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轉換器如何選用合適的Si/SiC/GaN功率開關組件?

2020-11-27 電子工程專輯

一、  前言

電源轉換器所使用的功率開關組件一直以來都採用矽(Silicon: Si)半導體材料為主,但是隨著越來越多苛刻的應用與需求,矽半導體材料發展也趨近於材料本身的極限,使得矽功率開關組件已經無法完全符合需求,為了符合電源轉換器設計的需求,近年來寬帶隙材料諸如碳化矽(Silicon Carbide: SiC)和氮化鎵(Gallium Nitride: GaN)應運而生並且已被成功地商品化,本文探討電源轉換器設計者應該是沿用矽功率開關組件,還是轉而選用寬帶隙功率開關組件,先由矽和寬帶隙材料的特性進行比較,再進入討論CoolMOS,CoolSiC和CoolGaN的應用和定位,提供設計人員參考來選擇合適的功率開關組件。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二、  材料特性比較

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的功率組件從20V到數kV都是以矽的技術為基礎,當矽的技術到達其極限,材料性質就會限制住功率半導體組件的效率提升空間,MOSFET(金氧半場效電晶體)是最常見的功率半導體組件,其導通電阻受限於崩潰電壓,也就是磊晶層的特性,導通電阻的公式如式(1)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簡化之後,就是」矽的極限」關係式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1表示在不同材料之間,崩潰電壓與單位面積導通電阻(RON X A)的關係,由圖1的曲線可以清楚得知,碳化矽與氮化鎵的寬帶隙材料突破了矽甚至於以矽為材料的超結面(Super Junction)製程的極限線之半導體組件,而且分別距離其極限線還有一段距離,代表碳化矽與氮化鎵未來在單位面積導通電阻與成本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1:半導體材料的崩潰電壓相對單位面積導通電阻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較於矽的半導體組件,寬能隙的半導體組件提供了許多優點,圖2比較矽、碳化矽和氮化鎵的材料特性,寬能隙材料有較高能階,能階代表將電子從價電帶移動到導電帶需要施予多少能量,能階越高代表組件具有較高的耐壓,寬能隙材料的氮化鎵的能階為3.5eV及碳化矽為3.3eV,都相較於矽的1.1eV來的高。另外碳化矽材料有著優異的熱傳導特性,在高功率、高溫度的應用場合就非常合適選用。而飽和電子移動速度可以用來表示其反應速度,另外在氮化鎵結構產生的特性:二維電子氣(2DEG; 2-Dimensional Electron Gas),此二維電子氣的電子遷移率極高,因此能達到非常快的切換速度。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2:Si/ SiC/ GaN半導體材料的特性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主要使用六方晶型4H-SiC,在提升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性能上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製作出高質量的閘極氧化層。在碳化矽閘極氧化層的界面陷阱電荷讓電子電洞不易流動,會造成通道遷移率降低,使得通道電阻上升、功率損耗增加及通道電流下降,因此需要將較強電場施加到閘極氧化物層以進行傳導,通過提高驅動電壓(VGS)或減少閘極氧化層的厚度可以提供較強電場到閘極氧化物層,讓通道電阻降低、流過預期電流及減少損耗。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一般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採用水平式閘極(DMOS)的結構,如圖3左圖所示,須要增加驅動電壓來降低界面的陷阱密度讓信道電阻降低,但是較高的驅動電壓會影響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的可靠度。使用溝槽式閘極結構(TMOS)來製作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如圖3右圖所示,可以有效降低陷阱密度,兼顧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的性能和可靠度。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3:不同的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的閘極結構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較於矽功率開關組件和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氮化鎵功率組件使用橫向結構的水平型設計,如圖4所示,氮化鎵可以用異質磊晶的方式成長在矽基板上,如此一來就可以藉由成熟的6吋、 8吋和12吋的矽製程來提升產能和降低成本。另外在結構上的氮化鎵(GaN)和氮化鎵鋁(AlGaN)間會產生一層薄但密度高的高遷移率自由電子層;二維電子氣(2DEG; 2-Dimensional Electron Gas),此二維電子氣的電子遷移率極高,因此能達到非常快的切換速度,所以將其稱為氮化鎵高速電子遷移率場效電晶體(GaN HEMT;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4:氮化鎵功率組件結構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在表1中,使用600V CoolMOS C7、600V CoolMOS CFD7、600V CoolGaN Gen 1和650V CoolSiC Gen1來比較4種質量因素(RDS(on)* Qoss、RDS(on)*Qrr、RDS(on)*Eoss、RDS(on)*Qg)間的差異。為了公平比較,使用接近的導通電阻(RDS(on))作比較,典型值是55mohm左右,最大值約是70mohm。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1. RDS(on)* Qoss: 有助於評估死區時間(dead time)、諧振電流設置及諧振拓撲操作在高頻。這對於獲得更高效率的設計很重要。碳化矽和氮化鎵相較矽功率開關組件在軟切換的應用上更適合高頻操作及可以達到較高的效率。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2. RDS(on)*Qrr: 對於理解重複硬換向的實現非常重要,碳化矽和氮化鎵在半橋相關架構應用上可以有較高的可靠度。這一個質量因素也可以得知碳化矽和氮化鎵能應用在CCM totem pole PFC相關的架構上。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3. RDS(on)*Eoss: 這相關於硬開關拓撲中的開關損耗,例如CCM Boost PFC架構。雖然碳化矽在這之中的參數值較高,但碳化矽有較佳的RDS(on)對應溫度特性,用比較高RDS(ON)的規格可以換得較低的Eoss及較低的開關損耗。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4. RDS(on)*Qg: 有助於估算驅動損耗。這在應用的輕負載條件下尤為重要。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另外由源極到汲極的電壓降(Vf)參數可以了解矽和碳化矽功率開關組件的體二極體以及氮化鎵功率開關組件的「電壓降」如何在死區內發揮作用。雖然CoolSiC和CoolGaN的Vf較CoolMOS高,但其相對所需死區時間較少,所以對於Vf在死區時間內的損耗影響不大。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整體來看,CoolGaN在這些質量因素的比較中都有較佳的特性,可以合適應用在較高的切換頻率、較高的效率及高的功率密度且無硬換向問題,可以被運用到類似Totem Pole PFC的架構上。CooSiC的特性也適合在Totem pole PFC上,在RDS(on)* Qoss和RDS(on)*Qrr也有較佳的參數,所以在諧振架構上也可以得到較好的性能及較高的可靠度。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表1:Si/ SiC/ GaN質量因素比較表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在圖5中,將CoolMOS、CoolSiC和CoolGaN的RDS(on)標準化後,用標準化的RDS(on)來比較溫度對其RDS(on)影響的差異,原本在接面溫度(Tj)25℃的RDS(on)到100℃時,CoolGaN較CoolSiC多了30%的RDS(on),而CoolMOS甚至比CoolSiC多了50%的RDS(on),在RDS(on)對應溫度的變化,可以了解CoolSiC表現較佳,甚至可以用較高RDS(on)來和CoolGaN或是CoolMOS做對應。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5:RDS(on)對應溫度的變化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三、  應用在功率因素修正(PFC)架構

依據效率要求來看PFC架構的演進,如圖6所示,傳統的PFC架構換成Dual Boost可以達到98%效率,如果要簡化線路架構,可以使用半橋(HB) Totem Pole PFC架構來達到98%效率。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要達到99%效率,可以使用TCM(Triangular Conduction Mode) Totem Pole PFC或是全橋(FB) Totem Pole PFC,當效率要提升到99.5%的高效率,則需要使用TCM Totem Pole PFC + GaN/SiC。其中矽功率開關組件因為Qrr的特性,不能被使用在半橋Totem Pole PFC和全橋Totem Pole PFC,只能使用在TCM Totem Pole PFC的架構上。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6:PFC架構的演進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比較CoolMOS、CoolSiC和CoolGaN在四種不同電路架構(CCM Totem Pole、Dual boost、H bridge、TCM Totem Pole PFC)中的差異,輸入電壓為230Vac、輸出電壓為400Vdc、輸出功率為3kW,由於在標稱輸入電壓期間,50%負載下的效率目標要到達99%,且要確保PFC電感不飽和,開關頻率設定從70%的負載開始,將切換頻率從45kHz提高到65kHz,其效率曲線如圖7所示。    在CCM FB Totem Pole PFC的架構上,CoolGaN和CoolSiC之間的RDS(on)選擇差異是由於CoolSiCTM有較佳的RDS(on)溫度依賴性。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由效率曲線可以得知CoolGaNTM搭配CCM Totem Pole PFC架構可以符合效率目標的設定。CoolSiC搭配CCM Totem Pole PFC架構在負載的30%和40%時達到了目標效率,但在負載的50%時只有勉強滿足。CoolMOS使用TCM Totem Pole PFC的電路架構可以讓CoolMOS的效率和寬能隙的CCM Totem Pole 架構作效率的競爭比較,讓CoolMOS在架構的搭配下也可以得到高的效率,但是電路相對會比較複雜。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H-Bridge和Dual boost的架構可以達到98.5%效率,但要達到99%的效率,採用Totem Pole PFC會比較合適。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7:PFC架構效率比較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四、  應用在直流轉換器(DC/DC Converter)架構

採用半橋LLC的架構在直流轉換器的比較,設定工作在三個不同的諧振頻率100kHz、300kHz和500kHz,而且磁性組件是針對各個諧振頻率而設計和優化,效率如圖8所示。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設定50%負載時的效率為97.5%,用來符合80 Plus鈦金標準的最低要求。半橋LLC在100kHz的諧振頻率下,這三種功率開關組件都可以滿足至少97.5%的最低效率要求。在300kHz的共振頻率下也都可以符合需求,但是我們已經可以觀察到這三種功率開關組件的差異,CoolMOS即將達到極限。而進一步將諧振頻率提高到500kHz後,CoolMOS不再能夠滿足最低效率要求,另外CoolSiC也已經接近極限,以結果來看CoolGaN是這應用中唯一能夠符合500kHz效率要求的組件,而且有足夠的餘度。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8:DC/DC架構在負載50%的效率比較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另外80 Plus鈦金在負載10%的效率也有要求,在這裡將效率目標固定為94%,效率如圖9所示。在100kHz的諧振頻率下,這三個功率開關組件都可以符合要求,但是在300kHz時,CoolMOS和CoolSiC都無法滿足要求,在500kHz也只有CoolGaN可以符合。在10%的負載下,CoolGaN也是唯一在500kHz諧振頻率下能夠滿足80 Plus鈦金效率標準的組件。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9:DC/DC架構在負載10%的效率比較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五、結論

本文介紹矽、碳化矽和氮化鎵材料組件之特性並做比較,矽功率開關組件有很好的易用性和較高的性價比,且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各領域,在沒有特殊設計規格要求下,目前矽功率開關組件仍是首選。氮化鎵可將應用的範圍往高頻延伸,具有最佳的效率、功率密度的關鍵質量因子,也可以使用在矽功率開關組件無法使用的架構上,例如Totem Pole PFC的架構,且適合任何硬切換和軟切換的架構,對於在半橋架構上的硬換向也具有高的可靠性。碳化矽和氮化鎵相同可以使用在Totem Pole PFC的架構,在半橋架構上的硬換向也同樣有高的可靠性,具有優良的熱傳導特性,適合在高功率與高溫操作條件的應用。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作者:楊東益、林志宏,英飛凌科技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責編:Amy Guan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文為《電子工程專輯》2020年11月 刊雜誌文章,版權所有,禁止轉載。點擊申請免費雜誌訂閱  89u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使用合適的功率器件以滿足工業電源要求
    在這些情況下,有效設計的關鍵在於電源轉換器控制電路或轉換器的核心器件,以及功率開關器件及其支持組件。這些器件主要用於實現選定的電源拓撲,以所需的電壓和電流提供穩定的直流輸出。轉換器可以包含集成功率器件(例如 MOSFET),抑或作為碳化矽 (SiC) 功率器件等外部分立功率器件的控制器和驅動器。
  • 如何把電源的功率限制變為電流限制?
    如果出現過載故障時輸入功率保持不變,則隨著輸出電壓下降,輸出電流增加(P=V*I)。發生短路故障時,這會讓輸出整流器或者系統配電出現難以接受的高損耗。本文利用一些小小的創新和數個額外組件,為您介紹如何對一個簡單的峰值電流限制進行改進,將電源變為一個恆定電流源,而非一個恆定功率源。
  • 開關電源晶片都有哪些型號 如何選擇
    開關電源晶片都有哪些型號 如何選擇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10 08:41:33 開關電源晶片分類 開關電源的控制晶片的品種也十分多,主要分為電流控制型與電壓控制型兩大類
  • 開關電源MOS管選用方法
    伺服器和通信設備等應用一般都配置有多個並行電源,以支持N+1 冗餘與持續工作 (圖1)。各並行電源平均分擔負載,確保系統即使在一個電源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繼續工作。不過,這種架構還需要一種方法把並行電源的輸出連接在一起,並保證某個電源的故障不會影響到其它的電源。在每個電源的輸出端,有一個功率MOS管可以讓眾電源分擔負載,同時各電源又彼此隔離 。
  • 如何為電源設計選擇合適的DC/DC轉換器磚模塊
    如何為電源設計選擇合適的DC/DC轉換器磚模塊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1-23 08:02:00 在過去二十年中,隨著功率半導體,轉換器架構,磁性元件和封裝技術的進步,曾經只能從大尺寸隔離模塊中獲得的功率水平向下遷移
  • 如何降低開關電源中產生的EMI輻射
    轉換器的改進評估模塊(EVM)。兩個輸入電容器距離輸入引腳約2.5釐米。之所以如此排列,是為了模擬不良布局,因為電流環路區域(圖5中的紅色矩形)比數據表所要求和建議的要大。圖5中的橢圓形紅色形狀表示轉換器和電感器之間的開關節點。IC和電感器之間的環路面積越小越好。 淺談開關電源中EMI來源 電源模塊如何降低EMI圖5.輸入引腳和輸入電容器之間環路面積(紅色矩形)較大的錯誤布局示例。
  • 一文讀懂如何為開關電源選擇合適的電感
    jY6ednc功率電感器的額定電流有兩種:jY6ednc在DC-DC轉換器中,電感器是僅次於IC的核心元件。通過選擇恰當的電感器,能夠獲得較高的轉換效率。Isat與Irms兩者如何定義,它們與那些因素有關?我們在電感設計時,如何定義?jY6edncIsat:指磁介質的飽和電流,在下圖B-H曲線中,是指磁介質達到Bm對應的Hm所需的DC電流量的大小,對於電感,即電感下降到一定比例後的電流大小,如SRI1207-4R7M產品,電感下跌20%的電流為8.4A,則Isat=8.4A。
  • 升壓轉換器的功率翻倍提高,這是怎麼做到的?
    相比單相位設計,多相位升壓設計有多項優勢,包括:提高效率、改善瞬態響應,以及降低輸入和輸出電容值(因為電感紋波電流,以及輸入和輸出電容中的紋波電流降低),使得整個升壓轉換器動力系統組件上的熱應力降低。這兩種信號對噪聲極其敏感,即使採用非常精細的布局,也會受到升壓轉換器應用中典型的尖峰電流和電壓變化影響。一些升壓控制器具備多相位功能,可以解決此問題,但很多都沒有。 對於沒有多相位電路的控制器,LT8551 多相位升壓轉換器相位擴展器可以和主控制器的開關組件一同工作,並檢測其狀態,以此解決該問題。
  • 科普 | 拓撲設計和封裝技術如何突破功率密度障礙
    那麼,如何獲得提高功率密度帶來的好處呢?多年來,在尋找提高功率密度方法的過程中,大多數公司都將研究重點放在減小用於能量轉換的無源組件(電感器、電容器、變壓器和散熱器)的尺寸方面。這些組件通常佔了電源解決方案尺寸的最大部分,如圖2所示。
  • DC/DC電源轉換器設計原理介紹
    DC/DC電源轉換器設計原理介紹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7-09 10:22:00 當今利用現有的組件、參考設計、工具和資源來設計一個基礎且好用的DC/DC電源穩壓器(或稱為電源轉換器)已經不是一件難事了
  • 開關電源的常見故障和維修技巧
    開關電源常見故障  1,保險絲熔斷  一般情況下,保險絲熔斷說明電源的內部線路有問題。由於電源工作在高電壓、大電流的狀態下,電網電壓的波動、浪湧都會引起電源內電流瞬間增大而使保險絲熔斷。重點應檢查電源輸入端的整流二極體,高壓濾波電解電容,逆變功率開關管等,檢查一下這此元器件有無擊穿、開路、損壞等。
  • 開關電源功率因素校正(PFC)及其工作原理
    1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418.htm  開關電源以其效率高、功率密度高而在電源領域中佔主導地位。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已制定了相應標準,並強制執行,對於不滿足諧波標準的開關電源不允許上電網。我國也制定了相應標準。因此,隨著減小諧波標準的廣泛應用,更多的電源設計需要結合功率因數校正(PFC)功能 [1]~[4]。  2 高次諧波和功率因數校正的關係  一般開關電源輸入市電經整流後對電容充電,其輸入電流波形為不連續的脈衝。這種電流除了基波分量外,還含有大量的諧波。
  • 【E課堂】開關電源之DC-DC轉換器工作原理的簡單介紹
    其中普通電源細分起來有開關電源、逆變電源、交流穩壓電源、直流穩壓電源、DC/DC電源、模塊電源、變頻電源、UPS電源、EPS應急電源、PC電源、整流電源等等。其中開關電源是最普通常見的一種,下面針對開關電源的一些基本常識和原理,我們來了解一下其基本的常識。
  • 航嘉:選用工業開關電源及使用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造成了過載保護;遇到這種情況,建議是提高電源輸出功率,如果是瞬間高電流導致,則建議選用能夠承受高浪湧電流的電源供應器;另一種則是溫度過高,發生了過溫度保護的現象。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會使電源因進入保護狀態而宕機。由此看來,選用多重保護、高穩定可靠的電源尤為重要。
  • PFC電源與開關電源的區別,這篇文章終於講清楚了!
    那麼我們有什麼方法來降低無功功率,或者說如何把功率因數提升到最佳值呢?偉大的科學家們已經幫我們研究出了解決辦法:功率因數校正。提高用電設備功率因數,使其接近1的技術就稱為功率因數校正。 下面讓我們看看供電公司和工業用電用戶都是怎麼樣做的吧。
  • Si、SiC和GaN這三種材料共存,到底該如何選擇
    當應用於開關電源領域中,具有損耗小,工作頻率高,可靠性高等優點,可以大大提升開關電源的效率,功率密度和可靠性等性能。 英飛凌在今年2月底剛推出的8個不同的SiC產品——650V CoolSiC MOSFET器件,其額定值在27 mΩ-107 mΩ之間,既可採用典型的TO-247 3引腳封裝,也支持開關損耗更低的TO-247 4引腳封裝。
  • 汽車和工業用FET選擇GaN-on-Si的原因是什麼
    TI高壓電源應用產品業務部氮化鎵功率器件產品線經理SteveTom先生表示,「從研發的角度來看,目前GaN-on-Si的成本比SiC低很多,而在開關頻率表現方面,GaN比SiC開關頻率更快、開關特性更好,功耗更低,製作的器件體積更小。在可靠性方面也已進行了4000萬小時的測試,表現良好,可以實現大規模量產。」
  • 乾貨| GaN在開關電源設計中的應用
    思考這類問題時通常的思路是在現有組件中尋找解決方案—GaN開關,Si開關驅動器,高速開關控制器,以及功率電感器、變壓器和電容器等總體設計中的部件。生產電源產品的集成電路(IC) 製造商如果能用共同設計的器件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甚至在模塊封裝中集成多個晶片,就能夠大大提高電源設計可能性。
  • 基於開關電源的並聯供電系統設計
    開關電源的應用領域日益廣泛。開關電源是利用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控制開關管開通和關斷的時間比率,維持穩定輸出電壓的一種電源,直流開關電源的核心是DC/DC轉換器。開關電源一般由脈衝寬度調製(PWM)控制IC和MOSFET構成。在大功率開關電源中,通常採用多個單元並聯獲取大電流的方法獲取大功率。
  • 使用PMbus管理電源轉換器,避免電源幹擾
    識別故障條件的能力是保持高可用性和連續生產的關鍵,並且這延伸到電源,特別是因為功率轉換器由於部件上的高應力而在現場傾向於遭受更高的故障率。高級診斷和在運行系統上熱插拔電源轉換器的能力對於維持正常運行時間非常重要。 PMbus不僅提供監控電源轉換器和相關電路故障和問題跡象的方法,而且還為熱插拔控制提供標準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