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海王星都比地球大得多,其衛星卻還沒月球大,月亮成因待解

2020-12-05 科普大世界

太陽系中的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屬於氣態行星中的冰巨星,體積和質量都比地球大得多,天王星的體積是地球的65倍,質量是地球的14.5倍,海王星的體積是地球的58倍,質量是地球的17倍。

而且它們的衛星數量也比地球多得多,地球只有月球一顆衛星,然而天王星有30多個衛星,海王星有十多顆衛星。但是如果比較這些衛星的體積的話,那麼會讓人很詫異,因為這三顆行星中的衛星以地球的衛星月球為最大。

在太陽系所有的衛星中,月球的質量可以排到第五,比它大的衛星只有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這四顆衛星都是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的衛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星中質量最大的是海衛一,但是它在太陽系衛星中只能排名第七,體積比月球小了1/3,然而質量卻還不到月球的1/3,要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比地球大得多,所以不得不說,地球和月球是一對神奇的存在,那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星反倒不如地球的衛星更大呢?

如果你了解衛星的形成原因,那麼這個問題也就好解答一些了,行星衛星的形成主要有三種途徑,一種就是將路過的天體捕獲,一種是和行星一起形成,還有一種就是自身分裂出去形成的。

科學家認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星大部分都是捕獲路過的天體,另有一部分是自身的星環形成的衛星,這樣的衛星相對於行星的質量通常都比較小,這兩大行星的所有衛星中,以海衛一比較特殊,它的質量遠超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其它衛星,在這兩大行星的衛星中排第二位的天衛五還不到海衛一的1/200,那麼海衛一一是怎麼來的呢?科學家們大都認為它是海王星捕獲的柯伊伯帶天體,雖然海衛一質量比較大,但是它的質量也只有海王星的1/4500,相對來說海王星的引力場還是比較容易捕獲它的。

但是月球就不一樣了,月球的體積是地球的1/49,質量是地球的1/81,這樣的比例在整個太陽系中都獨一無二,因為八大行星中除了月球和地球之外,衛星與行星比例最大的就是海衛一和海王星了,然而它們的比例還不到1/4500,月球和地球的質量比卻達到了1/81,所以天文學家們認為月球存在於地球的附近十分不可理解。

其實月球的形成至今還是個沒有完全破解的謎,不過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月球是地球在經歷了一次大碰撞之後形成的,這個說法被稱為月球的撞擊形成說,該說法認為,在地球剛形成不久時,有一個像火星那麼大的星球撞擊了地球,由於撞擊的角度比較傾斜,所以這次撞擊不僅改變了地球的自轉狀態,還將地球的地殼撞出去了一部分,當然,前來撞擊的餘星球也被撞掉了一大部分,這些被撞擊出去的物質大部分都沒有跑遠,它們在地球的引力之下形成了圍繞地球運行的行星環,然而由於物質的分布並不均勻,其中最大的一團就形成了原始的月球,它不斷地吸收其他的星核物質,自身的質量也越來越大,讓他把地球外圍的行星環全部吞噬殆盡後,它也就成了地球的唯一衛星了。不過這種說法雖然很合理但還是一種假說,月亮的成因還是待解之謎。

這樣的方式形成的衛星,通常質量可以比較大,另一種衛星比較大的情況就是行星和衛星一起形成,不過這種情況十分少見,而且兩個天體的距離特別遠才行,因為兩個天體距離比較近的話,在一起運行的過程中常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幹擾影響而最終撞到一起,那麼衛星也就很難存在了,因此科學家們大多認為月球很可能是地球遭到其他星體的撞擊形成的,所以它與地球的比例才能遠超其他衛星與行星的比例。

相關焦點

  • 天王星、海王星質量比地球大,但其衛星為何比月球小很多呢?
    行星的衛星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有這幾種猜測:共生說、捕獲說、撞擊說,其中捕獲說、撞擊說是主流學說,比如咱們的月球,主流學說猜測月球就是地球與一顆如火星般大小的天體相撞之後形成的。1781年3月13日,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爵士發現了天王星,1846年9月,勒維耶與約翰·戈特弗裡德·加勒發現了海王星。1787年1月11日,人類首先發現了天王星兩顆較大的衛星,1846年10月,英國天文學家威廉·拉塞爾首先發現了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海衛一。
  • 太陽系十大衛星,兩個比水星大,四個比月球大,多數比地球水還多
    太陽系中的行星共有八顆,但是太陽系中的衛星就多了去了,其數量遠遠超過了行星的數量,雖然我們的地球只有月亮這一顆天然衛星,但是比地球還小的火星卻有兩顆衛星,然而木星這顆最大的行星有79顆衛星,土星有60多顆衛星,天王星有30多顆衛星,海王星有十多顆衛星,這些星體也還有一些沒有被發現的衛星
  • 地球為啥只有月亮一顆衛星?若有兩個衛星會怎樣?那樣麻煩就大了
    我們的地球只有月亮這一顆天然衛星,但是太陽系中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多顆衛星,其中火星有2顆,木星有79顆,土星有60多顆,天王星有30多顆,海王星有十多顆,只有地球是一顆。不過也許有的朋友要說如今的地球人造衛星就已經有了2000多顆,難道它們不算嗎?
  • 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個頭還沒有月亮大,水量卻比地球還多
    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其絕大部分軌道都位於海王星之外,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名義上來看,在已知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冥王星體積排名第九,質量排名第十,雖然如此,冥王星卻比其他八大行星都小得多,僅有月球質量的六分之一、體積的三分之一,八大行星中質量和體積最小的水星都比冥王星大的多。
  • 月球的質量超過天王星加上海王星所有衛星的總質量嗎?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在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外,地球的衛星數量是最少的,只有一顆,但是地球唯一的衛星「月球」個頭卻不小。月球是太陽系所有已知185顆衛星中第五大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三、土衛六、木衛四和木衛一,月球的直徑約為3467千米。
  • 太陽系十大衛星排行榜,月球排第五,十大衛星和地球相比都有多大
    在太陽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之外,其它的六顆行星都有衛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在太陽系中一共發現了205顆衛星。衛星數量最多的是土星,加上最近剛剛新發現的衛星,它的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82顆。木星有79顆衛星,天王星有27顆衛星,海王星有14顆衛星,火星有兩顆衛星。而地球只有一顆就是月球。太陽系行星周圍的這些「月亮」有的非常的大,例如木衛三的體積比水星還大。
  • 月亮一直以一面對著地球,此現象曾讓很多人困惑,其實道理很簡單
    晴朗的月夜,每當我們抬頭看那皎潔的月亮的時候,都會看到的中央有一團黑黑的東西看不清,而且從小到大看的月亮都是如此,其實千萬年來,一代代人看到的月亮也都是如此,因此有人說那是吳剛砍樹,有人說是玉兔搗藥,有人說是嫦娥仙子,我們現在知道較黑的部分是月球的平原地區,從中我們也能發現好像我們只能看見月球的這幅模樣
  • 地月比例很獨特,我們是否能從中找尋到月球形成的答案?
    而月亮不過是地球的一顆衛星,它圍繞著地球這樣一顆行星運行,和太陽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之上。儘管如此,月球仍然有它自己的驕傲,作為一顆衛星,它是十分獨特的。而其最為獨特的地方就在於它與地球的比例之上,作為一顆衛星,它實在是太大了。縱觀整個太陽系,也找不到如地月系統一般比例失調的行星與衛星系統。
  • 木星有近80顆衛星,地球卻只有月亮一顆衛星,能給地球增加衛星嗎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之外,其他的行星都有天然衛星,其中木星如今的衛星數量已經達到了79顆(本月初公布新發現12顆),土星的衛星有60多個,天王星有近30顆,海王星也有十多顆,就連質量比地球小得多的火星也有兩顆衛星,但是地球只有月亮這一顆衛星,這是為什麼呢?
  • 天衛三「泰坦尼亞」:天王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第八大衛星
    天王星和木星、土星、海王星一樣是一顆氣態行星,主要是由氫和氦來組成,體積巨大,在太陽系中排名第三位,天王星大氣層中的氣體善於反射陽光中的藍色和綠色光,使得整個天王星呈現藍綠色。天王星最大衛星天衛三由於天王星個頭巨大,所以也擁有數量眾多的衛星,目前我們一共發現了天王星擁有27顆衛星。
  • 宇宙深處,天王星和海王星,你不知道的秘密
    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的冰巨行星,二者雖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驚人的不同。天文學家花了很長時間試圖弄清楚它們的特殊性來自何處,現在他們認為一切源自兩次不同的大碰撞。像月球一樣,天王星也有一組繞其周期性運行的衛星,這些衛星形成一個吸積盤,似乎與從太陽接收的能量處於平衡狀態,天王星自轉軸傾斜角度高達97度,這使其在行星中獨一無二。另一方面,海王星則是從圍繞其軌道繞行的星體中,通過重力作用捕獲了最大的衛星——海衛一。海王星的其他衛星也是通過重力作用捕獲,它們形狀不規則,並且似乎具有內部熱源。
  • 神奇的衛星環,天王星有13顆小衛星,海王星有6顆,土星環最壯觀
    「規則衛星」離它們的行星要近得多,軌道相對其行星的赤道傾角很小。木星有4個「規則衛星」(伽利略發現的那些),它們的軌道半長軸從5.9到26.3個木星半徑不等。儘管規則衛星不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行星的定義,但它們都是實實在在的,在地質學上與類地行星有許多共同之處。土星有8顆規則衛星,除了一顆,其餘的都比木星的規則衛星小得多。土星的8顆規則衛星的軌道半長軸分別從3到59個土星半徑不等。
  • 科學家說,除了海王星和天王星你還目睹其他的冰巨行星嗎
    在法國天文學家於爾班奧朗蓋納阿沃諾的研究中,加勒的發現提出了一個觀點,他根據行星天王星的運動軌跡,對行星的位置進行了計算,這是由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無意中發現的。加勒發現了新的行星,大約一個程度從那裡預言它將是。海王星是在經過深思熟慮的探索後發現的第一顆行星,利用科學的預測能力。十九世紀,折射在厄瓜多基多天文臺,望遠鏡發現海王星是一個虛擬的雙胞胎。
  • 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不一樣?
    圖解:NASA/JPL旅行者2號拍攝:左圖天王星右圖海王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系最外側的兩顆行星。 它們的大小,可能的元素組成以及與太陽之間的遠距離,都使得它們十分相似,並且明顯不同於類地行星以及巨大的氣體行星木星和土星。
  • 天王星衛星家族:共擁有27顆衛星,有五顆位列太陽系前二十大衛星
    天王星衛星家族盤點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四顆「類木行星」,由於體積和質量都很大,擁有的衛星數量都很多,由於這些行星距離地球都很遠,人類對它們的認識還在不斷的深入,也在不斷的發現新的衛星,最新的數據顯示
  • 天王星衛星家族:共擁有27顆衛星,有五顆位列太陽系前二十大衛星
    在太陽系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這四顆「類地行星」的衛星數量很少,總共只有3顆,其中地球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有兩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天王星衛星家族盤點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四顆「類木行星」,由於體積和質量都很大,擁有的衛星數量都很多,由於這些行星距離地球都很遠
  • 相離那麼近,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差異這麼大?
    眾所周知,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陽最外側的兩顆行星,也是人類最難涉足的兩顆行星。它們的質量和體積巨大,主要由氣體與冰組成,擁有眾多衛星,天文學家將它們歸屬於「類木行星」。旅行者2號拍攝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很多相似的性質,但大多數性質差異甚大,這對於天文學家來說一直都是未解之謎
  • 天王星的衛星上是否藏著秘密的海洋?
    冰冷的世界散布著我們的太陽系-從木星的月亮歐羅巴到土星的月亮土衛二,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這些外星世界,發現隱藏在冰冷外殼下的地下海洋。現在,研究人員已經將目光轉向了環繞天王星的衛星,尋找秘密海洋。天王星天王星總共有27個衛星,但地球上有五個特別大的衛星-泰坦尼亞號,奧伯龍號,雨傘號,愛麗兒號和米蘭達號。
  • 假如太陽壓縮到直徑7.5米,地球還沒雞蛋大
    在這個「模擬太陽系」中,太陽變成了天堡城觀測圓頂那麼大,地球也成了直徑不到七釐米的小不點——看起來,它還沒有雞蛋大。  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文/攝  太陽被壓縮成一個直徑7.5米的球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後,太陽系9大行星就變成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8大行星。
  • 太陽系最大的十顆衛星,最大的居然比水星還大!
    目前太陽系各類天體擁有的天然衛星總數已超過180個,並且每年都有新衛星被發現。但這些新發現的衛星,都沒能撼動太陽系前十大衛星的位置,那太陽系前十大衛星都有哪些呢?1、木衛三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圍繞著木星運轉,公轉周期約為7天。木衛三的直徑比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水星還大,但其質量卻只有水星的一半,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已知的唯一擁有磁圈的衛星。研究發現,木衛三的冰蓋下有一片鹹水海洋,其液態水含量超過地球。