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木。今天有位花友問木木,自己種植多年的月季忽然死了,問其原因,又不知道是為什麼。而且是突然枯萎落葉,所以今天木木就來給大家說下,月季為什麼會突然枯萎死亡,死苗不要緊,至少我們需要找到原因,避免同樣的情況出現兩次。
一:肥害死亡超快速
如果說月季快速死亡的首要原因,那麼莫過於嚴重肥害了,施肥的第二天開始,整個植株就會開始枯萎,緊接著枝條開始發黑、皺皮,相較於肥大而言,沒有任何可以逆轉和挽回的餘地,下面木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
1:複合肥兌水
無論盆栽月季還是地栽月季都可以使用複合肥來補充氮磷鉀,複合肥不僅便宜而且施肥頻率還不大,一個月左右使用一次可以基本滿足月季生長的基本需求。而盆栽時如果遇到長期陰雨天無法使用水溶肥時,也可以用複合肥來填補一下空白。
但複合肥沒有嚴格的使用標準,如果在施肥時沒有掌握好用法用量,很容易燒苗,就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有些花友為了使肥效更加快速,還將複合肥溶於水中然後再澆給月季,這簡直就是作死的節奏。複合肥溶於水之後,肥效將更加快速,使用劑量和頻率更加無法掌握,很多花友養的好好的月季,就是給了一次兌水之後的複合肥第二天開始就枯萎,沒幾天就死掉了。
複合肥可以用,地栽也是推薦大家用複合肥的,但是使用時不要改變性狀,直接按包裝袋上的說明使用就好,兌水再澆走捷徑,後果必然是燒苗。
2:自漚液體肥
除了複合肥之外,還有一些花友喜歡使用自行漚制的肥料,用廚餘垃圾、菜枯以及爛菜葉、爛樹葉子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漚制之後,變成了固體和液體混合的有機肥,很多花友在澆了這種肥之後,也是從第二天、第三天開始就發現枝葉枯萎,慢慢的就黑杆、打焉最終死亡。
有機肥雖然是好東西,環保又經濟,但是到底漚成什麼樣才算完全腐熟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如果使用了沒有腐熟的漚制肥料,短時間內就會燒損根系,使植株死亡,更何況在用量方面,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只能根據自己實際的種植情況來慢慢嘗試得出經驗。
大家在漚制有機肥時,儘量多一些時間,最好經過夏天。在使用有機肥時,儘量先小面積做實驗,由少到多逐次添加,確保安全。
3:無意施肥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有花友曾經因為月季死了來問木木到底是什麼原因,經過詢問之後發現最近沒施肥也沒給藥也沒有脫水,一時間木木也搞不清楚到底為什麼。
但後來發現,居然是家裡的小孩天天往花盆裡撒尿,這樣的生肥直接入盆,會在短時間內直接損傷月季的根系導致植株枯萎、死苗。
種植月季的花友,記得要管住家中小孩喲,不僅是尿,其他糞便以及淘米水、牛奶等等,都是需要發酵過後才能使用的有機肥。
二:土壤蟲害無知覺
除了肥害之外,一些土壤內的病害或蟲害,也會導致植株在短時間內死亡,例如根瘤病或大量啃食根系的土壤蟲害,甚至是螞蟻、土蠶以及蚯蚓在大規模爆發之後都有可能導致月季快速死亡。
根瘤病雖然從患病到爆發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爆發之前營養會一直被根瘤搶佔吸收,植株看起來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會長勢變緩,生長不佳,一旦爆發,月季就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死亡,這也是不可逆的。
PS:木木建議
種植月季,我們不能單單盯著植株葉片以及杆子上的病害,土壤中病害的防治也是一樣重要的。每隔一兩年的冬天,我們需要將月季脫盆檢查一下土壤內部情況,也需要經常性的檢查土表和根系的連接部位查看是否有根瘤出現。
同時,在購買月季之初,儘量選擇靠譜的店鋪,避免買到帶根瘤的小苗,在種植之初,也儘量選擇相對純淨的營養土或消毒過後的土壤,避免將蟲卵混入土壤中。
三:脫水死亡最不該
月季最愚蠢的死法莫過於脫水死亡了,地栽月季無需擔心這一條,畢竟種植之後根本就不需要澆水。但盆栽月季就不一樣了,即便是露天種植,但如果長期不下雨,植株生長所需的水分就要完全依靠人工來澆了,如果你忘了澆水,又恰逢高溫無雨的天氣,月季在短短一天就有可能整株枯萎,枝條就會皺皮完全失去功能最終導致死亡。
如果植株龐大,枝葉茂密,在夏季高溫時,一定要注意至少保證每天一次澆水,考慮到盆的大小、光照情況以及枝葉茂密程度,也許一天澆一次水都不能保證月季不脫水不出現問題,但是至少不會出現嚴重脫水死苗的情況。
如若經常忘記或不能保證隨時補水,那麼在高溫季節我們也可以弄一個滴灌系統,網上買一套幾十塊錢,安裝也很簡單,徹底杜絕脫水死苗的情況。
月季輕微脫水,有可能枝葉會打焉,會有部分黃葉,在我們及時補水之後,經過一夜的恢復有可能還會恢復。但如果嚴重脫水又遇到高溫季節,枝葉會馬上打焉,然後被曬枯輕輕一碰就成碎片了。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馬上補水然後將整個植株用清水淋透,在第二天開始我們將那些無法恢復的葉片全部清理掉再觀察杆子是否皺皮,將皺皮無法恢復的枝條也一併剪掉並且儘可能的將植株剪短到之前的一半,然後等發新芽。
四:新苗上盆突然焉
有時候,新苗上盆可能會出現一部分的黃葉以及打焉,這是由於運輸和移栽之後出現的一些正常的應激反應,如果症狀輕微,那就不用管,清理掉黃葉即可,但有時候,會在種植1周左右時突然整株打焉並且開始黑杆,這又是為什麼呢?
1:洗根
很多花友為了避免買回來的小苗有根瘤,到家之後第一時間會洗根檢查,這個做法無可厚非,因為安全最重要,但是這麼做的後果就有可能出現整株打焉、枯萎、黑杆的情況,特別是那些枝葉茂密又比較嫩的花苗更是如此,所以洗根雖有好處,但一定要做好死苗的心裡準備喲。
2:裸根
另外,裸根苗由於在起苗時商家會砍掉大部分的根系,如果在冬季種植那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是溫度較高的季節並且植株又帶有大量的枝葉,在收到種下之後所剩無幾的根系根本無法支撐那麼龐大的植株,吸收的水沒有辦法滿足,自然會在短時間出現葉片枯萎最終導致黑杆死苗。
即便是你在收到苗之後馬上把所有的葉片全部擼掉又剪短枝條,也是兇多吉少,因為溫度高就意味著很快會發芽,但根系又沒長出來,新發出來的芽還是會枯萎、最終導致枝條內部的養分、水分全部被抽光從而枯萎、黑杆。
3:傷根
另外,在運輸和移栽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損傷月季的根系,有時候可能只是輕微損傷,出現一部分的黃葉以及打焉,但很快就會恢復。
但有時候,我們將新購入的小苗上盆之後,一周左右就會出現整株打焉,這是因為根系受到了嚴重損傷導致的,這種損傷有可能是物理損傷直接破壞根系,也有可能是內部損傷,外表看不出來,但根系已經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功能,沒有了根系,枝葉再茂密也猶如空中閣樓一般很快會枯萎。
4:大苗
另外,我們在新購入中大苗種植時,也往往在種植之後短時間內出現枯萎、打焉的情況,原因很簡單,就是由於苗更大應激反應也會更大,例如小苗可能出現10片黃葉,大苗就有可能是100片,而且中大苗的適應能力更弱一些,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中大苗在移栽之後大面積黃葉、打焉甚至黑杆枯萎死掉。
五:藥害突然全枯萎
另外,當植株出現嚴重藥害時,也會出現葉片全部枯萎的現象,農藥是治療病害的,但同時也有可能傷害植株和葉片。
過量使用農藥以及高頻率使用農藥都有可能導致病害,而殺蟎劑以及殺蟲劑的毒性更大,更有可能出現藥害。
農藥的使用標準,首先應該按照說明書的劑量兌水使用,不能私自改變比例,如有特殊需求,應該諮詢有經驗的花友或者農藥經銷商。另外,使用頻率也應該按照說明書的標準來,至少保持一周間隔才能再次使用同一種藥物。
最後,很多農藥都是不能混合使用的,雖然日常基本上不會遇到,但是銅製劑、波爾多溶液儘量不要使用,因為這兩種農藥會和大多數常見的農藥相衝突。
在出現藥害之後,如果及時發現,我們可以用清水大量衝洗葉片,同時注意觀察葉片如果出現枯萎現象,我們就要將這些葉片剪掉,同時剪短枝條等發新芽。
如果葉片沒有脫落的意思只是上面有一些斑點,我們可以先觀察一下然後噴一些芸苔素,可以有效改善藥害的情況。不過好在藥害大部分情況下只是讓葉片出現斑點或脫落,不會使整顆苗死掉,但如果是嫩葉嫩枝就數不準了。
六:嫁接月季防倒伏
現在,我們來說一說嫁接月季,嫁接月季有明顯的嫁接傷口,無論苗長多大,嫁接口都不是很穩定,說白了接穗和砧木是無法真正融為一體的。
在外力的幹擾下,例如人為碰撞、強風等等,很容易造成嫁接處的斷裂,有時候如果花苞太多,淋雨之後花朵充分吸水導致整個植株過重也會壓斷嫁接處。
當一顆嫁接月季的接穗從嫁接口折斷之後,整個植株由於中斷了營養和水的疏鬆,很快就會枯萎、打焉最後黑杆。更為嚴重的是,和扦插苗不一樣,如果嫁接苗從嫁接處斷裂,你將失去整顆苗,扦插苗還有可能從根部發出新芽來,但嫁接苗根部發出來的只是砧木芽,是無用的薔薇。
一般來說,嫁接苗在幼苗期反而不會從嫁接處折斷,在平時養護、澆水時稍加注意就可以了,當植株變大以及花苞太多時,我們儘量使用主杆、木棍等做一下支撐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