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講一下海洋霸主的進化史。
海洋的第一任霸主可以追溯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而當時的霸主無疑就是奇蝦。
雖然這貨長一點也不兇猛,體型也就只有狗那麼大,但人家的主場寒武紀十幾釐米的體型的就算比較大的了,因此奇蝦在當時無疑是海洋的頂級掠食者,同時也有一些奇蝦選擇進攻濾食者的生態位。
然而奇蝦在奧陶紀最終迎來了一個對手——螯肢動物。
而當年的板足鱟無論是在體型、防禦、輸出都是可以完虐老一輩霸主奇蝦的。然而板足鱟萬萬沒想到自己剛剛打敗奇蝦,就跑出來一個之前一直處於旁觀者模式的角石。當時的角石體長可能超過十米,擁有和章魚一樣的觸鬚,無疑又壓了海蠍子一頭(角石是大型掠食者還是大型濾食者存在爭議)
而真正讓海板足鱟翻盤的是奧陶紀大滅絕。當年別的動物個個挨重創,唯獨板足鱟毫髮無損。於是當年的板足鱟一舉成功佔領C位,完虐角石。
然而,海蠍子的結局卻和奇蝦一樣,在統治海洋一段時間後遇上了真正的對手——有頜魚類。有頜魚類在各種意義上都遠超海蠍子。當時的盾皮魚堅硬的外皮可以輕鬆抵抗海蠍子的攻擊,而海蠍子的外殼在絕對實力面前又不堪一擊。
然而盾皮魚稱霸一時的同時,有史以來最能苟的霸主軟骨魚又出現了。不過其實他們早期其實是被完虐的狀態。
而它卻不像前幾代霸主那樣是靠自己努力逆風翻盤,反倒是因為一場大缺氧搞的一身盔甲的盾皮魚呼吸不了而滅絕才使它登上霸主生態位的。而之後的故事看過之前文章的小夥伴應該就清楚了,從石炭紀到二疊紀不光沒人挑戰他的生態位,他自己還很浪。那各種奇葩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就放幾張圖讓大家感受一下吧。
這些生物神奇的長相看的我真是臉懵呀。
到了二疊紀末,老天都看不下去了,直接一場大滅絕把那些長相奇葩的全部砍掉。只不過把他們適應力還賊強,生硬硬就是沒給全滅絕。只不過當時一掛機就掛到了侏羅紀。
而在三疊紀時期,霸主毫無疑問是魚龍。
可惜它們的身體結構導致其無法成為頂級掠食者。而唯一一次成為頂級霸主是早侏羅紀的泰曼魚龍。
而泰曼魚龍的終結卻也代表著侏羅紀海洋大亂鬥的開始。在侏羅紀時期,盤古大陸剛剛分家,因此出現了無數的淺海和航道,使得侏羅紀時期海洋勢力十分複雜,所以就隨我分析一下。
在侏羅紀時期,曾經繁盛一時的魚龍迎來了苦難時候,泰曼魚龍滅絕之後魚龍家族基本放棄了爭奪霸主生態位,反而逃向深海。同時日子比較苦的還有鯊魚,在當時鯊魚才剛剛恢復過來。於是鯊魚一直苟在新手村升級自己的運動系統和輸出,所以海洋霸主基本和它也沒啥關係。而要說分布最廣,實力最強的應該是上龍。
除了上龍以外,混的比較好的中小型獵食者是蛇頸龍。而蛇頸龍苟的實力也絲毫不亞於鯊魚。
而海洋在侏羅紀的繁榮卻在白堊紀早期的一場大滅絕中草草了結。而這場滅絕就是滅絕了上龍、魚龍、海鱷這三大海爬家族的森偌曼期—土倫期滅絕事件。
雖說這場大滅絕沒有影響到陸地,但卻重挫了當時幾乎所有海洋生物。整個侏羅紀時期比較有潛力的霸主就剩中生代苟王蛇頸龍和史詩級苟王鯊魚。
按說新一代霸主應該就是鯊魚或者蛇頸龍了,可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滄龍。
雖說在白堊紀時期鯊魚也開始進攻掠食者生態位,也進化出了一些體型較大的鯊魚,如白堊刺甲鯊,但依舊無法對戰滄龍。
可滄龍來的巧但也來的晚,當時中生代海洋的餘額僅剩不到3000萬年。
而6500萬年前的那次大滅絕也將大型掠食者徹底消失,唯一倖存下來的就只剩下一些中小型鯊魚。
而正當鯊魚家族想要好好老老實實發展的時候卻又有一種動物想不開下海了——鯨魚。
而鯨魚卻趕上了好時候,當時剛好趕上了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搞得鯊魚無法進入熱帶海域。只不過鯨魚前段時間基本在浪,直到這場事件快結束時才正經發展。隨說演化出了龍王鯨這個大殺器,但是龍王鯨的身體結構更像鰻魚,十分的水,並且也沒有完全退化掉用來賣萌的後肢。
但鯊魚家族也不是吃素的,趁著龍王鯨剛剛滅絕演化除了巨齒鯊這個大殺器。而巨齒鯊幾乎完全就是為了消滅鯨魚用的。
但鯨魚此時也不是即可退又可進的半水生動物了,因此,鯨魚家族很快就進化出了梅氏利維坦鯨這個大殺器。
只不過這貨也是鯨魚???
一鯨一鯊就這麼耗戰了上千萬年,最後——他們都滅絕了。不是這個結局也太意外了吧?
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藻類出現了一波大崩盤,結果磷蝦就崩盤了,磷蝦崩盤之後濾食鯨就崩盤了,而食物鏈最上層的掠食者,自然也沒逃過滅絕的命運。
但虎鯨和大白鯊的戰鬥依舊持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