蓋被子」的方法可以推廣到所有的冰川保護行動中嗎?
  • 達古冰川景區全國首個冰川「蓋被子」試驗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17號冰川,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保護試驗科考工作。王飛騰研究員說,過去幾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的大多數冰川呈現出快速的退縮。達古冰川屬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研究發現,過去的50餘年時間,達古冰川的面積縮減了70%,因此應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尤為迫切。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首個試驗效果顯著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到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
  • 為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今年8月,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給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試驗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現場考察發現,「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
  • 達古冰川景區全國首個冰川「蓋被子」試驗成效顯著
    10月17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17號冰川,開展應用人工措施減緩冰川保護試驗科考工作。達古冰川屬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全國首個試驗效果顯著
    冰川消融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與未覆蓋區域的冰體相比,「蓋被子」能夠減緩冰川消融厚度達到1米,初步估計能夠減緩70%左右的冰川消融。8月5日,20人的科研小分隊登上達古冰川做了一次科學試驗。
  • 減緩冰川消融 我國首次給冰川「蓋被子」效果顯著
    近日,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給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利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10月17日,研究團隊前往達古冰川評估試驗成效。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員 王飛騰:在過去50年冰川的退縮面積非常厲害,達古冰川是一個非常顯著的海洋性冰川,它的退縮比普通的山地冰川更為快速,因此,我們就選擇這個達古冰川作了一個減緩冰川消融的實驗。
  • 給達古冰川「蓋被子」:全國首個試驗效果顯著,預計可減緩70%冰川消融
    紅星新聞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期間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
  • 達古冰川50年消融70% 科學家試驗「蓋被子」緩解
    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給達古冰川「蓋被子」。據介紹,中科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2018年4月出具的《達古冰山冰川旅遊研究項目總結報告》顯示,2016年,達古冰山冰川總面積為1.70平方千米,比2007年第二次冰川普查時減少了25%,比1962年至1971年第一次冰川普查時面積減小了69.64%,冰川消失了4條。
  • 達古冰川50年消融70%,科學家試驗「蓋被子」緩解
    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給達古冰川「蓋被子」。之前國家從節能減排等方面減少氣候變暖,從而保護冰川,我們將這兩個問題合為一個行動方案,從具體方面直接針對冰川進行保護。」 中科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表示,此次試驗是中國科學家在面對冰川消融問題首次應用「地球工程學」開展的科學試驗。(「地球工程學」指大規模的改造地表環境,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
  • 給冰川蓋被子試驗效果顯著,初步估計能減緩70%冰川消融
    此前報導,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進行了一次給冰川「蓋被子」減緩其消融速度的試驗。10月17日,中科院冰凍圈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帶領團隊再次抵達該區域進行科考工作。本次現場考察發現,兩個月期間內,「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
  • 給冰川「蓋被子」!科研人員運用地球工程學措施減緩冰川消融
    人睡覺冷要蓋被子,可是,令人感到驚奇的是,我們的科研人員居然說要給冰川蓋被子,到底怎麼回事呢?原來,在過去幾十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全球各地大部分的冰川都在快速地消退。位於四川阿壩州的達古冰川屬於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尤為敏感。
  • 達古冰川50年消融70%,科學家試驗「蓋被子」緩解
    8月5日,一個20人的小分隊登上了四川阿壩的達古冰川,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給達古冰川「蓋被子」。之前國家從節能減排等方面減少氣候變暖,從而保護冰川,我們將這兩個問題合為一個行動方案,從具體方面直接針對冰川進行保護。」
  • 中科院給冰川蓋被子減緩消融
    今年8月,中科院研究團隊採用表面鋪蓋隔熱反光材料的方式,給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經測量,「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在兩個月內綜合減少了1米的消融量。
  • 中科院給冰川蓋被子減緩消融
    離開會取消及關閉視窗結束對話視窗過去50年來,全球大多數冰川快速消融。今年8月,中科院研究團隊給位於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試驗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日前,研究團隊測量,「蓋被子」區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少,在兩個月內綜合減少了1米的消融量。
  • 為減緩冰川消融,中科院科研團隊給冰川蓋上500平米「被子」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彭衝)達古冰川位於青藏高原東緣,日前,中科院研究團隊給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利用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10月20日,團隊負責人王飛騰告訴新京報記者,兩個月的試驗結果顯示,與未覆蓋區域相比,「被子」底下的冰川要厚1米左右。「下一步,我們會嘗試用不同材料對冰川進行覆蓋,確定最佳的鋪設結構。」
  • 為減緩消融 我國科研人員為冰川蓋上了「被子」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四川阿壩達古冰川風景區正在給冰川「蓋被子」。三伏天蓋被子,這是什麼神奇操作?原來這是正在進行的一場重要的科學試驗——應用「地球工程學」措施,:用土工布蓋住500平米的冰川,試圖減緩冰川消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