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人社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省人社廳、青島市人社局聯合在青島舉行發布會透露,2020年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總決賽將於2020年11月26日至28日在青島市舉行。
作為大賽主辦方之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於清笈介紹了大賽有關技術工作籌備情況。其中,本屆大賽技術工作主要體現了以下五個特點:
(一)注重高端引領作用
本屆大賽注重緊貼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趨勢,圍繞智能傳感器、機器人人工智慧、飛行器人工智慧等領域,不斷深化技術內涵。一方面緊密結合人工智慧行業發展趨勢,引入了新的考核知識點和技能點;另一方面著重體現人工智慧技術在智能製造領域中面向機器人和無人機智慧化的最新應用,通過大賽促進參賽選手在智能製造領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緊密聯繫生產實際
注重大賽內涵與工業化之間的關係,所有賽項競賽平臺均為工業化設備,競賽形式按照企業的實際生產流程進行,競賽任務基於真實的企業生產調試環節,競賽過程符合企業生產流程,競賽考核的核心技能,正是該領域高技能人才在生產中所需要掌握的關鍵技能。
(三)堅持公平公正原則
大賽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堅持規範辦賽、按制度辦賽。一是加大對專家的管理考核力度,努力打造風清氣正的專家隊伍;二是重大事項採用集體決策制,公開徵求意見,避免「一言堂」;三是把能公開的全部公開,包括決賽設備技術平臺、任務書和評分樣表等;實操比賽每天賽題都不同,技術工作委員會指定專人印製保管試卷,規避各種洩題風險;四是各代表隊選派裁判執裁,互相監督,成績公開解密,賽後24小時內宣布;五是邀請各主辦單位、企業和院校的專家共同監督仲裁。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公平公正辦賽水平。
(四)推進世賽標準轉化落地
本屆大賽注意從多方面參照世賽、對接世賽、靠近世賽。在裁判選擇上,採用由各代表隊推薦與技術工作委員會選派相結合的方式;在競賽規程撰寫上,參照世賽體例;在命題要素上,參考世賽考核要點;在職業素養上,採用世賽操作規範要求;在決賽報名上,參照世賽使用報名信息系統;在評價模式上,參照世賽評價標準,使用評分系統;在賽事組織上,對接世賽開放辦賽,允許觀摩。本屆全國人工智慧應用技術技能大賽賽項設計內容新穎,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和觀賞性,整個過程集仿真場景搭建、生產應用、安裝調試、綜合應用、功能驗證於一體。
(五)注重與職業技能提升相結合
大賽貫徹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2019-2021)》的部署要求,把開展職業技能提升作為推動行業人才培養工作的有力抓手,把組織技術技能競賽作為促進技能人才成長的平臺,始終堅持以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培、以賽促改」作為辦賽目標。技術工作委員會一直遵循這一宗旨,重視參賽代表隊的賽前訓練工作,指導了各省級人社部門和機械行業組織選拔、決賽參賽的訓練工作,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賽前培訓需求,組織開發了免費線上培訓資源,共計26個視頻,總時長513分鐘,視頻總容量為14.7G,從技術上為廣大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企業的教育培訓,提供了資源和服務支撐。
於清笈表示,技術工作委員會有信心,在全國組委會的領導下,在山東省人社廳、青島市人民政府的協助下,組織好全體專家、裁判及技術支持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科學精神、工匠精神,為選手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共同為辦好一屆精品大賽做出努力。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