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是一片寶地,好山好水,造就了貴州不可多得的自然資源,似乎已經成為了原始風光的代名詞,它的境內有很多保持著原始韻味且風光旖旎的地方,壯觀豪邁的黃果樹瀑布、水景秀麗的大小七孔以及古老獨特的西江千戶苗寨等地方都是貴州最好的旅遊名片。但位於畢節卻藏著一座地下宮殿,這是一個地理位置比較偏的景點,名氣並不及前者,但卻榮獲了眾多世界之最,這裡便是織金洞,集奇、趣、妙於一身,全程6.6公裡的徒步旅程,足以讓人咂舌了!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官寨苗族鄉,地處烏江源流之一的六衝河南岸,是畢節最有名氣的景區。據了解。是1980年時由織金縣組織的旅遊資源勘察隊所發現的,在經過一系列開發後成為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洞內的風光極為美麗神奇。2015年9月1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加入世界地質公園,成為了貴州省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
織金洞是畢節一張著名的名片,曾被《中國國家地理》給予高度讚譽,稱其為「溶洞之王」,這都是因為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項世界之最,整個洞已開發部分就達35萬平方米;洞內堆積物的多品類、高品位為世間少有;洞廳的最高、最寬跨度屬於至極……
檢票後,首先要經過一段名人石刻廓道才能到達洞口,很多文人雅士都曾到此遊覽,小道兩旁的巖石刻著的名人們對織金洞的諸如「天下第一奇洞」「洞天奇觀」「洞中王」等眾多讚譽。約過20分鐘左右,感覺有涼意襲來,看到絕壁之上的「織金洞」三個紅色繁體大字清晰可見,前來參觀織金洞的遊客紛紛在這裡拍照留念。織金洞的洞口,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
關於織金洞,當地還流傳著一個傳說,據傳1980年4月8日,有一名農夫,他的鬥雞不小心掉落洞中,才發現了這個「中國最美國家地質公園」。哈哈,有這麼一個傳說也難怪織金洞的原名叫打雞洞了。洞內有47個廳堂、150多個景點,各種奇形怪狀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組成奇特景觀,身臨其境,如進入神話中的奇幻世界。
進入洞中,各種造型怪異的鐘乳石就逐漸映入了眼帘,溶洞之王的神秘面紗也隨之被揭開。這是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溶洞,裡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奇觀。沿著已開放的6.6公裡長的洞腔,可以慢慢觀賞它的局部和細節。很快,映入眼帘的是由瘤狀及塔狀兩位石筍為大家帶來的」海豚飛躍」,躍水而出的海豚充滿了生機與力量。
緊接著在「苗嶺大廳」內就看到兩處相依偎的開花狀石筍,形似一位婆婆正在享受兒媳給她捶背,一派氣韻兼備的「婆媳情深」的和諧畫面。
而「霸王盔」、「銀雨樹「和「江山多嬌」,是織金洞最不容錯過的三個地方,也是精華的所在。「霸王盔」,酷似古時武士頭盔。被燈光染成金色,一眼望去,很是顯眼。
而由巨型石筍、石柱形成的「銀雨宮」將近七千多平米,「銀雨樹」是它的代表性景點,「銀雨樹」是一個塔松狀石筍,亭亭玉立,潔白有光,精巧的捲曲石舉世罕見。它是織金洞的鎮洞之寶,被評為世界上形態最美的塔松狀石筍。
有一對形狀大小都差不多的石筍,也是洞內奇觀。仿佛兩姊妹清水出芙蓉,亭亭玉立,如少女般婉約,被稱為「姊妹玉樹」,又被稱為「絕代雙驕」。除此之外,還會看到栩栩如生的「普賢騎象」、倒掛著的琵琶的奇石,琵琶上的琴弦像是精心雕刻上去的,聽著水滴滴落在琵琶奇石的聲音,白居易所寫的「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就浮現在了腦海中。這些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織金洞所留下的鐘乳石奇觀,每一種景觀都讓人嘆為觀止。
瀏覽最後一處是「掌上明珠」,於天地間,一隻巨手之中,石筍潔白如珍珠,向四周散發著耀眼光芒,熠熠生輝。織金洞相當之大,大概用了3個小時左右,以至於我們在地下世界也能欣賞到「十萬大山」的奇景。洞中的五彩燈光也都是用心設計的,很好地襯託出了鐘乳石的自然美,光石相映的場景顯得妙趣橫生,只能用「震撼」兩字來形容。
總之,織金洞的美不同於其他溶洞,它的美在於靈動,好像每一塊鐘乳石都是有生命的,這種靈動的生命裡正是織金洞的神奇之處,難怪都說「黃山歸來不看嶽,織金洞外無洞天」。真是一處神奇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