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地方,景色不同,遊趣也不同。有人喜歡去「登泰山而小天下」,有人喜歡走「天下華山一條道」,有人喜歡在返璞歸真的張家界神遊,有人喜歡在驚濤駭浪的黃河瀑布前感嘆,有人喜歡在波光粼粼的海灘漫步,有人喜歡登上萬裡長城懷舊。而我,喜歡在秋天去火石寨觀賞丹霞風貌。
火石寨的丹霞風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也是上天賜予固原人的一處獨特風景。其坐落於固原市西吉縣城以北15公裡處,海拔兩千多米,綿延數十裡。放眼望去,火紅的石頭或鑲嵌於崇山峻岭之中,或掩映於草木之間,或裸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千奇百怪,魅力無限。
據說,火石寨是中國北方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分布區,也是中國迄今發現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群。由於山體巖石呈現暗紅色,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所以有「火石寨」之稱。
自古以來,火石寨的由來說法不一。有人說它是宋遼對峙時,遼人給宋軍擺下了「天門陣」難以攻破,焦贊孟良奉命去穆柯寨獲取「降龍木」以破天門陣,怎奈穆桂英桀驁不馴,不給他們降龍木,氣得焦贊孟良無計可施,只好放一把火焚燒了穆柯寨。山寨被燒,眼前儘是火紅的石頭裸露著,因方言「燒」與「石」音近,故得名火石寨。又有人說,蒙人滿俊起義之後,以火石寨為屏障,與明軍對壘數年,明軍急攻不下便收買人心,城破之後放火燒了山寨,整個山寨變成了火石頭。
若是你初次觀賞火石寨,真會大飽眼福的。而觀賞丹霞風貌,自然以觀賞石頭為主,但是,若是在不同的季節去觀賞它,就會有不同的收穫。春暖花開的時候,火紅的巖石掩映於沁人心脾的花朵中,讓人感覺溫馨;盛夏來臨的時候,火紅的巖石掩映於綠草茵茵中,讓人感覺神秘;秋天來臨的時候,火紅的巖石掩映於金色的樹冠下,讓人感覺生命的寶貴;冬天來臨的時候,火紅的巖石掩映於瑞雪中,讓人感覺生命的頑強。當然,在北方,或者說黃土高原地帶,秋天的景色是最迷人的,也是最適合去旅遊的。眼前的花紅柳綠盡情地裝扮著山巒,麗鳥在樹枝上歡快地歌唱,清水在峽谷裡潺潺地流淌,火紅的巖石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我有幸在秋天來到了火石寨。若從「火石寨國家地質公園」南門進入,徒步前行,新修的柏油路將火石寨分為兩半,西面山巖千姿百態,綠草茵茵;東面山巖挺拔峻峭,山花爛漫。在景區南門入口前約200米處,抬眼一望,便能看到西面有兩座30米左右的山峰突兀於碧草綠茵中,南面的山峰如同一隻臨空待擊的雄鷹,北面的山峰又像一條口吐信子的眼鏡蛇正在蓄勢搏擊,這便是鷹蛇峰。鷹和蛇應該是死對頭,千百年來彼此較量著,似乎誰也戰勝不了誰。而給這兩座山峰賦予生命的意義,就會激發遊客許多遐想。
沿著大道再往裡走約二裡地,就能看到刀背嶺了。景如其名,這裡就像是一把大刀,把火石寨景區又一分為二。西邊是風光旖旎、百鳥吟唱的情人谷,東邊是樹木蔽日,松濤如海的寨子溝。刀背嶺是景區中最險峻、最陡峭的地方。壁立千仞,嶺如刀削。盡頭處山體猶如一頭駱駝仰天長嘯,在藍天白雲的烘託下,格外引人注目。
刀背嶺東面一座峻峭的山,叫「雲臺山」。雲臺山垂直高度113米,西南面寬約330米。山上分布有10多孔石窟,窟內大多是佛的塑像。按照其開鑿風格考證,始鑿於南北朝時期,歷代「鑿仙窟以居禪」,後興盛於隋唐,於清代同治年間橫遭兵劫,窟內的佛像便蕩然無存。但其自然風貌依然如故,山上鳥語花香,林內深邃幽靜。雲臺山是火石寨八大景觀之首,據《西吉縣誌》記載,雲臺山「每當山雨欲來,必先悠然作雲,即晴亦多煙嵐」,故而取名雲臺山。若是遇到山上雲霧繚繞時,遊客到這裡就像是踏雲而行,逍遙自在。雲臺山又名「掃帚嶺」,或者「西武當山」。山上生長有一種可以用來做掃帚的毛竹,甚是茂密,當地人多來採伐,故名掃帚嶺;又據《固原州志》載:「掃竹嶺在州西北百餘裡,土人藉此以備擄,且祠真武神廟,俗稱西武當山」。雲臺山還有個蹊蹺,南山向陽乾燥,全是紅砂石,壁立千仞,陡崖錯落,可是半山腰卻有泉水滲出,沿陡坡緩緩流淌,遠看像一條銀鏈飄動,甚是壯觀。雲臺山山頂還有兩個讓遊客歡欣鼓舞又心驚肉跳的地方,那就是玻璃橋與索道。這是現代人的傑作,有眼光的人為了迎合遊客心理,謀取利益,在雲臺山東面的深溝處建造了一條玻璃橋,橋在兩山夾峙中,萬丈深淵在腳下,膽小的人走在玻璃道上不敢向下張望;而就在這兩山夾峙中,有人又搭起了一條索道供膽大的人穿越。遊客在索道上飛躍,驚呼聲響徹雲外,甚是刺激。
情人谷真是個幽會的好去處。谷內懸崖錯落有致,谷中流水潺潺流淌。有鮮花怒放於草叢中,有麗鳥歌唱於深林間。設若你摘一束鮮花於手中,聞著它的芳香尋找躲藏在巖石背後的情人,那種浪漫與愜意便會襲上心頭,隨著清風在山谷中瀰漫。寨子溝據說是當年土著人居住的地方,溝畔有石洞可以探幽,有野果可以採摘,有彩石可以賞玩。而突兀的巖石隱藏在密林中,若是在這裡設伏圍殲,那可是個好地方。
當然,火石寨迷人的地方很多,只有你身臨其境了才有獨特地發現,也才有美好的感覺,恕我不再一一贅述了。當你來到火石寨,在山溝裡鞠一捧清泉水啜飲的時候,舒服的感覺便留在了心底;當你來到火石寨,在山坡上摘一束野菊花聞著它的芳香的時候,愛戀的感覺便會襲上心頭;當你來到火石寨,撫摸著火紅的巖石驚嘆的時候,敬畏大自然的心情便會油然而生。
作者簡介:羅萬軍,網名風輕雲淡,回族,寧夏固原人,高級教師,寧夏作協會員,南國作家學會會員。喜歡在生活中尋找快樂,在文字裡咀嚼人生。有作品散見於《東方散文》《海河文學》《西散南國文學》《大愛文學》《寧夏法治報》《六盤山》等報刊平臺,曾獲得過一些文學競賽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