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股和轉股就像兩個胞兄弟,不過他們還有位大哥叫現金分紅。三兄弟放在一起看區別才最明顯。
現金分紅:指的是上市公司以貨幣形式支付股東股息紅利。
簡言之公司把部分利潤直接以發錢的方式支付給投資者。這首先要求上市公司是盈利的,有足夠的未分配利潤。二是有足夠的現金,可視作公司現金流充沛。三是上市公司是講商業規(道)則(德)的,賺了錢後大家分享。
送股:指的是上市公司將盈餘公積轉為股本分配給投資者,是對留存利潤的凝固化和資本化。送股後公司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增大了總股本,稀釋了每股淨資產。以10送10為例,送股前你有10股,每股十塊,它們值一百塊。送股後你有了20股,不過每股被稀釋成了五塊,它們還是值一百塊!需要注意的是送股也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一種形式,來源於公司的稅後利潤,所以說至少公司是盈利的。
轉股:指的是上市公司將資本公積轉為股本分配給投資者,轉股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依然是增加了公司總股本,稀釋了每股淨資產。需要注意的是送股的來源是企業的留存利潤,而轉股的來源是資本公積,與企業盈利狀況並無直接聯繫。新股上市和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行為都可能積累巨量資本公積方便轉股。所以轉股更是一場赤裸裸的股東權益的切蛋糕遊戲,蛋糕還是那麼大,只不過多切了幾刀。
所以,僅從這三種行為判斷上市公司質地的話:現金分紅>送股≥轉股。
高送轉這樣的切蛋糕遊戲為什麼在A股市場頻頻上演?
1. 高送轉條件要求上市公司在近兩年有較高的業績增長預期,最好能以30%以上的速度持續高增長。這其實是件好事,但隨著上市公司的財務粉飾和業績變臉,這關鍵的支撐依據弱了很多
2. 高送轉主要還是迎合市場的概念炒作,低股價也更符合A股散戶的投資偏好。高送轉股還有一個「填權夢」,就是股票價格重新漲回除權前的價格,實現超高收益。
高送轉股票真的能實現超高收益嗎?
伴隨高送轉概念的炒作,這裡也成了內幕交易的重災區,短線風險巨大。
要想考驗高送轉股票的長期價值回報,我們選取了高送轉板塊指數和上證指數以及中小板指數作個對比,是非曲折大家一目了然。
對比1:上證指數與高送轉板塊指數
數據時間:2017年3月27日~2018年9月21日
彩色K線:上證指數
白色K線:高送轉板塊指數
對比結果:上證指數跌幅14%,高送轉板塊指數跌幅33%。
對比二:中小板指數與高送轉板塊指數
數據時間:2017年3月27日~2018年9月21日
彩色K線:中小板指數
白色K線:高送轉板塊指數
對比結果:中小板指數跌幅15%,高送轉板塊指數跌幅33%。
(數據來源:大智慧客戶端自有高送轉板塊指數記錄的日期。該板塊指數現在收錄了161個成分股)
從中長期來看,高送轉板塊的指數也是遠遠跑輸了上證指數和中小板指數。上市公司與其將精力放在高送轉這樣的股本遊戲中,不如切切實實做好公司經營,完善治理,用公司的切實成長回報投資者,只有這樣的公司才是值得投資者尊重,能夠得到市場認可的。恕不見一心迎合概念炒作的上市公司匹凸匹已論為笑談,掛上ST的前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