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動物頭骨隨郵寄物非法進境

2020-12-05 中國質量新聞網

  近日,蘇州檢驗檢疫局郵件辦在查驗過程中發現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入境郵件X影像與面單申報不符。該郵件面單申報為PVC材料 樣品,經開箱查驗,發現該郵件內有一顆鳥類的頭骨殘骸。該殘骸未經深加工,附著大量鳥類羽毛、皮肉,檢疫人員還在殘骸中發現 了活蟲。後經江蘇林業科學研究院專家鑑定為瀕危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盔犀鳥。盔犀鳥是舊大陸的一類熱帶鳥,屬佛法僧目, 犀鳥科。目前,我局按照相關要求對該批貨物作截留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明確禁止攜帶、郵寄動物蹄、骨、角類及其製品入境。近年來, 全國各口岸常有截獲來自非洲等地旅客攜帶和郵寄的動物蹄、骨、角類及其製品進境的案例發生,這些物品多用作饋贈親朋或居家裝 飾之用。非法攜帶、郵寄進境的動物產品因其產地、製作和形成過程不確定,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病原,對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我國公共 衛生安全有潛在危害。

  國家質檢總局提醒廣大投遞者,請您在收、寄國際郵件時務必注意中國關於禁止攜帶、郵寄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法律規定,避 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也為共同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安全、農業生產安全和人民身體健康貢獻力量。如您確需攜帶、郵寄種子(苗)等 繁殖材料入境,請您依法履行檢疫審批手續,並自覺接受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檢疫。

相關焦點

  • 警惕美洲蒺藜草和印度蒺藜草隨旅客攜帶物非法進境
    近日,重慶檢驗檢疫局機場檢疫人員從來自卡達進境旅客的攜帶物中截獲一批蘇丹紅種子。經重慶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檢測鑑定,確認截獲美洲蒺藜草(Cenchrusciliaris)和印度蒺藜草(Cenchrusbiflorus),上述雜草均為重慶口岸首次截獲。重慶檢驗檢疫局已依法對上述種子實施銷毀處理。
  • 我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
    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第1712號為防止動植物疫病及有害生物傳入,保護我國農林牧漁業生產和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規定,農業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現予以發布。
  • 南京寵物發燒友海淘活體毒蜘蛛 郵寄進境被截獲
    田雯 攝  中新網南京5月4日電 (田雯)5月4日,江蘇檢驗檢疫局通報稱,「五一」期間,江蘇省檢驗檢疫旅郵檢口岸從進境旅客攜帶物、國際郵寄物中,截獲違禁物品80批次,其中有南京一名寵物發燒友從德國海淘進境的202隻活蜘蛛,包含活體毒蜘蛛「墨西哥紅膝頭」。
  • 蘇州口岸海關、檢驗檢疫合作多次截獲郵寄進境的活體昆蟲
    中國江蘇網5月11日蘇州訊 4月12日至5月3日,蘇州海關駐郵局辦事處關員通過機檢圖像判別,在進境郵件中連續三次截獲從日本、馬來西亞郵寄進境的整箱活體昆蟲。這些甲蟲分別被放置在單獨的塑料容具內,用膠帶封口,容具內放置木屑等雜物。在開拆查驗時發現,有些容具已經破損,部分甲蟲已經爬到容具外。
  • 天津查獲33頭非法郵寄進境活體寵物昆蟲
    新華網天津11月25日電(記者孟華)近日,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郵檢辦事處工作人員在進境EMS 郵件現場查驗時,從一件郵包中查獲了33頭活體寵物昆蟲。經與收件人核實,這些活體昆蟲未辦理任何相關檢疫審批手續,也不能提供輸出國家或地區出具的檢疫證書,檢驗檢疫遂依法對其做出截留處理。
  • 廣州郵政口岸首次截獲非法進境苔蘚球
    廣州郵政口岸首次截獲非法進境苔蘚球 2017-09-06 21:38: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 一批非法進境的活體鼠婦被海關截獲
    15日,錢江海關駐郵局辦事處查驗關員在對進境郵件進行例行查驗時,首次截獲了200多頭非法入境的活體鼠婦。
  • 湖南首次截獲郵寄活體果蠅
    新華網長沙9月17日電(張華茂李獻坤)湖南省檢驗檢疫局日前在對長沙郵區中心局進境郵寄物實施檢驗檢疫過程中,發現一批來自美國的活體果蠅等禁止進境物。  這是湖南自今年8月開展進出境郵寄物檢驗檢疫工作以來,首次截獲的禁止進境郵寄物。現場檢疫人員對進境郵包例行檢疫時,發現一紙盒包裝背面印有英文的「昆蟲」字樣,隨即開箱檢查,發現了活體果蠅。
  • 四川進出境郵寄口岸首次查獲活蛇 屬瀕危保護動物
    檢驗檢疫人員向記者展示被查獲的活蛇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9日訊(記者 董焦)19日,四川新聞網記者自四川檢驗檢疫局獲悉,日前,成都快件中心成都海關駐郵局辦事處、國檢駐郵局辦事處聯合查驗,從中國臺灣郵寄進境的包裹中查獲活蛇三條,這是四川進出境郵寄口岸首次查獲活蛇
  • 烏魯木齊首從日本郵寄進境包裹截獲新型寵物昆蟲鍬甲
    烏魯木齊首從日本郵寄進境包裹截獲新型寵物昆蟲鍬甲 2014-08-05 18:43: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5日電(閆文陸 魏寧)8月5日,記者從烏魯木齊檢驗檢疫局了解到,烏魯木齊檢驗檢疫局首次從日本郵寄進境包裹中截獲新型寵物昆蟲-鍬甲。
  • 廈門口岸多次查獲旅客攜帶動物頭骨或角類入境
    泉州海關旅檢渠道年內首次截獲完整動物角 黃詠綢 攝中新網廈門1月16日電 (柯妤珏 楊麗敏 張乃勤)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近日,廈門口岸多次查獲旅客攜帶動物頭骨或角類入境。開箱檢查後,關員於行李箱中查獲一個重達3.1公斤的牛頭骨,且頭骨上鑲嵌了綠松石作為裝飾。經核實,該牛頭骨由一名中國籍旅客攜帶,系其在美國印第安保留地花費1000美金購買的印第安圖騰牛頭骨,因為獵奇,想帶回家做裝飾品。
  • 進境郵件需警惕核輻射 浙江截獲放射性超標礦石
    進境郵件需警惕核輻射 浙江截獲放射性超標礦石 原標題: 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境郵件需警惕核輻射。  據悉,近年來,中國進境國際郵件數量快速增長,由於國際郵件的人貨分離、渠道隱蔽、不強制要求申報等特點,通過郵路口岸郵寄核輻射有害因子入境的風險與日俱增。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郵路口岸共截獲放射性超標郵件45批次,同比上升125%,已連續3年呈現增長態勢。
  • 23隻從日本郵寄的活體鍬甲蟲被截獲
    近年來國內寵物市場需求旺盛,通過郵寄方式非法進境各類活體動物寵物的現象屢禁不止,深圳檢驗檢疫局曾截獲活體蜘蛛、蜈蚣、蠍子等。經此途徑進境的活體昆蟲,未辦理任何檢疫審批手續,其來源、品種及衛生狀況不明,可能會攜帶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毒和細菌,檢疫風險較高。農業部及質檢總局1712號公告明確規定活體動物在禁止郵寄進境的產品之列。
  • 「兇猛動物」被截獲
    9月1日,經鑑定,杭州海關所屬錢江海關在進境郵件渠道查獲的8隻昆蟲(由於高溫天長距離運輸,已經1活7死),確認為米克大鍬(Dorcus meeki),因其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且未依法辦理相關檢疫手續,目前已按規定作截留處理。這是錢江海關今年在杭州郵路口岸首次查獲&34;。
  • 毒蠍子箭毒蛙等「非法入境」 外來「另類寵物」藏隱患【2】
    按照中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活體動物進境需要辦理《檢疫許可證》,還要提供國外官方檢疫證書。但國檢人員與收貨人取得聯繫,發現對方根本無法提供相關證書,對其一番教育後,毒蠍子也被銷毀處理。   8月11日,浙江省檢驗檢疫局蕭山郵件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從一件來自香港的郵包中查獲4隻劇毒動物箭毒蛙。而寄件人在面單填寫上也採用了虛假申報的手段,聲明內容物為布公仔。
  • 青島郵局海關查獲非法入境昆蟲標本31隻
    青島郵局海關查獲非法入境昆蟲標本31隻大眾日報記者 白曉2020-07-06 16:13:0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近日,青島郵局海關在進口郵包查獲非法進境鞘翅目昆蟲標本31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動物標本禁止攜帶、郵寄入境。目前海關已暫扣標本,待進一步處理。【來源:大眾報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入境隨車人員攜帶捕鳥蛛標本在拱北口岸被截獲
    央廣網珠海1月6日消息(記者 郭翔宇 通訊員 鄧霞 張明瑤)日前,珠海檢驗檢疫局在拱北口岸截獲一盒入境隨車人員攜帶的捕鳥蛛標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的規定,動物標本屬於禁止進境物,工作人員已依法對其作出銷毀處理決定。
  • 從境外郵寄果蝠標本?那可是伊波拉的宿主,海淘蜥蜴、從國外帶水果...
    境外郵寄進境美洲綠鬣蜥屬非法?進口原木中的乳白蟻會給國內農林業帶來巨大破壞?2020年4月15日,是我國第5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上午,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地下一層「國門生物安全展廳」,上海海關聯合上海自然博物開展了一場普法直播,短短1小時在線觀看人數超過了27萬。
  • 盤點:2017年廈門檢驗檢疫局截獲的禁止郵寄入境物品
    廈門網訊(記者 蕊蕊 通訊員 林燁 吳志平)據廈門檢驗檢疫局數據統計,2017年,廈門檢驗檢疫局從郵寄途逕入境的物品中共截獲禁止入境物985批,其中植物類526批,動物類367批;檢出有害生物25種,共131種次,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種次同比增加
  • 福州機場口岸從入境旅客行李截獲大量水生動物產品
    央廣網福州9月19日消息(記者張子亞)從福建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該局在福州機場從馬來西亞入境航班旅客行李中截獲大量海參、魚膠等水生動物產品,其中海參15.75公斤、魚膠6.35公斤、乾貝2.55公斤、鮑魚1.79公斤。目前,檢驗檢疫人員已依法對上述物品作截留銷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