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人人生而平等,這在人權上是正確的,但很多人錯誤地將其應用到基因和天賦上,認為人人真正平等。
但事實上,基因的力量太可怕了,你都被嚇呆了。雖然我們都是人類,基因幾乎是一樣的,但有時一點點的不同會導致能力上的巨大差異。
我們年輕的時候,老師教我們,要學會天賦不重要,努力工作很重要,但實際效果表明,天賦非常重要。有時候1%的天賦並不亞於99%的汗水。
如何證明?事實上,很難證明這一點。否則,這個話題幾十年都不會有爭論。因為智力和天賦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愛因斯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一定是大腦智力,也許是特殊的努力和特殊的運氣。
關鍵是,你說我傻?我說你很蠢。你有什麼聰明的證據嗎?如果你在智力測驗中得了高分,你一定很聰明吧?不一定。一個高智商的人一定做得很好嗎,不一定。成績好的人會有很高的成就嗎,也不一定。
所以,如何證明你所謂的「天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人。對於別人的成功,很多人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努力,直接歸因於運氣好……
但事實上,很難描述人類基因造成的天賦差異,但智力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像姚明和劉翔這樣的身體差距是無法解釋的。今天,我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基因的力量。
眾所周知,中國人吃的豬肉和雞肉都是成千上萬人選擇的好品種。他們被中國形象稱為肉豬和肉雞。事實上,它們與中國的原始物種有很大的不同。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飼料與肉的比例上。
飼料與肉的比例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每斤肉豬需要吃多少斤飼料?這個比率叫做飼料與肉的比率。
許多人認為,在未來世界,人類發明的高科技可以直接用能量合成肉類,這將造成能量損失,提高人類的能量利用率,而不需要牲畜的轉化。這是個好主意,但是你認為能量轉換率應該是多少?
首先,一斤肉裡的能量一定比一斤豬飼料裡的多。豬飼料的能量密度甚至比不上大米。有些農副產品的剩菜人們不想吃。所以不管一斤豬飼料有多神奇,都不能變成一斤豬肉。這種能量轉換率一斤超過了100%的科學極限。
那麼,一斤豬肉,就算用未來實驗室的直接能量轉換,怎麼能得到1.5斤豬飼料呢?這可能是人類未來所能達到的科技極限。
但你知道用現代技術培育出來的改良豬的料肉比嗎?3日至1日,根據《中國生豬養殖成本與收益分析報告(2004-2008)年),我國生豬養殖平均長1公斤肉,約需3到3.2公斤豬飼料。從小豬到豬只需要4到5個月。
目前,一些優良品種和生產控制能力強的大型養殖場的料肉比已達到2.4~2.8的可怕水平。
也就是說,2.8斤豬飼料進去,1斤豬肉出來,這就是一臺肉類生產機器啊。自我國引進豬肉良種以來,豬肉生產成本一路下降。現在每個人都吃得起肉,不僅因為改革後生活的繁榮,還因為豬肉品種改良技術的突破。
有沒有更高的料肉比?是真的。那是雞和鴨。其料肉比可低至1.8~2。一般來說,豬出欄需要150天。出欄生豬體重約100公斤,料肉比可控制在3以內。但肉雞出欄只需45天,生長到2.5kg左右,料肉比在1.8到2之間。
肉牛和肉牛的比例很糟糕。美國是6比1,而中國是8.5比1。同樣的飼料要花兩斤多的豬肉,但只能得到一斤牛肉。料肉比還有更高的嗎?有的,那就是羊。綿羊的料肉比約為10:1。如果不吃飼料而吃草,飼料與肉的比例將高達30:1。
因此,雞肉比豬肉便宜,豬肉比牛肉比宜,牛肉比羊肉便宜。這完全不是由喜好和味道決定的,而是由材料與肉的比例決定的。所以在2018年,你可以考慮多吃雞肉。
因此,豬和豬是不同的。在同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能生產的肉的數量差別非常大。這是差別的一倍甚至幾倍。經過幾代人的飼養,野豬被人類改造成了肉類生產機器,肉類生產效率被誇大到了極致。
在這樣的條件和背景下,基因的重要性和由此產生的差異就完全擺在了桌面上。現代全球人口數量已經達到75億,其中一定有一部分人,其肉類生產效率是普通人的幾倍,也一定有一部分人,其智商成績是普通人的幾倍。只是這些異常基因很快被人類基因庫同化了,因為人類沒有刻意選擇它們。
那麼,今天我寫了這麼多字是為了說明為什麼有些人特別聰明,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嗎?不,我今天寫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你,有些人喝涼水都長胖。如果他們吃同樣的食物,其他人只種半斤肉。你可以長出一斤甚至兩斤……
但可不要灰心,你的存在為人類基因庫的多樣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