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8月夜空中一部令人期待的「天象大片」,英仙座流星雨在8月12日晚迎來極大期,流星划過夜空的美照也開始刷屏。
有網友遺憾,因為下雨或者其他客觀原因,沒能觀測到流星雨。專家介紹,今年12月還有雙子座流星雨,流量也比較穩定。此外,流星雨的形成,還有這些「小秘密」。
英仙座流星雨活動時間在啥時候?
英仙座流星雨的觀測歷史十分悠久,也有「聖洛朗的眼淚」之稱。
它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象限儀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但英仙座流星雨出現在北半球的夏季,對天文愛好者而言,觀測條件更加舒適一些。
據報導,屬於英仙座流星群的流星速度較快,高達59千米/秒,屬於高速流星群。流星本身划過夜空的時間也就零點幾秒,其中有些較亮的流星閃過後會留有持續數秒的餘跡。
不過,有不少網友提出,因為下雨或其他觀測條件的影響,昨晚並沒欣賞到流星雨密集划過天際的美景。
其實,英仙座流星雨每年的活動時間段從7月17日到8月24日,持續約一個多月時間。理論上來說,本次流星雨的ZHR(天頂每小時出現率)約在80-120之間。
「這次英仙座流星雨極大期是在12日,過了『極大值』後『流量』會有所下降,但如果觀測條件合適,之後幾天還是可以看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黎耕表示。
這是8月13日凌晨在甘肅省張掖七彩丹霞地質公園中拍攝的英仙座流星雨(長時間曝光照片)。新華社發
流星雨的「小秘密」
關於流星雨,另外一個知識點就是,一般認為,大多數流星雨源於彗星遺留在軌道上的「碎片」。
通俗而言,彗星在扁橢圓軌道上圍繞太陽運行,每接近太陽一次,就會有一些冰或者其它物質被拋出來留在軌道上。
黎耕說,當地球的軌道和彗星軌道相交的時候,上述被拋出來的「碎片」便衝入大氣層,形成流星雨。因為地球每年都要通過這個「碎片帶」,這就是為什麼每年我們看到特定流星雨的日期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非常有規律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英仙座流星雨的「母體」,是一顆名叫109P/斯威夫特-塔特爾的彗星。這顆彗星的回歸周期大約是130年。
「比方說,這顆彗星每次回來,都會再次留下一堆新『碎片』,所以這個『碎片帶』就總有。」黎耕解釋。
12月,雙子座流星雨可以期待
對美麗的流星雨,不少天文愛好者都滿懷期待。曾有媒體總結出觀賞攻略,比如要在視野開闊的地方、去遠離城市燈光的郊外等等。
黎耕說,觀測流星雨並不難,也不需要特別的設備。用肉眼觀賞的話,只要找相對黑暗且平坦的地方,找到流星雨輻射點的方向,然後等著看就可以了。
不過,由於由於地面燈光、月亮光等影響,實際人們看上去的流星數會比ZHR的數值更少,所以觀看流星雨需要一點兒耐心和運氣。
另外,今年12月14日,還有著名的雙子座流星雨,它和英仙座流星雨每年的流量都比較穩定。據說,雙子座流星雨達到峰值時,每分鐘便會出現數顆流星,因此也被稱為「流星雨之王」。這場流星雨,你會去看嗎?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